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產業:企業需要「及時雨」

2020-03-31   海絲商報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讓企業生存更加艱難,一些外貿企業甚至遭遇延緩、取消訂單等尷尬境地。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實體企業復工復產成為當務之急。作為防範疫情的重要陣地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堅實後盾,金融系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這關鍵時刻,企業需要實實在在的「及時雨」。

上周六,一場別開生面的「侖蒼鎮復工復產政銀企座談會」在中國水暖城召開。作為水暖閥門產業重鎮,侖蒼此次召開座談會不同尋常,吸引了福建省水暖衛浴閥門行業協會、海西閥門協會、南安市浙江商會、南安市贛商商會、南安市安徽商會、南安市河南固始商會及部分企業精英參加。

這是今年復工以來,六大商協會首次聚首探討交流,也是繼水頭、霞美兩大經濟重鎮之後,南安農商銀行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參與舉辦的第三場政企銀座談會。

作為南安人自己的銀行,南安農商銀行帶來了接地氣的優惠政策和產品。無論是金額200萬元(含)以下的專項貸款,還是金額200萬-500萬元(含)的專項貸款,執行貸款產品最低執行年利率6%,可自助循環使用。會上,不少參會企業代表直言,這樣的優惠力度可謂不小。

「疫情之下,實體經濟受到困難,尤其是流動資金,這時候更需要銀行『雪中送炭』。我們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是真心實意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南安農商銀行董事長施文波一番話,令在場企業家感受到一絲溫暖。施文波表示,經過前兩場座談會,他們已收到數十意向客戶,累計融資需求近億元。他希望通過商協會,將這樣的利好政策傳得更開,惠及更多企業。

從目前產業結構來看,水暖廚衛、石材陶瓷、裝備製造等傳統行業仍然是南安經濟發展的基石,而且這三個產業是全市重點要打造的三大千億產業集群。越是艱難時期,越需要給這三大產業樹立信心、注入流動「血液」。

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地方金融組織出台「硬核」乾貨政策。今年來,對於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南安地方金融組織對症下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將使用應急周轉金的資金占用費由最高日萬分之五調整至按日萬分之一點五收取。對出現暫時經營困難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製造業相關企業,由企業申請,南安市金融發展服務有限公司可以按日萬分之二收取企業歷史欠費。此外,積極指導企業辦理應急資金申請業務,縮短業務審批時間。

在3月16日南安召開的金融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專題會上,也釋放出積極信號。會議要求,銀行機構要在「關鍵時刻做關鍵事」,拿出態度,給予優惠,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主動採取切實可行、可落地的措施。要發揮雪中送炭的溫暖作用,拿出真招實招幫助企業解決問題。要守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本源,積極主動增貸、增信。

疫情之下,除了主動採取應對措施,企業還需實實在在的「及時雨」。

海絲商報記者 蘇清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