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24時
我市共有490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其中也有不少重症患者康復者
從重症入院到康復出院,被稱作「奇蹟」
醫生們是怎麼看待「奇蹟」
又有怎樣的病房故事呢?
今天,仙報君帶你一起看看
來自市一醫腎病內科
副主任醫師劉維佳的戰「疫」日記
「看不清你的臉,但我一定認得你!」
3月3日 陰轉小雨
市一醫腎病內科副主任醫師 劉維佳
今天,天空飄著小雨,初春的風吹在臉上不再那麼冷。
我和同事朱冬梅、劉牧野主任,周琴護士長站在感染科病區的窗前,目送一個患者出院,心中感慨萬千。這一家人終於可以回家了!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他們!
從除夕到今天,我已經四十天沒有回家了。
一個月前的一天下午,我在重症病房見到了剛轉來的她。病歷上顯示與我同年,上有老下有小,心裡便多了幾分親近感。患者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85%,病情很不穩定。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後,我需要進一步向家屬交代病情、治療方案、病情轉歸等信息。
我拖著厚實的防護服來到溝通室,一個清瘦的中年男人焦慮不安地來回走著,他是患者丈夫。我說,她的病情很重,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去救治,但是隨時也會出現生命危險。我的話沒說完,他就打斷了我,「我不能接受,不能失去她,您不知道,她對我有多麼重要!」
他聲淚俱下祈求我們幫幫他。我怔怔地望著他,安慰說:「你別這樣,你放心,我會代替你照顧她,我們一起努力!」他的情緒慢慢穩定下來,在知情同意書上籤了字。望著這一紙戰書,我心裡沉甸甸的。
因為早期干預最重要,我就仔細研究她的病歷資料。每天早上查房時呼吸內科副主任魏冬、山西支援團隊的楊立明主任和我一起查看患者的生命體徵、面罩給氧流量、血氣分析等指標,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三天過去了,她的病情還沒有明顯好轉,我著急了。她的情緒很低落,食慾差,這都是病情加重過程中的惡性循環。患者家屬越發擔心,每天打來好幾個電話。
她丈夫每天守在病區旁邊,一刻也不離開。
我們在討論病情時發現,患者被給予呼吸機輔助治療後日常飲食成為很大的問題。患者吃不好,營養得不到支持,身體恢復起來自然就慢。
經過與患者家屬商量,決定每餐在家裡做好飯菜後送到病區,再由醫護人員喂給她吃。
於是,每天和主任們查完房後,我就開始穿梭在病房給她喂飯,有時喂一次飯需要半個小時,看著她終於露出的笑臉,我早已忘記了自己的疲憊不堪。特別讓我感動的是魏冬主任,總是在查完全科的病人後返回來幫我,他高大的身影在重症病房裡給人一種安全感!
後來的日子裡,我們有了默契。每天我都會在固定的地方和時間,收到患者家屬送來的三餐,無論颳風下雨,從未間斷。
奇蹟終於出現了!血常規正常,血氧飽和度99%,血壓正常,直到可以脫機間斷鼻導管給氧,血氣分析正常,可以床邊活動了。每次查房,她都會帶給我驚喜,我們可以聊聊孩子、家庭了,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20天後複查ct病灶也在吸收恢復中。
我終於長舒一口氣了!
「劉主任,雖然我看不清你的臉,但只要再聽見你的聲音我就一定能認出你!」出院時,她激動地說。我知道此刻,30多天的驚心動魄,30多天的朝夕相處,化作了一股暖流,在我們心中流淌。
戰「疫」日記持續徵稿中
投稿方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