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何一定要化成蝴蝶?

2019-12-21     說歷史的女人

今日話題: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何一定要化成蝴蝶?

《梁山泊與祝英台》的傳說,到底起源於哪個時期,說法不一。

有說成型於西晉,有說成型於東晉。

有學者考證「祝英台讀書處」的石刻書法,認為最早成型於唐早期,也有認為成型於唐晚期。

準確時間到底是何時,對我們這篇文章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已經知道它不是發生在南北朝,就是唐代,這就已經很夠了。

我們的意思是,它一定不會發生在南北朝之前的東西兩漢,或唐之後的任何朝代。

因為南北朝是大亂的唐,唐是大治的南北朝。南北朝是大唐的預演,大唐是南北朝的正式演出。

我們不太看重老學究的學術考證,因為他們只知學術性考證,卻很少從常識角度進行根本意義上的文化探詢。後者當然更比前者重要。我們的極端,是為了提醒他們:學術考證只是第一步,第二步的常識性文化探詢,是第一步的目標,也是我們真正的文化任務。

除了五千年前那場黃帝之亂(那場亂讓華夏從此太不亂了),華夏一亂,思想燦爛。比如春秋戰國、南北朝、大唐,大唐是整齊的亂。

且說南北朝。

三國是其亂的彩排。

真正的亂,當然是北方的五胡亂華。萬馬踏華夏,戰爭時起伏,我民哀號,各種思想在我民的哀號中,乘機而入。

嗚呼,民的血,竟是百家爭鳴、仕人談玄、佛入華土的營養液,這是怎樣一個種族啊。不,整個人類都這樣,把上帝的話翻成民間漢語:沒有一個好貨。

北方大亂,佛教偷笑,立馬從西域水漫儒土。

胡地之風,隨胡人吹遍兩河。

至於仕人談玄,則是因為西晉司馬氏集團的高壓,迫不得己,他們把老莊作為化妝品和興奮劑,一邊蓬頭垢面,大吃古典鴉片——五石散,一邊談道論玄,兮兮神秘。

如果沒有司馬氏的高壓,他們會談玄成風不?不會。忙著做官呢。魏晉風度竟是惡政的產物,華夏仕人的自覺,並不自覺。不要把魏晉風度看得那麼有風度,惡政的寄生。

老莊最煩禮制,魏晉高層仕人再喝五石散,沒有幾個真正反對「九品中正制」。他們的變態傲慢,小心地給司馬氏演;他們的真正偏見,大肆地給低層看。

南北朝,孔子、莊子、釋氏一台戲。

胡風給戲場添亂。

儒,因最講禮而不講理,早在東漢,他們已把一個民族的美麗——女性,悉數關進籠子裡。待到西晉,道學在高壓下反彈,談玄風起。仕人反儒有些變態,一些仕人競著女裝、擦脂抹粉,做女人狀,比如大將軍王羲之。將軍至此,可見其時多妖。

名仕何晏少年時,白面小鮮肉一個。魏文帝懷疑,把其請至宮裡,熱天吃面。何晏擦汗,臉白如舊,魏文帝羨慕嫉妒恨啊。何晏一出門,鮮花一定滿大車,那花全是女人扔的。這男人活的,還叫別的男人活不?

帥哥衛玠因戰亂從南昌來到南京,人們競停止逃亡的步伐看名星,「觀者如堵牆」。奈何衛玠身體不好,一年後,竟被他們「看」死了。

男人女人化,蔚然成風,這就是祝英台女扮男裝三年,不被男人覺察的時尚背景。男人化的女性祝英台,就是何晏或衛玠。

就在仕人玩噁心的時候,北方胡人本能地唱對台戲。鮮卑族女子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花木蘭是外國人,一個外國人反什麼封建禮教啊,就像外國人成吉思汗不是華夏祖先一樣。

但至少,木蘭從軍,給反儒的漢仕,提供了一個操盤的軟體。於是,祝英台女扮男裝進書院。

崇尚女風加木蘭從軍等於祝英台。

不要相信現實中會有祝英台女扮男裝進書院,因為其父。其父在後來,堅決反對梁祝的婚姻,以至二人命殉。這樣的父親,能讓女兒進入男人窩。要知道,那樣的環境,隨時有被破壞的危險。擱到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也不會有這樣的父親,除非中國式後父。

退一步,其父為反儒禮、但堅守門戶之見的仕者,也不會把女兒送入「郎」窩。

然而,花木蘭從軍,我們要相信,因為她是外國人,是北方外國人。那些國的亂,你不知道,但王昭君知道。

好了,故事可以編到祝英台以男人身份進入書院三年,且不被「郎」們發現。

話說出了書院後,梁山泊去祝英台家,發現祝英台竟是美麗的女人,於是,友情變愛情,求婚。祝父堅決不同意,縣長梁山泊抑鬱而死。

這個梁山泊,真箇一個脆弱的女人。很快抑鬱而死,女人裡面,都少見。這樣脆弱的男人,能當縣長嗎?家長都當不好吧。難道魏晉女風,真讓男人變態了。

讓男人死,是滅男權進而滅儒嗎?不是啊。因為讓梁山泊死,反引同情心,難道讓大家同情男權以至儒?

傳說里的兩個男人——祝父和梁山泊,不合生活或文化邏輯,混亂不堪。

為什麼?四家文化混交,沒有主流價值觀,混編。

如果說傳說成型於唐代,也不意外。儘管唐不亂,但四家文化一樣發達。更何況,唐家皇族就是花木蘭的民族——鮮卑族。

此話頭不提。

你猜哪家文化最後勝了?

走起——

梁山泊抑鬱而死,祝英台就得設計而死。梁山泊埋在路邊,是為了看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出嫁必須走梁山泊那條道。祝英台如其看見梁山泊的墳墓,上前,墳被哭開。祝投入,墓合,後化蝴蝶,翩翩至今。

這是哪家文化的結尾?

儒家!

魏晉的道家,借胡風,在故事中好不容易讓女子扮男,最後還是被儒用男墳收了。

古典傳說中,儒男一般都很懦弱,比如許仙、比如《聊齋》中的窮書生、比如梁山泊,女子都很貞烈,全死給男人看。這不是儒之貞節觀是什麼?

最是這傳說編得狡猾,你一旦提出異議,全民共誅。因為:人都死了,你還說這話!一句話,悶死你。

最是這個傳說最為惡劣,用最陰氣的冥婚方式,收埋了其他文化。

冥婚,就是給死去的人成家。

關於本傳說,還有另外一個考證。說男者是個為民的縣長,死去後,民懷念,後將一個義婦以合墓的方式「嫁」給他。

看吧,很破壞傳說的悽美吧。

​梁祝死去後,化成什麼?

蝴蝶。

莊周夢蝶。

又用道家弄個尾巴。

道家只能化蝶

因為道家只走到大自然,沒走向靈魂。

儒士就是這,把儒玩到末路處,總在道家那裡找出路。

蝴蝶只能活十幾天。(文/堡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No1MW8BMH2_cNUg-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