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零售業態層出不窮,商品識別或成下一個風口?

2019-09-09     678科技

AI浪潮席捲全球,各大人工智慧公司相繼推出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核心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為正處於關鍵轉型期的中國零售注入新鮮血液,打開新零售的大門。這些智慧零售方案真的智慧嗎?依託於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智慧零售又將會給傳統帶來哪些重大變革?

恰逢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滬舉辦,我們特別探訪了計算機視覺領域行業翹楚,聚焦智慧零售,揭示一場正悄然到來的新零售革命。

此次探訪公司如下:


改朝換代:從傳統零售,到新零售,再到智慧零售

傳統零售歷史悠久,從走街串巷的挑貨郎到遍布各地的百貨商店、超級市場,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進入21世紀,由於人力、租金等經營成本的攀升,以及電子商務的衝擊,傳統零售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零售接過了傳統零售的接力棒,閃亮登場,在全國引發起了一波「網購」熱潮,線上門店生意火爆。

近年來,在網際網路、 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的影響下,線上服務、線下體驗與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變革又悄然來臨。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等新型的零售業態層出不窮,「智慧零售」、「新零售」、「無界零售」等新概念爭奇鬥豔,人臉識別、商品識別、大數據、深度學習等AI新技術輪番出現在新零售的舞台上,將中國零售業引入一個新的時代。

而這些新概念與新業態的背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支撐。在「AI+零售」火爆的契機下,人工智慧領域內的「佼佼者」們,以計算機視覺為核心技術,研發出了一系列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帶來全新的數字化運營模式與前所未有的用戶體驗,賦能傳統零售,激發新零售潛力。

線下零售數字化

隨著消費環境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對零售企業精細化、 系統性、 預測性洞察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零售企業對線下零售數字化的需求逐年攀升。不少人工智慧企業,包括商湯、雲從、海深科技在內的AI領軍企業,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部署攝像頭,進行消費行為分析從而實現線下流量的數字化,為線下運營優化提供數據支持,為線上線下數據打通提供核心技術。

線下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主要功能包括會員識別、客流統計、客群屬性分析、區域熱力分析、客流動線及平均停留時間等,通過AI技術將線下的消費場景數據化,直觀地反映出人、貨、場的關係,為零售企業精細化運營和精準營銷提供智能化指導。同時,異常行為警報功能也是線下門店需求量很大的技術方案之一。

經了解,商湯科技SenseGo的項目方案目前已運用到了蘇寧易購的線下門店中,海深科技目前正在與百聯集團合作推出智慧門店項目,為大型線下商場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依圖科技新零售解決方案包括顧客識別解決方案、軌跡熱區解決方案、客群分析解決方案三種,已被應用到了汽車、珠寶、寵物、服飾等領域的企業中。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商湯科技展台


雲從推出了智慧門店綜合解決方案,以智能決策為目標,利用人臉識別、人體識別等計算機視覺技術,幫助線下零售業態全方位搜集客戶數據,生成業務分析報表,輔助決策者洞察客戶的行為特徵,為準確高效的決策提供依據。

除此之外,雲從還推出了刷臉購物機、智能收銀機等應用於零售領域的智能支付終端。海深科技推出的無人零售櫃、無人收銀台也成為本次大會的亮點。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從科技展台


無人零售櫃

無人零售櫃我們並不陌生,但以商品識別技術為核心的AI零售櫃卻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物種」,顛覆了人們對自動售貨機的想像。

相比於傳統自動售貨機,AI零售櫃是開門櫃,通過手機掃碼開門,商品自取,關門之後幾秒內就會自動收到帳單,堪稱「無感購物」,規避了傳統自動售貨機卡貨、售賣商品種類有限、多件商品需要多次購買等問題。

此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海深科技基於商品識別技術的G-BOX極寶AI 零售櫃吸引了眾多業內專業觀眾、學生、教授的關注。據負責人介紹,G-BOX不僅僅是對傳統販賣機的替代,更像一個體型更小、更靈活的便利店,能支持更多品類與運營服務。


海深科技工作人員現場講解


無人零售店

從亞馬遜無人超市Amazon go的問世,到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易購等行業巨頭接二連三地推出無人零售體驗店,無人零售店這兩年一直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在此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雲拿科技在展區內搭建了一個mini雲拿AI無人便利店,雖占地面積不大,但也足以讓觀眾體驗一把傳說中的智能購物空間。


雲拿科技工作人員正為體驗者講解技術原理


雲拿AI無人便利店的購物流程十分簡單,用戶通過掃碼或人臉識別進入店內,隨意挑選商品,購物結束後直接走出店門即可,8-10秒內自動扣款,免去了商超排隊結帳的煩惱。雖然仍存在店內把自己拿取的商品傳遞給別人還是自己扣款、店內同時容納人數有限等問題,但隨著技術不斷升級,無感購物一定是未來的重要趨勢。

商品識別:後起之秀卻站在新零售革命的風口

人們對人臉識別耳熟能詳,但在零售領域,國內近兩年起步的商品識別卻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縱觀智慧零售的衍生物,無論是無人便利店,AI零售櫃,還是線下零售數字化,商品識別技術都是解決方案中的核心。

人眼識別,一般會存在5%左右的誤差,零售行業資深收銀員、商品管理人員一般能將這樣的誤差降低到1-2%,但仍然無法避免識別的不穩定性,準確率也很難再有提升。而機器的識別可以更穩定地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因此讓機器識別商品精度更高、速度更快、種類更多是商品識別技術一直以來不斷升級與優化的目標。

線下零售是一個龐大的市場,仍然占據零售行業80%的市場規模。商品識別技術的引入除了在識別方面提供更穩定的解決方案以外,將帶來人員結構的顛覆性調整,大量重複性勞動的基礎崗位將逐漸被釋放,轉向商品管理、活動促銷、會員管理、服務管理等,從零售整體運營到用戶服務的提升都會帶來更大的改善。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商品識別技術已經被普遍運用到商品圖片搜索、商品屬性識別、商品管理、貨架排面管理、商品大數據信息挖掘等環節中,成為商超、自動售貨機、物流運輸、電子商務轉型升級,通向數字化運營的橋樑與紐帶。搭載商品識別技術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具有低成本、高精度、高適配、易上新、好管理等突出優勢,能夠為零售商家更大程度上降低貨損、節約人力成本、顯著提高運營效率。

此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我們發現商品識別技術不僅密集地出現在大大小小人工智慧公司的產品宣傳、核心技術介紹里,成為一眾AI落地產品背後的「秘密武器」,還吸引了一批投資人前來諮詢與考察,商品識別技術將成為下一次新零售革命的風口似乎已成為共識。

問及商品識別技術與新零售的未來,接受訪談的各公司都給予了積極答覆。隨著線下數字化成為行業常態,新零售的「智慧革命」也將接踵而至。5G時代,我們期待著商品識別技術所賦予「AI+零售」的更多可能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pOQFm0BJleJMoPME_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