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導演、流媒體。
4月1日,歡喜傳媒發布2019年業績,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年度收益及電影投資收入8.14億港元,同比增長366.37%;毛利3.44億港元,同比增長284.61%;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1.05億港元。
這也是歡喜傳媒自2015年上市以來首次扭虧為盈。
事實上,過去兩個月期間,談到電影,「歡喜傳媒」和「囧媽」一直是繞不開的高頻詞。對於歡喜傳媒攜《囧媽》轉網首播一事,業內外眾說紛紜:有人直呼「局氣」,亦有爭議聲音指出「歡喜傳媒的舉動實則動了院線的蛋糕」。
拋開孰是孰非不談,歡喜傳媒過去一年賺了是不爭的事實。
一個月前,文娛頭版(ID:yingjutouban)在梳理華誼兄弟年度財報時提到,作為一家電影公司,血虧40億背後很大程度歸結於主投影片的空白,以及在電影行業「露臉」頻率的降低。
歡喜傳媒則十分「巧妙」地避開了這條路,其扭虧為盈主要原因在於公司對爆款影片的「押寶」成功。歡喜傳媒年度財報顯示,「歡喜傳媒2019年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主要是受惠於公司投資的電影《瘋狂外星人》及參與出品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票房成績理想。」
根據貓眼APP顯示,影片《瘋狂的外星人》在2019年春節檔期表現不俗,上映首日票房突破4億元,總票房達22億元,而《我和我的祖國》則引領2019年國慶檔期,最終收穫票房達3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兩部影片分別躋身2019年度影片TOP10之列,成為年度票房的主要力量和集團業績的重要支撐。
當然,歡喜傳媒扭虧為盈背後亦離不開集團特有的流媒體平台「歡喜首映」的加持。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3月,《瘋狂外星人》獨家上線「歡喜首映」,標誌著這一流媒體平台正式步入試運營階段。
而過去一年,「歡喜首映」可謂動作頻頻——與貓眼微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貓眼微影在網站和APP內為「歡喜首映」進行推廣及宣傳,計劃共同投資電影、電視劇及網劇等項目;和1905電影網達成合作,在1905電影網的網站、手機和PAD的客戶端搭建「歡喜首映」聯合運營專區;同時與百事通電視「牽手」,電視通電視終端與「歡喜首映」深度連結。
梳理三種合作方式不難發現,「歡喜首映」除了積極拓展渠道外延,還特別注重對內容的開發和投資,這也恰恰切中了其另一條發展戰略,即專注於對獨家內容的深耕。這也是「歡喜首映」作為流媒體平台,區別於優愛騰的最鮮明標籤。
本著「人無我有」的基本原則,「歡喜首映」於2019年上線全新的紀錄片頻道,並著力面向全球搜羅優質影視內容,除了熱門華語影片《誤殺》《吹哨人》《南方車站的聚會》《貼身保鏢》等,BBC紀錄片《世界神聖奇觀》、日劇《刑警弓神》,英劇《貼身保鏢》等作品均被打上了「首映」「獨播」的標籤。
於是,「歡喜首映」成效漸顯。公開數據顯示,「歡喜首映」於2020年1月及2月的活躍用戶合共超過1300萬,截至目前累計付費用戶數已經超過200萬。儘管不及愛優騰這樣的億級用戶體量平台,但「歡喜首映」在市場上體現了極大的競爭力。
到了2020年,歡喜傳媒依然底氣十足。
據財報顯示,歡喜傳媒將在年內繼續投資及製作多部重點電影作品。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陳可辛執導的《奪冠》(前稱《中國女排》)及《獨自・上場》(前稱《李娜》),寧浩監製、青年導演溫仕培執導的《熱帶往事》,高群書監製的《龍門相》(前稱《高級動物》),常遠、沈騰、李沁主演的《溫暖的抱抱》,王小帥監製的《上山》均已陸續進入後期製作階段或完成階段。
儘管目前影院何時全面復工仍未可知,但內容儲備應該可以增強歡喜傳媒的抗風險能力。其在財報中稱,相信疫情對電影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短暫,行業將會在疫情後的觀影消費潮中復甦。屆時,這些影片儲備或能在「院線電影大戰」中助歡喜傳媒「突圍」。
電影業務之外,網劇也將進入觀眾視線。其中張一白導演的16集網劇作品《風犬少年的天空》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預計2020年上映,而王家衛籌備監製和聯合導演的12集網絡系列影視劇《天堂旅館》也正在籌備前期拍攝工作。
長久以來,歡喜傳媒的戰略核心還在於網羅實力名導,並將「內容為王」視為影視業的成功關鍵。其由董平、項紹琨、寧浩、徐崢於2015年創立,在官網所列的「股東導演」名單中,除寧浩與徐崢外,還包括陳可辛、王家衛、張一白、顧長衛與張藝謀;「簽約導演」則包括賈樟柯、文雋、王小帥、劉心剛、李楊、陳大明。據了解,歡喜傳媒與這些明星導演多簽了長達6年的合作協議,要求導演每3年貢獻1至2部電影或劇集作品。
同樣具有戰略意義的還有歡喜傳媒對於流媒體的布局。除了自家製作的影片獨播外,海外採購作品《無主之作》《如履薄冰》等已獨家上新,海外引進的網劇《雪國列車》《戰火浮生》等或將再帶動平台發展。
實際上,今年年初的《囧媽》「院線轉網播」是「歡喜首映」發展用戶的重要節點。在春節檔電影紛紛撤檔時,歡喜傳媒與位元組跳動合作,將徐崢自編自導自演、原定院線上映的《囧媽》轉為大年初一網絡平台免費播出,獲取位元組跳動支付的版權費用且與其分享相關播影收入,同時獲得頭條係為「歡喜首映」設立獨立入口及專區進行導流。財報中,歡喜傳媒稱,《囧媽》的合作為集團帶來了「顯著的口碑及流媒體平台用戶」。
另一方面,歡喜傳媒今年也並不儘是好消息。《囧媽》「背棄」院線的行為令歡喜傳媒及徐崢遭遇行業口誅筆伐,在其未來發行影片時,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暫未可知。
所以,對於歡喜傳媒而言,2020年又將充滿故事。
-END-
輪值主編丨依梧
作者丨點號 花菜
編輯丨字符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