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捧他們?因為他們做了別人無法做的事

2019-08-03     軌道電影

八月份第一天,暑期檔最「燃」大片《烈火英雄》公映了。精良的品質加上超贊的口碑,使得影片上映當天便票房過億,截至目前票房已經突破3億。這也預示著今年影市的又一匹黑馬,已經開始馳騁征途,正向著華語災難片的票房最高紀錄高歌猛進。



那麼,爆款大賣電影是如何打磨而成?憑什麼這些作品可以受到觀眾追捧?它們身上有什麼共通之處呢?仔細分析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位居前列的幾部榮耀之作,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投機取巧迎合潮流未必可以取得成功,敢為人先打造類型和行業標杆,才能成為影壇中流砥柱,才能在市場掀起萬丈波瀾。



先說排名第一,斬獲56.81億票房的《戰狼2》吧。國產軍事動作類型電影一直擁有規模龐大的固定觀眾群,但是近十年來佳作寥寥,能在票房上取得成功的更是少之又少。原因何在?一是創作理念陳舊,二是題材多為過往歷史,與當下觀眾的審美需求和觀影心理產生了不小的脫節。



吳京由此入手審時度勢大膽改進,首先強調男主人公「冷鋒」作為特種兵極具個性的一面,一反某些作品中軍人呆板程式化的表現手法,並且突出了他的個人作戰技能,為自己的功夫動作特長找到合理髮揮之處。然後,把敵人設定成裝備先進的當代海外僱傭兵。這樣一來,大大拉近了影片與觀眾的情感距離,增強了影片的可看性。



在《戰狼》首部里小試牛刀,取得良好反響之後,吳京為第二部重裝升級,率領攝製組遠赴非洲實地取景拍攝。故事走出了第一部的邊境叢林,轉化為參與保護撤僑的國家行動之中。拳拳到肉的生死搏擊,各種輕重武器的火力全開,熱血澎湃酣暢淋漓中,讓觀眾在心底烙印並喊出了那句炎黃子孫威武霸氣的誓言:「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相比56億票房的收入,能夠激發全體中國人的自豪自信,才是《戰狼2》最不可估量的價值。



接著來看排名第三,錄得36.51億進帳的《紅海行動》。有《戰狼2》經典在前先入為主,同是海外撤僑題材該片,如何能做到突破創新呢?林超賢導演的絕招是,無限接近真實的極致戰爭還原。138分鐘片長,全程高能燃爆從頭打到尾。各種戰略戰術,各種武器艦船。文戲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整部電影就是帶你親身經歷了一場現代化的營救戰爭。



與吳京電影中的個人英雄主義不同,《紅海行動》著重展現了團隊協同作戰。電影里的「蛟龍突擊隊」戰士們,也沒有《戰狼2》中「冷鋒」的主角光環。每一個成員隨時都可能在下一秒被子彈擊中,被炮彈炸飛,被斷肢、被爆頭、會傷殘、會犧牲……戰爭的殘酷讓我們觸目驚心,但讓我們感動的是,再殘酷的戰爭,也擋不住中國軍人敢於亮劍的勇氣!



說完兩部軍事動作電影,我們再來看一看文藝劇情片《我不是藥神》。因為有徐崢的主演和監製,當初很多人都習慣性的把影片誤判成是一部喜劇電影。當然,不能說作品裡沒有笑點,但是淚點大大的超出了笑點。這是一部關注弱勢絕症患者,反思醫療體制弊端的嚴肅題材電影,不是那種輕鬆有趣的爆米花娛樂片。



這麼沉重的內容,會有市場回報嗎?這樣揭露社會「黑暗面」,審查能夠通過嗎?相信如果不是徐崢、寧浩和文牧野等主創基於電影人良知與責任心的堅持,換做別的團隊與公司,恐怕早在立項之初就會給pass掉好幾回了。所幸《我不是藥神》不僅拍了出來,順利上映之後,更取得了藝術、經濟和社會效益的三方面巨大成功。30.98億票房實至名歸,更是觀眾對勇於發聲敢於反思的電影人的讚賞和獎勵。



還有,最近正在熱映的暑期檔國漫佳作《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評分8.7,票房7天破14億,後續走勢依然強勁有力。改變家喻戶曉的傳統神話故事,大多數導演會追求安全係數,迎合觀眾的既往認知,不敢對內容做出自己的個性挖掘與改動。但是,青年導演餃子卻敢於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鏡頭來拍哪吒。



他和團隊用五年時間死磕硬磨,除了畫面和細節的精雕細琢,更重要的還是給主人哪吒一個獨有不群的靈魂與身體,命運與經歷。他在這個角色里融入了自己的熱血,寄託了自己的理想。不是面向低幼年齡段的歡樂過家家,而是一個生而為魔的少年在厄運與逆境里頑強自我成長的心路歷程。



打破成見,做自己的英雄,「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既是電影里主人公的少年意氣,也是青年導演餃子的創作宣言。中國電影的未來,不在於那些老氣橫秋的大師長者,而是要依仗當下像哪吒這般的敢想敢拼的追夢赤子!



最後,說回首日破億的燃情催淚巨製《烈火英雄》。電影圈內人盡皆知:水、火、兒童和動物是最難拍攝的四個科目。而《烈火英雄》卻要將迄今為止華語影史從未表現過的最大規模火災救援,用120分鐘時間在大銀幕上全程逼真還原。難度之大,不言而喻。工作艱巨,可想而知。



而且,一部表現消防戰士救災的家國情懷正能量電影,當下的市場和觀眾會認可,會接受嗎?導演陳國輝和製片公司始終堅信,這些新時代最可敬最可愛的人,值得我們用盡一切力量來在銀幕上動情呈現。拿出消防戰士浴火前行無畏無悔的熱血豪情,什麼樣的效果、再難拍的電影,也都一定能夠完成!



黃曉明和杜江等主演進組前,進行高強度消防特訓100天,拍攝現場1:1實景搭建油罐區,360°真火環繞燻烤,所有演員無替身親歷火場840小時……當然,演員們的這些艱辛,和他們要表現的消防戰士們比起來,可能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作為電影工作者,他們致敬英雄誠的意和用心也是難能可貴。



在人物塑造方面,《烈火英雄》採取了一種自自然然的生活化表現手段。消防戰士不是刀槍不入的金剛,而是我們一樣有愛有痛的血肉之軀。全程不停肆虐地翻騰火海,不絕於耳的爆炸轟鳴,一次次的捨命衝鋒,一聲聲喚不回的戰友犧牲。到片尾英雄父子和解互致軍禮,情懷激盪又壯志昂揚。點點滴滴於無聲處,一次次撞擊你的心靈,一次次引爆你的淚腺。影院中此起彼伏的抽泣聲,也許正是對英雄的最好禮讚!



所有這些爆款電影的成功,其實都源於它的主創人員敢於拍攝別人不敢拍、不能拍、或者不願拍的故事。也許,他們的創作初衷並不是唯票房馬首是瞻。但是,市場和觀眾卻一定會給那些誠意、用心、勇敢的電影人,一個他們應有的美好回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QY8XGwBUcHTFCnfhM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