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億美元!港交所與倫交所"世紀聯姻" "日不落交易所」將產生

2019-09-16     聚金吧

橫跨八個時區,港交所要和倫交所「聯姻」了。

9月11日港股收盤後,香港交易所(HK.388)發布公告表示已向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的董事會提議,將香港交易所及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兩間公司合併。

對於穩坐亞洲最大IPO集資市場的港交所而言,併購倫交所後,其可升級為一個全球布局、覆蓋亞歐美三大時區市值超過700億美元(交易所本身的市值)的交易所集團。倫交所是世界四大證券交易所之一,是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所,受理超過2/3的國際股票承銷業務。港交所是亞洲第三大證券交易所,也是全球最活躍、流動性最高的交易市場之一。

對於這份「聯姻」要約,倫交所方面顯得有些「意外」。據外媒報道,倫交所方面表示,港交所的提議是主動的、初步的且「高度有條件的方案」,倫交所會考慮港交所的提議,後續會發布進一步的公告。

資本市場的「世紀聯姻」

想要理解這筆交易,不妨先來看看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是怎麼說的。9月11日公告發布後,李小加於港交所官網發布網誌,表示這份聲明雖然內容簡潔有限,但意義極其深遠,「一字值千金」。

李小加表示,如果港交所和倫交所能成功結合,將創造一個覆蓋亞歐美三大市區、美元歐元人民幣等主要貨幣的交易所集團,合計市值有望超過700億美元。他說:「如果成功,這將是東西方資本市場第一次真正強強聯合的聯姻,它將創造一個領先的國際交易所集團,屹立於全球資本市場之巔。」

既然是筆絕佳買賣,為什麼挑選現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進行併購?

李小加在網誌中坦承,「在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目前也許不是進行巨額跨境交易的最佳時機,而擺在面前的現實是時不我待。」

對香港來說,交易最重要的還是保持住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此前港交所提出的「三年戰略規劃」包含三個主題:立足中國、連接全球、擁抱科技,而這筆交易有助於強化香港作為連接中國、亞洲與世界的橋樑角色。

對中國金融體系來說,這筆交易的好處在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利於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通過這一交易平台融入國際市場。而倫敦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也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中心(香港位列第二)。

366億美元,值不值?

倫交所是一個搶手標的,吸引著全球金融機構的眼球。在此之前,港交所也已多次有意於收購倫交所。

2005年12月,麥格理銀行提出15億英鎊的收購要約,被倫交所拒絕;2006年3月,納斯達克以24億英鎊的價格提出收購要約,同樣遭到拒絕。

2011年,港交所第一次提出以溢價47%的價格收購倫交所股份,最終失敗;2016年,英國的政策研究公司NSBO發布研究報告稱,港交所和卡達證交所可能成為倫交所的潛在競標人,收購溢價約為20%~30%。而2016年的這輪「收購倫交所」熱潮,原本是由德意志證券交易所的收購意向引發的,隨後有傳聞稱洲際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都有意參與競標。

但2017年,歐盟委員會反對德意志交易所收購倫交所,稱這會導致固定收益工具清算業務出現實際上的壟斷。

歐盟關於「壟斷」的審查向來最嚴格,此次港交所的收購要約同樣將面臨嚴格的監管審批。

除了一直貼著「各大金融機構覬覦對象」的標籤外,倫交所自身在悄悄地進行轉型、注重新業務開拓。今年8月,倫交所宣布將以270億美元併購Refinitiv——這是一個金融數據公司,可對標的公司是彭博和湯森路透——目前這筆交易仍在進行過程中,港交所於9月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倫交所暫停併購Refinitiv是雙方合併的前提。

證券交易所收購數據供應商,是世界範圍內的趨勢。在此之前,美國洲際交易所收購了數據公司IDC,納斯達克在2017年、2018年相繼收購數據供應商eVestment和Quandal。

有趣的是,若「世紀聯姻」最終達成,兩個交易所的交易時間將覆蓋亞歐美時區,變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日不落交易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bbqOm0BJleJMoPMii6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