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提分手被男生毆打:孩子,性格偏激者你一定要遠離

2019-10-22     曦曦媽說教育

很多孩子不明白家長為什麼要反對自己上學期間談戀愛,很多家長也搞不懂自己明明是交錢讓孩子去學校學習的,可孩子為什麼總是喜歡偷偷摸摸地去耍朋友。尤其是從青春期開始,孩子們開始萌生了對異性的好感,他們喜歡避開家長接打電話,手機更是設置多重密碼,生怕被家長發現了自己的「圖謀不軌」。

喜歡看新聞的家長會發現,10月11日晚在重慶市江北區某中學,就發生了一起因為早戀而引發的血案。17歲的高中女生,晚自習回家路上被男同學毆打,被緊急送醫後,14日時經搶救無效死亡。他們倆本是情侶關係,因為女生提出分手,所以招來了男同學的毒手。

同樣作為一個女孩兒的媽媽,看完這個報道曦曦媽的內心極度不是滋味。想想女孩兒的父母,17年來的盡心呵護,等來的卻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在心情沉痛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其背後的緣由,曦曦媽善意的提醒各位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您一定要把以下幾點好好讀一讀——

(1)性格偏激者,請儘量遠離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的閱歷有限,經歷有限,所以看問題總是很片面。

當一個男孩子,為了挽回某個女孩兒而自殘的時候,家長看到的是男孩兒的性格偏激和不成熟,而女孩兒很有可能看到的卻是男孩兒對自己的一往情深;當一個男孩兒惹女孩兒生氣了,懊悔地他並不是利用正當途徑解決問題,卻選擇高高地站在教學樓樓頂的時候,家長看到的是膽戰心驚,是害怕是惶恐,而女孩兒很有可能看到的卻是男孩能夠為我去死的濃濃愛意……

記憶非常深刻地是,上初中的時候,我們班上有個女生性格也是極其偏激。她喜歡一個男孩兒,不停地給對方寫信,見對方遲遲不肯答應,她開始用小刀割破手指,寫一些「我喜歡你」之類的話。後來男孩因此而感動,勉強答應了,結果每發生一點點小爭執,她就開始割破自己的手指以此做威脅。初三畢業那年,她的十指已經嚴重畸形,有的骨節明顯大很多,有的骨節明顯小很多。在她告訴我:「我得不到的,別人也休想得到」的時候,我再也不敢跟她玩了。

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都接受著不同的教育,都被不同的家庭環境所薰陶,這也就造成了孩子們性格上的迥然不同。不管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我們都應該告訴孩子性格偏激的人,我們要儘量遠離,一定不能和這樣的人有過於親密的關係。看似無關緊要地背後,何嘗不是一種自保呢?

(2)教女兒學會自我保護,教兒子不要傷害女生

和以往一樣,只要出現了有女生受傷、被害的新聞,網友們就開始在評論區著急地提醒家有女孩兒的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有的提議讓女兒去學防身術,有的建議讓家長在孩子步入大學以前早晚接送孩子……當然,大家有這樣的一份心情,我們應該好好感激,但曦曦媽認為,我們不僅要從女兒身上著手,還應該從兒子身上入手。

不管從體格還是從力量上來說,女孩兒總是處於一種弱勢。作為一個男孩兒的父母,是有義務教會孩子不要倚強凌弱,不要故意傷害女生的。從小培養孩子男子漢的擔當,讓兒子學會寬容很重要。在兒子小時候,不要把小調皮和惡作劇當做可愛,該糾正的時候糾正,該教育的時候教育,因為你的疏忽很有可能就是孩子將來犯下大錯的根源。

家有女兒,能接送的情況下儘量接送,不能接送的情況下,也要叮囑孩子與同學結伴而行,因為危險往往都是在落單後發生的。學著把孩子的安全問題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證孩子能夠健康茁壯地長大。家有兒子,我們要教會他寬容、大度,不能形成一種總是愛鑽牛角尖的性格。嘗試著去明白「有一種愛叫放手」,而不是固執偏激地認為「得不到的,就要毀掉」。

女兒也好,兒子也罷,在他們的思想引導上面,我們決不能偷懶!

(3)父母嘗試著和孩子做朋友,孩子嘗試著和父母說心聲

在孩子還未真正懂事兒之前,孩子叛逆不聽話與家長崩潰不已,這之間其實就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過程。

第一種可能,孩子叛逆不聽話,家長便開始各種打壓、指責、嘲諷、咒罵,這樣的後果就是孩子更加不聽話,更加逆反,而家長也更加崩潰,周而復始陷入無限循環。第二種可能,家長喜歡用身份和權威鎮壓孩子,讓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選擇,干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連每天穿什麼衣服這樣的小事兒都要被限制,所以孩子開始產生反抗心理,與家長之間便開啟了無窮無盡的鬥智斗勇之路。

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鬥爭,沒有輸贏,剩下的只是兩敗俱傷。小時候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越來越有主見後,家長和孩子的分歧開始加劇,情感上的依戀開始拉開,有的甚至因此成了「仇人」。

和睦的家庭環境,和諧的親子關係,都要靠父母和孩子雙方來共同呵護。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事情——越是在家庭中得不到溫暖的孩子,越是跟家長的關係差,早戀的幾率也就更大;而在家庭中總被暖暖的愛呵護著,孩子便不會那麼強烈的渴望得到某個異性的關注,踏入早戀的幾率也就變得很小了。

父母學著放低身段,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有把話說完的機會,而不是只盯著孩子的成績說話;孩子學著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學著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一舉一動,這樣一來不僅自己走彎路的幾率小了,和父母的關係也更融洽了。

————————

暗戀、早戀、失戀……這些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會面臨的問題,只有做父母的我們做好溝通、引導和教育,孩子才不至於誤入歧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NQo8m0BMH2_cNUgfD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