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
寧強縣委組織部
幫扶代家壩鎮二里壩村
脫貧攻堅側記
新修的文化廣場,是村民夜幕下娛樂場所;新修的到戶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門口;飲水工程的改造提升,改變了時斷時續吃不上水的日子;改建的村老年幸福院,使老年群眾有了休閒的地方;新建的河堤及亮化工程,使村上面貌進一步改觀,偏遠碧翠的山林間,新建或改建的房屋院舍鑲嵌其間……
二里壩村新建文化走廊
仲夏時節,走進寧強縣代家壩鎮二里壩村,猶如走進一幅美麗的山青水墨畫中。
精準識貧、產業扶貧、結對幫扶,道路交通改善、安全飲水工程、危房改造、河道治理工程……扶貧攻堅戰打響後,在寧強縣委組織部的幫扶下,二里壩村攻堅脫貧工作,正在大山深處悄然的進行著。
完善基礎設施強基礎
「雖然二里壩村離縣城相對較遠,可我們這裡並不比城鎮邊上的村差,尤其是縣委組織部幫扶以來,路硬化了,走路也不會兩腿泥了,廣場也建好了,基礎設施改善較以前大幅提升了,天津援建寧強向前推進了10年,在縣委組織部的幫扶下,我們村至少也向前推進了10年。」支部書記黎明平介紹說。
脫貧攻堅,基礎先行。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縣委組織部就針對二里壩村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滯後,嚴重製約該村發展的實際,多方協調資金項目,完善基礎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強力推進,全村水、電、路、訊條件不斷改善。
協調落實項目資金近700餘萬元,落實項目12個,四支隊伍實行分戶包抓,完成了全村56戶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和7戶分散易地搬遷入住工作,爭取易地集中搬遷指標18個,保障群眾住房安全;整合部門資金,完成了村委會門前300米河堤建設,對公路沿線進行了綠化,栽植花卉1.5公里;硬化了二組、四組通組道路,對五組、七組通組道路進行了拓寬改造,新協調2.5公里村幹道拓寬,正在有序推進;新建改造3處集中飲水設施,完成全村自來水管網建設,全村群眾實現了安全飲水;針對群眾反映通訊、網絡信號差,下雨天打不通電話,且農村電網管理不通暢,時常停電,全村電費普遍較高等問題,工作隊積極溝通協調,爭取移動、廣電網絡公司對全村的網絡進行了升級改造,並投入使用;協調電力局對全村16公里線路進行改造,每戶村民家中安裝了智能預存電子表,電價大幅降低。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全村行路、吃水、通訊、用電條件,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幫扶企業金盛石油公司助力二里壩村脫貧攻堅
同時,縣委組織部聯合幫扶企業金盛石油公司還積極開展 「溫暖過冬、歡樂過年」送溫暖慰問等活動,多次為貧困家庭送去米麵油等慰問品,以實際行動確保不讓一名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
既要輸血更需造血
二里壩村位於寧強縣代家壩鎮正北邊緣,全村地少山多,原來村裡邊農戶主要收入來源的硫鐵礦和磁選廠已早早倒閉,近年來,在縣委組織部逐年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激勵下,充分結合地少森林覆蓋率高實際,積極推進「三變」改革,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有力地促進農戶增收和集體經濟發展。
組織群眾代表外出學習考察
通過組織村幹部群眾代表外出寶雞鳳縣、貴州六盤水等地參觀學習,積極引導群眾開拓眼界,並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新發展種植花椒1000畝、核桃150畝、銀杏採摘園320畝已初見規模和成效。
實行「村支部+合作社+互助資金協會+貧困戶」的模式,以村主任為理事長、村支部書記為監事長、30戶貧困戶為社員的「二里壩興儂農業專業合作社」也已成立,其利用二里壩村植被好、蜜蜂資源豐富等地理優勢,引進中蜂150箱,並積極帶動全村群眾養蜂200餘箱,全村中蜂養殖由原來的5戶擴大到25戶;隨著二里壩村光伏發電站建設完工,日收益在1200元,預計戶均增收500元,30%作為集體積累已初顯成效,為進一步解決了貧困戶特困戶的收入,正在光伏園內發展辣椒種植,增加貧困戶務工收入的同時,按入股資金比例的5%實現了保底分紅。
光伏發電站產業園
目前正在打造二里壩村「光伏—中蜂」一體園建設,園內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快實施;通過柔性引才引進西北科技大學教授全程跟蹤服務花椒產業發展,並按花椒生長周期特性,定期到二里壩村開展花椒種植培訓,全年開展花椒管護技術培訓3期。
中蜂養殖基地
工作乾得好不好,幫扶成效實不實,群眾最有發言權。縣委組織部在村裡幫扶的每一件事情,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60歲的村民陳朝義豎起大拇指:「縣委組織部幫扶以後,給我們村裡解決了許多困難,也特別關心我們這些貧困戶,每次過節的時候給我們送面、米、油,忙得連一碗水都喝不上,有這樣的幫扶單位和幫扶幹部幫扶我們村,我感覺很欣慰。」
智志雙扶激發內生動力
「我還年輕,雖然身體弱點,通過自身努力一定能脫貧,國家這麼大,還有比我更需要低保的,給他們吧」這是二里壩村七組村民賈全文對村四支隊伍說的,因為該同志自幼體弱多病,父母雙雙離世,自己孤身一人未成家,在制定幫扶計劃時,徵求本人意見,可否為他申請「農村低保」,該同志斷然拒絕。
「現在,大家都想著怎樣找點活干或者是發展產業,思想上的變化很大。」這是二里壩村村主任肖文斌說。
專家現場講解花椒修枝技術
記者從二里壩村了解到,2018年,縣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強化「志智雙扶」體系。採取選樹脫貧典型、以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活動平台和愛心超市為載體,積極開展「明理、感恩、自強」專題教育等方式,利用每周二集中坐班日、「主題黨日+」活動、村組群眾大會等,常態化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信心和主動性。
開展志智雙扶專題講座
加大志智扶貧,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提振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信心,扶貧不扶懶、治窮先治愚。只有先解決思想問題,才能為真脫貧奠定堅實基礎。二里壩村駐村工作隊堅持扶貧、扶志與扶智同向發力,轉變村民「等靠要」思想,不斷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通過宣傳教育講政策,村民們的思想觀念轉變了。2018年,二里壩村外出就業人數比2017年翻了一番,人均月增收超過1000元。村民趙文平原先不願意幹活,當他在家門口務工後每月平均多拿到了800元工資時,不停地感謝駐村工作隊。
總編:黃學鋒
審核|責編:蘇蔚斌
編輯|校對:張羽倫 廖芊
供稿:寧強縣委組織部 黎華
「天漢先鋒」微信公眾平台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