中國故事之重慶江北嘴用這招兒讓老碼頭成了CBD

2019-09-30     網連中國

編者按

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70周年華誕。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全國人民銳意進取、自強不息,一路砥礪前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中國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中國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歲月都留下了動人的歷史印記,每座城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人民網策劃推出「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系列報道,記者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記錄下各地70年間的發展變化,以小見大,展現國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圖景,在生動的歷史變遷中感受新中國奮進的磅礴力量。

盛夏的夜晚

接待外地朋友的重慶市民王玉新

把看山城夜景的地點定在了江北嘴

登上重慶大劇院的觀景台遠眺

長江、嘉陵江匯合處

燈火通明的船隻在江中游弋

溢彩流光的兩岸夜景盡收眼底

重慶江北嘴新貌。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從小在這裡長大,以前這一片都是矮房子、破房子。

王玉新指著的地方,如今已是高樓林立,變幻的霓虹在樓群的外牆上追逐閃耀,絢麗動人。

給你們看一段我們江北區的視頻。

王玉新拿出手機,點開一段8分鐘短片,是重慶「書記曬文旅」專題宣傳的江北篇。短片中,江北區委書記李維超與一位民間藝人一起,站在江北嘴說起了評書。「腳踏兩江水,我愛江北嘴!」方言評書引來大家的歡笑和點贊。

江北嘴,又稱江北城,位置獨特,因水而興。

70年滄桑巨變,江北嘴地覆天翻。從改善群眾吃住問題,到影響一座城市乃至全國的金融產業崛起;從幫助一個區域實現華麗轉身,到成為長江上游的嶄新名片;從偏居西南的區域市場,到走向海外的世界舞台……

長江、嘉陵江奔騰不息,立於兩江交匯處的江北嘴,正以勃勃的生機,融入時代律動,見證城市榮光。

交通變革,繁榮漸成過往

地位重要,口說無憑,江北城有自己的《街道志》。

新中國成立以前,重慶除水路與外界相通外,陸地只有成渝、渝黔兩條公路與外部連接,且貨運車輛極少。

《江北城街道志》中提到,當時,隴南、川北大量農副土特產品主要靠人力、畜力運抵江北城,然後裝船外運。江北城兩江沿岸各碼頭常年停泊著數以千計的貨船,一片繁榮的景象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江北城劃歸江北區管轄。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江北區一些重要機關、企業,以及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糧、油、鹽、糖、酒倉庫,都設在江北城。

水碼頭的繁榮往昔,在67歲的劉長富腦海里記憶猶新。由於碼頭熱鬧,這裡成了劉長富和小夥伴最愛來的玩耍之地。

不論什麼時候,都有幾十艘船停靠在岸邊。

劉長富成年後,進入重慶市水上運輸公司工作,一待就是20年,見證了水運的興衰之變。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所在企業的營收從此前的盈利,變為年年虧損。在劉長富看來,這是因為各類交通方式的迅猛發展,使水運失去了原有的優勢。

因水而興的江北嘴,「光彩」逐漸暗淡。

年近七旬的王孝碧回憶起當時的情形

感慨萬千

一家十幾口人,擠在40多平米的木製平房裡,半夜起來踩到人是常事。一個片區才一個公共旱廁,家家戶戶會在屋內備上尿壺,天氣一熱氣味令人作嘔。

拆遷前的江北城。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過去,連接江北嘴和江對面渝中區滄白路的是兩根橫跨鋼索,鋼索上「行走」著兩台索道,它們讓每天來回於江北嘴和解放碑的人們有了一條過江的捷徑。

坐上索道,從江中心望向兩岸

一邊是繁華,一邊是破落

嘉陵江仿佛將它們隔成了兩個世界

這種蕭條和破敗一直延續至二十一世紀初。江北嘴中央商務區管委會辦公室黨組書記龔繼榮介紹,當時江北嘴地區最高的房子才6層樓,且只有幾棟,整個區域沒有一部電梯。到2002年,當地居民都還是靠燒柴火或者煤炭煮飯。

1993年至2002年,鑒於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江北嘴歷經了近十年的控規階段,相關部門舉棋落子非常慎重。

龔繼榮說,也正因為此,在整個重慶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的這一時間段,江北嘴一度在外界看來仍處於「原地踏步」狀態,沒有新樓建設,沒有新產業崛起,與對岸的解放碑和旁邊的江北區觀音橋商圈形成鮮明對比。

鳳凰涅槃,再造一座新城

在江北嘴江邊,有一條古道,盡頭就是曾經拒敵於城外的保定門老城牆。

2002年底,江北嘴拆遷指揮部成立

古老的江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龔繼榮作為當時江北城拆遷安置補償政策起草者之一,親身參與也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轉折。據統計,在舊城改造中,江北嘴搬遷人口達到8.5萬人,拆遷總面積175萬餘平米,相當於一個縣城。

2003年7月,重慶市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重慶中央商務區規劃》,明確重慶中央商務區由江北城商務中心區、解放碑商貿中心區和南岸彈子石功能配套區共同組成。

為實現江北嘴中央商務區統一規劃、整體拆遷和整體開發建設,江北嘴中央商務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江北嘴CBD怎麼建?要與江北城近兩千年的厚重歷史文化相結合

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雙城、一軸、五區」的城市發展空間規劃也隨之出台。

所謂「雙城」,即 「記憶之城」與「未來之城」,意在現代建築和歷史遺蹟交相輝映;「一軸」即是中部聯繫兩江四岸的核心景觀主軸;「五區」指的是商務辦公區、綜合服務區、混合使用區、休閒娛樂區和配套居住區。同時,根據兩江環繞的地形地貌,江北嘴還規劃布局了濱水綠化帶和休閒娛樂帶。

整體拆遷和重建給江北嘴帶來了新的生機。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2005年,隨著一座座塔吊在江北嘴屹立,這裡開始改頭換面。

首先重構的是市政道路和管網工程,「除了文化遺存和歷史遺存,整個區域都需重新規劃。」龔繼榮說,江北嘴在重建中獲得的是一個全新體系,相當於「再造了一座新城」。

隨著建設步伐加快,重慶大劇院、科技館、寰宇天下、金融城、國金中心……一座座公益設施、金融機構總部大樓、高端住宅在這裡拔地而起。江北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吳亞莉介紹,在這個方圓幾公里的土地上,最多時有30多個工地同時在開工建設。

打造江北嘴,重慶借鑑了北京金融街、上海陸家嘴的模式,整個開發區一半的土地用於出讓融資,另外一半用於自主開發。江北嘴中央商務區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183萬平方米,截至2018年底,已建成面積約652萬平方米,在建面積約327萬平方米。

從江北城搬走後,王孝碧還會經常回到這裡來看看,參加街道組織的活動。站在千廝門大橋橋頭,王孝碧望著不遠處的高樓大廈,眼裡的淚花閃爍,有不舍,也有自豪。

這裡的變化太大了,連我自己都認不出來了。

從零起步,建金融核心區

重構的除了道路和管網,還有產業

這塊「彈丸之地」最適合做什麼?

認真思量後

重慶將目光瞄準了「金融產業」

江北嘴要擔負起建設長江上游金融中心的重擔,就必須有足夠多的大企業總部及有分量的金融機構進駐。在兩江新區掛牌成立、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落戶,以及江北嘴作為金融功能重要板塊納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內等多重利好的疊加下,眾多金融機構紛至沓來,競相搶灘。

2017年2月,擁有西部首張由銀監會批准的汽車金融牌照的企業——長安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正式落戶江北嘴金融城。

近年來,公司形成了新車、二手車、汽車後服務市場信貸業務並舉的業務格局。

長安汽車金融總經理葉宇昕介紹,不到3年的時間,長安汽車金融資產規模由原先的不到40億元,增長到去年底的337億元。

目前公司業務覆蓋了全國除西藏以外所有地區,5月28日,我們剛剛完成了第一百萬單客戶。

「真沒想到,我會以這樣的方式再與江北嘴聯繫在一起。」2011年,王孝碧的女兒陳渝入職中國平安人壽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因工作需要,她會經常前往位於江北嘴的平安財富中心重慶總部,站在公司窗戶旁,望著幾百米外曾經是「老家」的位置,陳渝內心感慨萬千。

江北嘴的夜晚燈光璀璨,熠熠生輝。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截至2018年底,江北嘴中央商務區金融機構總數達216家,存貸款餘額10299億元,占江北區全區的76.1%。

依託中新示範項目運營中心,江北嘴建設了全國性保險資產交易所等金融要素市場,布局加工貿易結算、跨境人民幣結算等金融結算中心。其中,在重慶市金融辦和新交所的規劃指導下,由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投資集團牽頭成立的全國首家公司制國際投融資路演中心,已與60多家全國性金融機構達成了合作協議。

重慶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局長韓寶昌介紹,截至2019年6月底,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已累計簽約169個合作項目、總金額逾263億美元。

陸海新通道的建設,為重慶乃至整個西部提供了新的發展助推力,而江北嘴就是這『引擎』的裝配地。

韓寶昌介紹,下一步,將全力推進中新(重慶)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中新金融科技示範區、中新航空產業園和中新金融峰會等標誌性項目的建設。

秀外慧中,老城煥發新生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遠眺江北嘴,一棟棟高樓外的LED幕牆輪番上演著各種主題的燈光秀,將夜空照映得熠熠生輝。有攝影家感嘆:「夜晚的江北嘴,成了光的博物館。」

作為江北嘴最初的建設參與者之一,重慶市江北嘴聚鑫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上官琳見證了這裡十餘年來的「巨變」。在她看來,江北嘴的變化是「立體」的。除了城市基礎設施、產業機構外,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學校、商業、文化等生活配套設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軌道交通、公交環線、區域連接線等大小「血管」四通八達;重慶大劇院、重慶科技館、龍美術館、南之山書店等文化場館先後落成;江北嘴實驗學校、重慶康華三級心血管病專科醫院陸續投用;財信廣場、國金中心等商業綜合體已成為市民消費的熱衷去處。

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才十幾年時間,這裡的變化會如此巨大。

上官琳說,如今在江北嘴工作,上班前將孩子送到學校,步行即可到公司;和客戶會面,可以選擇附近的咖啡廳;閒暇時間,購物、踏青、吃飯、看演出……種種需求,都可以便利地實現。

時至今日,江北嘴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江北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國金中心片區的最高點,坐落著重慶尼依格羅酒店。

酒店位置優越、風景獨好,從開業起就受到熱捧。

來重慶多年的義大利籍酒店總經理歐立華介紹,酒店的客人大多數為高端商旅客人、藝術家、設計師、時尚潮人、明星等。歐立華說,

近年來,重慶發展迅速,未來將會有更大的潛力。我看好重慶,看好江北嘴。

走進今年初正式投用的江北城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有的在看書,有的在練習聲樂,腿腳不便的劉春慧坐在輪椅上靜靜地看著。90歲高齡的劉春慧言語清晰:

之前跟女兒住在一起,她年紀也大了,照顧我太吃力了。這裡有專人護理,吃得也好,離家近,女兒每天都會走路過來陪我聊天,很是方便。

養老服務中心採取的是「民建公助」的方式來打造。「這裡設置了圖書室、書畫室、聲樂室、舞蹈排練室、康復理療室等,可以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中心負責人賀曉虎介紹,除了常住老人需要繳費外,轄區老人平時可免費前來參與各類活動。

作為首屆江北城「夢想人物」之一,68歲的劉德忠是一名普通的文明志願者,平時主要負責大劇院區域交通勸導。「環境好了,城市變美了,來這裡的人也多了。」他說他的「夢想」很簡單:大家過馬路不低頭看手機、不闖紅燈、不亂丟垃圾,共同維護美好家園。

長江渝水,遇見江北嘴!

70年風雨兼程,從繁華到陳舊,再到如今以嶄新的面貌勇立潮頭,江北嘴有『變』也有『不變』。

江北區委書記李維超說,變化的是外在的「容顏」,不變的是開放包容、敢於擔當、勇立潮頭、力爭上遊的氣質品格。

這是我們城市發展中積累的寶貴財富。

江北嘴「蝶變」長江上游的金融高地,對於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將產生重要的新動能。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它將和上海的陸家嘴交相輝映,成為屹立在長江首尾的閃耀「雙星」。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北京
山西右玉
內蒙古鄂托克前旗
上海浦東
浙江義烏
安徽蕪湖
福建連城
江西南昌
河南鄭州
湖北潛江
湖南
廣西龍州
海南三亞

主編:唐嘉藝

編輯:曾 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RAghG0BMH2_cNUg-b5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