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女人分享:結婚後媳婦若想與公婆相處融洽,應該注意三點

2019-12-11     深情解讀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不好處,歸其原因,說複雜,實則又簡單,說到底,還是兩個女人住在一屋,互相看不慣,才會生出許多矛盾。

如果兩個女人,分開住,又各自保持友好,近臭遠香,經濟獨立,我想,就沒有那麼多婆媳矛盾了。

現實生活中,處得好的婆媳關係,翁媳關係,還是有的, 全看媳婦會不會做人,是否聰明。

不妨聽聽高情商的女人分享,婆媳相處之道,結婚後若想與公婆相處融洽,應該注意三點。如能做到三點,幾乎沒有大問題,一家人都能和諧相處。

01.對公婆投其所好

在和公婆相處過程中,我沒有妯娌做得好,所以很明顯的,公婆更喜歡她。雖然對我挺客氣的,但見到她更能笑盈盈地交談,熟絡地聊起家長里短,這便是差距。

去她家登門拜訪時,我意外發現了緣由。那時她正懷孕,所以公婆也常去看望她。我老公當時就坐在茶櫃旁,她索性說了聲:「大哥,那個柜子里有咱爸愛喝的普洱茶,你遞過來下。」

我不得不佩服她說話的圓滑和巧妙,「咱爸」兩字輕鬆自然地拉近了與家公的距離。似乎是很普通的家常話,可對於木訥的我來說,是斷然說不出口的。

的確,老人就像老小孩,要哄的。對他們尊敬親近,老人心裡肯定像吃了蜜似的甜,關係當然能融洽了。

作為小輩,投其所好很正常,也是個明智的舉動。

大家都聽過「准女婿討好老丈母娘」的說法,那為什麼新婦不能試試看呢?

像我妯娌這樣的小青年,怎麼會愛好品茶,她喜愛的是有小資情調的苦咖啡。但她仍然願意主動與家公攀談茶葉中的門道,香味、養生和口碑……

我們都生活在世俗煙火中,難免會有故作驕矜的擺譜,但這並不完全出於本意。只要有一方能先拋出橄欖枝,表達了友好相處的態度,一家人總歸希望能和和氣氣過日子,因為家庭和睦、溫暖有愛才是生活的主旋律!

02.親近歸親近,住在一起大可不必

我的妯娌回老家養胎,沒有為了方便照顧自己而搬進鄉下院子,而是住在了鎮上的公寓里。兩地挨得挺近,也方便走動。

說點實際的,老人和年輕人生活習慣迥異,住在一塊兒是互相「傷害」。老人愛早起,生活規律,在廚房裡「叮咚哐當」燒起了早飯。而還在賴床的年輕人會大為惱火,「起床氣」就隨之瘋長了。

還聽到母親說過同事家的一件趣事。有天晚上同事回家,黑漆漆的房子裡仿佛有個人影在那兒端坐,一開燈竟是家婆,可把同事嚇壞了!

家婆想省電的心是好,可同事定然不會理解這份好意。性格認知的代溝很難跨越,甚至可以說是無解的。

婆媳關係難相處,明明兩人之間沒有深仇大恨啊,癥結就在生活步調不一致,看待事物有差距,進而一點點滋長起來埋怨和仇恨。

因此,家與家之間要有邊界感很有必要。生活上的紛擾少點,情感上的關心多點,這才是我們該追尋的理想方向。用心經營並維護好自己的小家,必要時幫助公婆家。由此互相成就,達到最舒適的狀態。

03.別把公婆當親爸親媽,做兒媳的本分和情意點到即止

家公家婆永遠不是親爸親媽,爸媽能從仇人變回親人,而和公婆有隔閡了,就很難撫平這道瘡疤。

所以打一開始,准公婆信誓旦旦所說的那種「以後把你當親閨女」的漂亮場面話,絕不是我們放心嫁入夫家的保障,關鍵要看伴侶的為人處事。

沒有主見的男人,一味聽從爸媽的話,這樣的終身愛侶需要慎重選擇。婚後難免事事向爸媽彙報,「媽寶男」特質顯露無疑。這種男人很可能還是一名「愚孝」分子,被爸媽一頓哭天抹淚的洗腦之後,就失去主心骨了。枕邊人的話聽不進去,最可怕的是女性反倒成為圍攻的對象。

尤其要注意的一點,經濟不獨立還要靠父母接濟的男人實在不堪嫁。因為他不能得罪父母,只能順應父母。哪怕他有過反抗的念頭,最終還是翻不起風浪,歸於平靜。沒有實力的男人,是沒能力護住心愛的女人的,即使彼此情投意合。

和公婆相處,做兒媳的本分和情意點到即止,付出太多並不見得會有多好。

有次跟姑媽以及她的準兒媳同坐汽車後排去喝喜酒。大概她加班累了,暈乎乎睡著了,鬆散的頭髮低垂在腰間。姑媽向我瞥了一眼示意我,嘴角的不屑清晰可見。

公婆對兒媳天生的敵意,如同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雖然表面上姑媽親切地喚她「小丫頭」,背地裡還是流露出不滿和挑剔。

不過,我這位準嫂子也是個聰明人。她和我表哥有個溫馨的「小窩」,傳統節日甚至父親母親節會去團聚,會在手機上發紅包。老兩口也時常念叨起他們的體貼和孝順。

做成這樣很圓滿了,大家裡子面子都好看。

媳婦真把公婆當成親爸媽,肺腑之言在他們看來卻成為逾距僭越的行為,彼此心生芥蒂,就得不償失了。

媳婦想與公婆融洽相處,是婚姻生活的必修課,沒法跳過。與其暗自琢磨甚至隱忍苦熬,不如主動出擊,拿捏好分寸。高情商的女人,能夠做好察言觀色,謹慎細緻,始終和諧共處!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HQB-G4BMH2_cNUglW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