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碩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報考學碩還有必要嗎?

2019-07-01     泰安中公考研

專碩存在巨大人才缺口!報考學碩還有必要嗎?

現在學碩的報考比例每年都在增長,所以現在很多小夥伴都在問專碩和學碩到底報哪個好?小編認為,這跟今後發展相關,而且並不能判斷哪個好哪個不好!那麼,有小夥伴詢問專碩與學碩的區別以及報考難度。小編就在這裡詳細為大家說一下~

近年來,專碩的報考比例逐年遞增,越來越多的考研er開始選擇專碩。我國自1991年開始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經過多年努力,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迅速,取得了顯著成績。1999年以前,我國碩士研究生規模較小,主要是為教學科研崗位培養學術型人才。所以當時的專業學位教育主要針對已工作的在職人員,滿足他們在職期間自我提高的要求。

2010年招生計劃中,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被單獨列出,招生占整個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比例達到24.67%。到2016年,專業碩士招生人數達279617人,占碩士招生總額的47.41%;到2017年,從各地報考人數來看,多地專碩報考人數已超過學碩;2020年考研人數繼續增加的同時,報考專碩的比例也會持續增長。

專碩的招生比例和學碩的招生比例逐漸接近,而且這個趨勢還會不斷增加,從側面說明了專業碩士在考生和社會方面的認可度。

了解了專業碩士的發展歷程以及新時代下市場對高層次專業型人才的巨大需求,選擇讀研的同學還必須了解學碩和專碩究竟有什麼區別,下面圖圖醬將做一些具體闡述,希望能夠消除大家的困惑。

定義

學術型碩士

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軍事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3大類。

專業型碩士

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中國經批准設置的專業碩士已達15類,專業碩士教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大致分為在職攻讀和全日制學習兩類。

專碩與學碩的六大區別

1、培養目標不同

學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現在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2、培養方式不同

學術學位的課程設置側重於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創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質。

專業學位課程設置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知識與能力的提高為核心。教學內容強調理論性與應用性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實踐研究;教學過程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分析、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研究實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要求有為期至少半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實踐教學時間原則上不少於1年)的實踐環節。

3、學習費用不同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收費標準為8000元/學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專業碩士學費按照不同專業類別差別較大。例如,MBA 的學費要十幾甚至幾十萬元,而工程碩士的學費一般為3-4 萬元。

4、讀博方式不同

學術型研究生一般如果成績優秀的話並且自己有讀博士的意向可以直接保送去讀博士。專業型碩士一般不能碩博連讀或直博,碩士畢業後進行考博,具體情況請諮詢招生單位。

5、學習方式不同

學術型碩士為全日制學習,一般為3年。專業碩士為脫產全日制學習,學制2-3年。

6、調劑機會不同

學術型碩士的考試科目一般可以涵蓋專業型碩士的初試科目或者達到專業型碩士的考試難度,因此調劑一般為學術型碩士向專業型碩士調劑。專業型碩士的考試科目和考試難度決定了它幾乎沒有調劑到學術型碩士的可能性。

學碩、專碩如何選擇

1、學科性質

如果本科的學習方向是工科、理學,或者是更側重於理論研究的學科,如歷史類,同時有志在本學科繼續深造,那麼選擇報考學術型碩士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本科階段進行的是人文社科類或者經濟管理類等更偏向實踐性的學習內容,那麼選擇報考專業型碩士則更適合學科本身性質。

2、發展方向

如果考生計劃完成碩士學業後繼續深造(攻讀博士)或從事科學研究,同時有志於做一名科研工作者,這樣的考生應該以學術的方向為主,建議報考學術型碩士更為適合。

如果考研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更好的就業,那麼選擇更注重培養職業素養的專業型碩士則更占優勢。

3、應屆往屆

如果是應屆畢業生,考慮到備考時間和備考精力比較充裕,另外對專業知識的掌握還處在熟悉階段,報考學術型碩士增加自身知識儲備。

如果是往屆生或是在職考生,考慮到備考時間,複習干擾等多方面影響因素,建議報考專業型碩士減小報考風險。

4、課程基礎

除少數專業以外,大部分學術型碩士考研都要考察數學,同時英語會考察難度較大的英語一,建議公共課基礎好的同學報考學術型碩士。同時,考研考察更多的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熟練運用,如果你的專業基礎很贊,選擇學術型碩士報考會很占優勢。

對於數學基礎差或是從未學習過數學的考生選擇對數學考察較難的學術型碩士就會比較吃虧;相應的,如果是本科專業課基礎不紮實或者是跨專業的考生,專業學科基礎差,選擇專業型碩士不用跟基礎好的"學霸"競爭,可以加大勝算。

5、學習年限

對於不計較時間成本的考生,選擇學習年限為3年的學術型碩士,可以有更多時間完善知識體系,提升學科水平和科研能力。

對於如大齡考生或者其他在乎時間成本的考生,建議選擇學習年限較短的專業型碩士。這樣將會有更多時間為自己的職業目標打基礎,同時也能更早步入職場,畢竟有些工作的性質就是一步晚就步步晚。

6、經濟條件

絕大部分學術型碩士的學費都是8000/年,同時還有評定獎學金的資格,對於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同學,建議選擇學術型碩士。大多數專業型碩士的學費比相應學術型碩士的學費要高很多,其中一些專碩還沒有評定獎學金的資格,不建議經濟條件不好的同學報考。

7、是否跨考

如果你考研的專業就是你本科所學的專業,那麼你能掌握很多該專業的考研信息,同時知道這個專業的考試中最核心的重難點,那麼選擇學術型碩士再合適不過了。

如果一個專業本身是一個學術型的專業,對於本科之前的這個學習的經歷就要求非常的高,一個跨專業的考生是很難通過幾個月的時間去補起來,這時選擇專業型碩士可能會相對簡單一些,成功率會相對高一些。

8、實踐能力與科研能力

學術型碩士的培養方案已經很成熟,強調課程學習和科研訓練並重的培養原則,並且要求學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因此,建議基礎知識紮實、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創新意識並立志將科學研究作為未來職業的同學報考學術型碩士。

專業型碩士的培養更注重培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層次應用型職業化人才,對職業實際工作需要更強的把控力。對科研能力的要求較低,希望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實踐能力的考生可以選擇報考專業型碩士。

所以,具體學碩和專碩要報考哪個,小夥伴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以後的需求作為報考依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fnqKWwBmyVoG_1Zhn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