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媒體的報道:近日,韓國警方通過比對DNA確認了當年轟動韓國全境的華城連環殺人案的嫌疑人——是一位現正在服刑的罪犯,目前收押於釜山監獄,現年56歲。
服刑原因是1994年性侵併殺害他妻子的妹妹,被判無期徒刑。
而今通過DNA比對,基本確認這位現年56歲的罪犯,在自己年輕時犯下了那樣的滔天大案。
電影《殺人回憶》
或許,對於華城連環殺人案大家沒有多少熟悉,但如果說起一部電影名,大家一定會知曉——《殺人回憶》(2003年)。
這部電影在豆瓣TOP250電影作品中排在了第115位,評分高達8.8分。《殺人回憶》其實就是改編自華城連環殺人案。
當年的華城連環殺人案真實發生的年代是從1986年到1991年之間,共發生了10起,除去一人倖存外,其餘被害人都被兇手勒死。手段之殘忍,以及性侵過程之毫無人道,令人髮指。
10位被害人中最大的71歲,最小的年僅14歲。相信當時看過這部作品的觀眾依然對此充滿著恐懼和憤怒。
導演奉俊昊在拍攝這部作品時,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因為即使到了影片公映,兇手其實始終都未被抓住,這對於受害者及其家屬而言,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當然,韓國電影從來都有這種傳統,有時候韓國的電影能夠反過來推動法治的建設,比如電影《熔爐》(2011年)公映後改變了韓國的法律(性侵女身障者、不滿13歲幼童的,最重可處無期徒刑;且廢除此類案件的公訴期。新法於2012年7月實施)。
導演奉俊昊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表達一種對於當時警方辦案不利的聲討以及對於兇手的痛恨。
現在想來,兇手停止作案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他因羞辱殺害妻妹敗露而不得不逃竄,並於1994年開始坐牢了。
「誰是兇手」的伏筆
而根據本案改編拍攝的電影《殺人回憶》中就曾對「誰是兇手」有過猜想。在結局的那場戲中,苦於找尋不到兇手的警察朴探員(宋康昊 飾)再次回到案發現場查看,偶遇路過的一個小女孩。小女孩告訴他,也曾經有一個人在這裡像他一樣地查看逗留,小女孩還和那個進行了對話。
小女孩說,她問那個男人在看什麼,對方回答說,想起了自己以前在這裡做過的事情所以回來再看一下。
朴探員問小女孩:那個男人長什麼樣?
女孩想了想,回答:平常的那種,很普通的樣子。
影片至此走向結尾,結尾處,朴探員蹲著沉思良久,突然轉過頭,目光死死盯著熒幕之外,仿佛在告訴罪犯:一定會抓到你,不管多久。
而今,這個罪惡滔天的罪犯終於被抓住了,電影中的那個眼神仿佛就是一個伏筆,一眼穿越了16年。
對於最後那個鏡頭的拍攝,導演奉俊昊也曾自己做過解釋:
那個殺人犯到現在都沒找到。一想到電影公映之後那個人也可能來看,我就很生氣,所以就想用這樣一種方式,讓沒有抓到犯人的警察和沒有被抓住的犯人,讓他們通過銀幕來一次對視。
雖然本案發生在2015年前,不適用韓國在2015年8月實行了《刑事訴訟法改正案》,也就是本案已經過了訴訟有效期,嫌疑人將不再受到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