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噠!莆田一環保工程入選全國典型……

2019-10-21     莆田發布

  近日,在成都召開的第五屆全國環境網際網路會議上,2019年度智慧環保10個創新案例發布,莆田市申報的「大氣污染臭氧熱點網格精細化監管平台」榜上有名。

 據悉,為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在生態環境領域廣泛應用,中國環境報社、中國環境網在全國範圍內發起有關環境管理、執法監管、環境監測等方面的智慧環保創新案例徵集活動。活動共徵集到40多個案例,經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生態環境執法局、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等部門、單位及業內專家的評議推薦,最終確定10個創新案例。

 「近年來,莆田臭氧污染逐漸凸顯,成為影響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的重要因素。」莆田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工作人員胡慧梅介紹,為解決臭氧污染防治的難題,今年年初,莆田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融合衛星遙感、氣象、源清單數據、網際網路等跨行業大數據資源,以網格化管理理念,建立起以臭氧管控為導向的精細化監管平台,確保重點污染排放說得清、看得見、管得住。

 目前,莆田已在市區及周邊區域部署展開大氣污染臭氧熱點網格精細化智能監管工作,選取大氣污染排放貢獻最大的15個熱點網格,重點覆蓋化工、鞋業、包裝印刷等高VOCs排放企業。每個熱點網格內布設2至4台微型高密度空氣品質觀測監測設備,一共布設50台監測設備。

  監管平台通過創新技術重現了臭氧及前體物在大氣中產生、傳輸、擴散、反應的完整過程,24小時全面全域感知臭氧空氣品質狀態。監測設備可將污染源精準定位到500米×500米範圍內,對短時和長時排放污染源精準溯源,達到對污染異常的精準識別。同時,通過報警、推送、檢查、上報等閉環管理機制,將環保執法從粗放型向科技型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該平台還能根據臭氧熱點網格,結合網格歷史報警信息以及網格周邊潛在污染企業清單、即時風場情況,分析污染來源,智能提供重點管控企業名單,實施針對性監管,靶向治理,提高防治管控效率。

  據統計,自平台運行以來共計發現環境污染問題2000多條;在污染天氣應對過程中,多次保障莆田市錯峰生產聯防聯控工作,成功解除臭氧超標風險,莆田市臭氧超標天數去年14天,今年至目前只有4天。(福建日報 陳盛鍾 陳榮富 蔣健 中國環境新聞)

責任編輯:王 敏 沈 琳 陳恆山

值班主任:林雙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M-L720BMH2_cNUgPAmz.html











童年翻花生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