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管齊下想跟美國玩陰的?安倍目前還沒有這個資本

2020-04-06     第一衝鋒號

第一衝鋒號作者: 刺客

眾所周知,日本作為一個戰敗國,跟美國結成軍事盟友,本身就註定了長期遭受美國欺凌掠奪的結果。近些年來,日本的防衛費年年上漲,當中絕大多數的經費,都被用來採購美國的物資裝備。當中因素除了增強日本防衛能力外,更重要的是抵消美日貿易的逆差。

由於日本購買美國武器都會與政治和貿易掛鉤,沒有任何選擇或者討價還價的餘地,往往會導致日本在一些武器到手之後,才發現存在很多的問題缺陷。據《環球時報》最新報道稱,日本防相河野太郎日前表示,在購買的美國F-35戰鬥機交貨之後,日方認為這種飛機為了隱身的需要,只能在彈倉攜帶4枚空對空飛彈。這種載彈量的限制,將導致F-35在激烈的戰鬥中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日本裝備F-35的時間已經不短,甚至之前還甩掉過一架。而抱怨該機載彈量不足無法應對激烈空戰,還是頭一遭。按照河野太郎的說法:這種隱身飛機的單價與F-15EX相同,但其載彈量卻遠遠無法與後者相比擬。F-15EX最多可以掛載22枚飛彈,是F-35的數倍之多。

實際上,河野太郎這時候抱怨F-35載彈量不足,本身就是在偷換概念。畢竟,F-15EX是一種非隱身的三代升級版飛機,F-35則是實打實的四代機。為隱身而犧牲載彈量,是所有四代機的共同特點,這是無法與F-15EX相提並論的。當然,如果F-35犧牲隱身性能,通過增加外掛架,其載彈量應該比F-15EX少不了很多。

很顯然,河野太郎此次唱衰F-35,載彈量無法滿足激烈空戰需要僅僅只是藉口。其實他主要目的就是想為日本自主研發的下一代戰鬥機製造輿論。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道,河野太郎在抱怨F-35載彈量太少的同時,接著又提及日本自行研發的F-3戰鬥機,其設計目標就是要「比F-35攜帶更多的飛彈」。

眾所周知,擺脫美國控制,研發一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戰鬥機,是日本夢寐以求的願望。所以,之前日本拒絕美國洛馬公司採用F-35和F-22結合體的新戰機方案,擺明了就是不想步以F-16為藍本設計的F-2後塵。因為美國拒絕提供敏感關鍵技術信息,導致日本的F-2無法進行任何的升級改造。

不久前日本曾在美國和英國的飛機製造商中,選擇了美國洛馬公司進行合作,希望能夠聯合製造一種全新的、並且擁有高度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飛機。不過,日本似乎不太信任美國人,日前已經明確宣布放棄與洛馬公司的合作。決定自己動手開發F-3戰鬥機。

顯而易見,河野太郎這時候抱怨F-35載彈量不足,擺明了就是在對美國發出信號:F-35實在差強人意,日本只好自己動手開發新一代戰鬥機了。當然,光抱怨F-35載彈量不足是無法說服美國的。畢竟,F-35是美國對外軍售的主打產品,別說是載彈量少,就是因為技術缺陷把飛機摔了,要你買的你還得買。

所以,日本必須還得有另外的手段,迫使美國為日本自行研發新一代戰鬥機「開綠燈」。據中青網日前報道,日本聯合其他10個國家,將就軍售不按時交付,、軍售定價不透明和遲遲不肯退還多付貨款等問題,與美國進行交涉。據悉,日本防衛省打算率先就交貨問題與美國進行交涉。

在對外軍售方面,美國有一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買方應該按照美國的估價預先支付貨款,至於什麼時候交貨,那得看看美國人的心情如何。更甚的是,美國會通過拒絕公開武器價格、單方面修改合同內容等手段,將對方多付的貨款吞掉。

很顯然,日本已經在這方面吃了好幾十年的虧了,到今天才突然想起就該問題與美國進行交涉。尤其是在日本試圖自行開發新一代戰機的敏感時刻,日本此舉應該是試圖向美國施加壓力,迫使其允許日本在不受美國干預的前提下,研發自己的新一代戰鬥機。

不過,由於承擔新機研發任務的日本三菱重工,之前不得不承認,新機的很多關鍵設備和材料,還需要依賴美國供應商的供應。所以說,無論安倍在研發新一代戰機問題上在怎麼鬧騰,最終還是逃脫不了美國的手掌心。如果特朗普不允許日本發展戰機項目,禁止向其提供關鍵設備和材料。日本既然不想與洛馬公司合作,那麼,屆時安倍政府如果還嫌棄F-35載彈量太小,那就購買載彈量更大的F-15EX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hRHT3EBfwtFQPkdRC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