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美國大選僅剩兩個月時間,川建國同志一如既往地在作妖。
最近一次事關中國留學生的言論,來自他的忠實小弟蓬佩奧,美國國務卿。
8月31日,在一檔電台節目上,蓬佩奧宣稱特朗普正在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學習。在之後的記者採訪中,他還稱可能會在未來幾周或幾月內宣布針對中國的新舉動。
面對這樣的言論,不少留學生的心,一下子又懸了起來。
蓬佩奧的言論意味著什麼?
它會對哪類群體造成影響?
事件後續將向哪個方向發展?
......
01
為什麼特朗普總是針對中國留學生
大家印象中,特朗普不是在詆毀「中國留學生是間諜」,就是在去「限制中國學生赴美」的路上。
大家先別急,新聞要連起來看才有意思。
8月11日:美國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率為43%,落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7.2個百分點。
8月17日:蓋洛普最新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對總統特朗普工作表現的整體認可率為42%。
8月23日:美國威斯康辛州黑人青年被警察從背後連開數槍,隨後引發持續的抗議示威。
8月26日:美國北德克薩斯大學要求所有在校的中國公派留學生還有學者離開美國。
8月28日:美方逮捕了兩名即將回國的中國籍高校研究員,稱其破壞證據竊取機密。
8月31日:蓬佩奧宣稱特朗普正在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學習。
所以你看,留學生就像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支持率不行,考慮限制一下留學生;黑人兄弟又示威,考慮限制一下留學生。
留學生不是美國公民,沒有選票,所以隨時拿出來「考慮限制一下」。對特朗普來說,拿部分中國留學生作為打擊目標,既向他的選民表達了自己一致對付中國的決心,又不會對美國經濟造成實質性的損傷,何樂而不為呢?
02
「限制中國學生赴美」
一句屢試不爽的選舉語言
三個月前,5月29日,特朗普說要限制部分持 F 或者 J 簽證的人進入美國,號稱要驅逐與「國防七子」相關的大約3000名在美留學生。這在當時是轟動整個留學圈的大新聞。
後來我們發現那只是他個人的政治表態,三個月過去了,政策完全沒有執行,沒有相關人員被驅逐。與政策無關的普通留學生更沒被限制入境。
昨天蓬佩奧發言號稱「特朗普正在考慮限制中國學生赴美學習」的消息傳來,我們就意識到,狼又來了,還是那個配方,還是那個味道,連用詞都是一模一樣的——「正在考慮」。請注意我們大寫加粗的這四個字,這四個字幾乎每個月都會出現哦~
這次特朗普又準備「限制中國學生赴美」,原因就是上面時間線給大家呈現的:
1. 美國大選競爭中,特朗普近3個月來一直處於劣勢。為了連任,他需要不斷強化自己「讓美國重新強大」的印象,並獲得死忠粉絲的支持。
2. 威斯康辛州黑人事件,將特朗普推到「種族歧視問題」的風口浪尖。只要特朗普一天不解決這個問題,他連任的勝算就會大大降低。他需要轉移國內矛盾,讓選民關注國家間的矛盾。
03
究竟對中國留學生有沒有影響
雖然限制中國留學生是一種競選語言,退一萬步,即便特朗普真的落地施行所謂「限制中國學生赴美」政策,我們認為受影響的也是極小部分人群。
拿最近兩起發生在留學圈的事件來講。
第一起,是美方逮捕了兩名即將回國的中國籍高校研究員(關磊&胡海洲),稱其破壞證據竊取機密。
逮捕關磊的理由是有人看到他將一個損壞的電腦硬碟丟棄在公寓外的垃圾桶,司法部懷疑其有軍方背景,在暗中將敏感的美國軟體或技術資料轉移到國防科技大學。
同天另一位被捕的是即將登機回國的胡海洲。FBI登陸其隨身電腦,請來生物學領域的專家,認定胡海洲獲得了未經授權擁有的維吉尼亞大學研究結果和發展資源,以及沒被授權的放聲研究仿真軟體的代碼。
另一起,就是北德克薩斯大學驅逐所有中國公派(受政府資助)訪問學者,這些人必須在30天內離開學校。在針對該事件的採訪中,校方稱受到影響的訪問學者只有15人。
這兩起事件涉及人物身上的關鍵詞就是符合特朗普對「中國留學生是間諜」的全部幻想:公派、訪問學者、短期留學、J1簽證、博士以上學位、敏感專業(飛行器製造、核物理、人工智慧、5G、6G等國防相關專業)。
據統計,中國赴美留學的學生中本科和碩士合計占比76.4%,絕大部分是屬於本科和碩士的私人留學,根本沒有可能接觸到這一類的信息。
04
特朗普的口號
政治意義大於現實意義
和美國前幾任總統不同,特朗普一直想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網紅。但這個號稱擁有8500萬粉絲的懂王,說出去的話,基本只是政治表態,甚至不具備落地的可能性。
最近幾個月,特朗普一直在高喊要禁止中國學生赴美,但實際上他並不想禁止所有中國留學生赴美,他不關心中國留學生,他現階段所發表的一切言論都是為他的總統大選服務的。
5月29日,特朗普說要阻止特定人員入境,並在6月1日簽署了總統令;實際上,由於政策未細化,導致幾乎沒有實操性,3個月後的今天仍未開始實施。
6月9日,特朗普稱6月22日起正式暫停持有H1B、H2B、J、L簽證人員入境;但在20多位共和黨眾議員的施壓下,蓬佩奧並沒有修改OPT政策。
7月6日,移民局稱留學生只上網課將被遣返;3天後政府開始鬆口,一周後就撤銷了新政。
8月6日,特朗普說要在45天後禁止在美人士使用微信、TikTok進行交易;實際上,行政命令中的「transaction」(交易),一直未被定義。
特朗普希望通過高喊口號的方式,去試探自己的選舉支持率是否發生了變化,或者轉移了選民的注意力。如果他發現這個議題不會改進自己的選舉支持率,那他就不會繼續做這件事。
05
特朗普的「瘋言瘋語」仍將繼續
從某方面來講,特朗普更像愛撒謊的瘋子。根據CNN統計,特朗普在上任的466天內撒了3000多次慌;近幾個月,特朗普發表虛假或誤導性言論平均高達9次/天。
在11月3日美國大選前,為了支持率,特朗普可能會發表更為激進的言論。但我們要清楚,政策表態與政策落實之間的鴻溝,可不是特朗普憑其總統頭銜就能搞定的。
面對特朗普不可預料的「瘋言瘋語」,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明白中美之間一定會維持一種斗而不破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對普通留學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寫在最後
大家只要記住,特朗普所說的任何一句話,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拉選票。
當然,如果你身上帶有公派、訪問學者、短期留學、J1簽證、博士以上學位、敏感專業等標籤,你入境美國的過程或許會比一般人更困難些了。也有一種情況例外,如果你只是就讀了敏感專業,但不是博士以上學位,那你幾乎不會受到審查。
如果你和這些關鍵詞一點關係也沒有,你Duke不必擔心自己的申請及簽證情況。因為即便是在中美經貿磋商階段,天道學子在本科、碩士簽證方面的通過率也依舊保持100%記錄。
在中美關係不夠明朗的情況下,多國混申成了留學家庭的 Plan B. 同時申請兩個或多個地區(比如美國、日本、英國、澳洲、紐西蘭、加拿大、中國香港、新加坡)的名校,是當前環境下最為保險的申請方式。
內容作者:肖磊
天道教育公司董事總經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QGiWXQBeElxlkkaER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