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說謊,把兒子送進了清華」寶媽發言受肯定:心理學效應

2020-04-17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大早上我收到了一則網友投稿,內容是一位寶媽把兒子送到清華念書的故事,聽上去就與《哈佛女孩劉亦婷》一樣充滿勵志和熱血。對於現代的家長來說,孩子的學習成績至關重要,如何能進入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也的確是廣大家長所關心的事,因此,我立刻接收了這次的「樹洞」傾訴。

然而聽完整個故事後,我卻有點「不太好」,只因為這位寶媽的教育方法實在與眾不同。對比其他狀元的家庭教育,這家的寶媽幾乎是連哄帶忽悠的把娃給「騙」進了清華,一路看來堪稱是奇蹟,但也在兒童心理學上有跡可循。

這位寶媽所用方法是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日常我們育兒專家也會頻繁使用,只不過效果沒有這位寶媽出色罷了。不如今天就來一起看下,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我們又該如何利用它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且聽我慢慢道來。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早先我曾經看到過一則實驗,老師在某高校內做突擊樣本觀察,隨機抓取了班上十位學生的名單,並告訴他們「你們是學校通過調查得出的最優秀人才,希望你們期末能交出一份讓大家滿意的答卷」,於是,接下來一個多月,這些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呈幾何式上升,在學校的社交活動中也自信大膽了很多,變化讓人驚訝。

而這項實驗所利用的原理就是羅森塔爾效應——通過鼓勵和降低期許的方式,來讓被實驗對象認為自己更優秀,從而增強自信心,來完成各方面的綜合提高。

那麼,家長要如何利用羅森塔爾效應呢?

這就要說到我們今天的前文了,根據這位寶媽的發言,她家兒子並非是傳統的優秀學生,反而在小時候經常調皮搗蛋,甚至三番五次被請家長,讓寶媽很是頭疼。

起初她還考慮過直話直說,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再改正,然而,小孩子記吃不記打,寶媽很快發現「直率」沒有用,這才改變了方法,開始「撒謊」。

比如說,當開完家長會時,孩子問寶媽老師說了什麼,寶媽大多數時候會自行準備一套台詞,以期望的改變作為老師的「結論」——寶貝,你們班主任說你很聰明,思維邏輯都很有趣,只不過要用到正確的地方,比如學習成績上。

這一招雖然老舊,但卻屢試不爽,畢竟孩子都會以老師的評價為自我肯定的標準。於是,類似的謊言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反覆上演,而在寶媽的謊言中,孩子也一次次變得優秀,最終成功考取了清華大學。

如今想來,這與近年來被專家提倡的「鼓勵式教育」如出一轍,只不過具體到了細節,就看大家是否會學到了哦。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rURiHEBrZ4kL1ViCpl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