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要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飲食

2019-10-01     糖友大講堂

糖尿病患者如何知道就餐後血糖升高的程度,這就需要用血糖生成指數來反映,數值越大,表示攝入的食物會引起血糖升高,患者就該考慮換食物或者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入量,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幫助患者有效的穩定血糖。

糖友要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飲食

研究表明,低血糖生成指數膳食在延緩飢餓、增強飽腹感、預防低血糖、防治心血管併發症、減重以及預防糖尿病都有幫助。一般而言,「指數」大於70為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小於55為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

影響血糖生成指數的因素甚多,但也有一定規律。

一般而言,纖維含量高的食物,血糖指數較低,如粗雜糧、蔬菜、某些水果。再就是奶類、豆類等含有一定的蛋白質,血糖生成指數普遍較低。以下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均較低,糖尿病患者可多選食。

穀類: 大麥、小麥、燕麥、蕎麥、黑米、甜玉米

奶類: 牛奶、低脂奶粉

根莖類:魔芋、芋頭、藕粉、苕粉

豆類: 黃豆、豆腐、綠豆、豌豆、四季豆、扁豆

水果: 橘子、蘋果、櫻桃、楊桃、柑、柚

飲料:蘋果汁、水蜜桃汁

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不可避免要吃些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那麼,如何降低這些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對餐後血糖的影響呢?答案是採取食物搭配等多種辦法。例如,米飯單獨吃,其血糖指數為是83.2,而米飯同魚一起混合進食,混合食物的血糖指數為37.0,下降了一半。常見混合食物的血糖指數見附表。

通過附表可以看出,採取高血糖生成指數與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混合進食,或者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使混合食物的血糖指數降低。

降低就餐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搭配方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主副搭配 主食同副食搭配,如米和面等糧食食品同肉類等動物性食品搭配。由於增加了食物的蛋白質含量,可以減低米和面等高碳水化合物的餐後血糖效應,從而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指數。動物性食品中,以魚和蝦較佳,其次是蛋類和禽類,如雞、鴨、鵝等,豬、牛和羊肉飽和脂肪含量高,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2.粗細搭配 粗糧(如燕麥、蕎麥)的血糖生成指數普遍比細糧(如精米、白面)低,粗細糧混合吃可以減緩細糧餐後血糖升高幅度,從而降低就餐血糖生成指數。粗細糧搭配可採取白米同紅米、黑米同煮飯或粥,白米加入燕麥或蕎麥同煮粥等方法。

3.高低血糖生成指數搭配 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可以減緩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對餐後血糖的影響,因而可以降低就餐血糖生成指數,如進食餅乾等點心同時配合吃低血糖生成指數水果,就比較安全。日本曾有一項研究顯示,正餐後飲少量牛奶,可以穩定餐後血糖,就是這個道理。

4.增加纖維 膳食纖維可減緩餐後血糖升高,如煮早餐麵條時加入蔬菜就比單獨吃麵條好,因為蔬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

看來,既控制血糖,又滿足口感,是容易做到的。只要學會選擇和搭配,可以讓病友的食譜變得更合理,味道也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hrbiW0BMH2_cNUgsOZ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