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現代人的崩潰是什麼樣子的?」
我曾在微博上看見過一條熱門回答:
大概是一種默不吭聲的崩潰。
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
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
也不說話,也不真的崩潰,也不太想活著,也不敢死去。
小時候,受了一點點委屈可以想哭就哭,想說就說,不用顧忌時間、場合,只需要大聲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即可。
等到長大後,你才知道:那時懵懂無知的我們,是多麼的令人羨慕。
因為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很慘,連崩潰都要選時間看場合。
明明指頭碰一碰就碎了,卻還是要等回到家避開所有人,關上門的那一刻才化成灰。
1
這兩天,有關「韓國女星崔雪莉去世」的話題是鋪天蓋地。
崔雪莉是誰?
她出生於韓國釜山,其職業是歌手、演員及主持人。
童星出身,2009年簽約了SM公司並以f(x)組合成員出道,曾經與鄭秀晶、宋茜等是一個組合,她在隊內是門面擔當及副唱。
然而年僅25歲,花樣年華的她,卻被證實在家中自殺,一時震驚眾人。
我不是她的粉絲,如果不是這條新聞,我可能都不認識她,但是對於這樣一條年輕生命的逝去,我卻忍不住的傷心難過。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是慢慢積累的,然後再勢如火山般,洶湧爆發。
其實雪莉的自殺,早有徵兆:
先是親手撕碎自己的「清純」人設,一反常態的越來越性感。
2013年之前,雪莉被稱為「人間水蜜桃」,不可謂不清純。
但是這幾年的畫風卻突變:
頻繁發布和男友的親密照、絲毫不避諱性暗示信息、Ins上的衣服越穿越單薄、直播時瘋瘋癲癲的……
再是突然變得叛逆暗黑,經常會做一些自殘行為。
比如直播中粗暴剪頭髮、扮演掙扎的鰻魚並自配呼救、發被剪掉四肢的布偶娃娃照片……
最後是社交恐懼,特別容易情緒崩潰,無法控制自我,曾在深夜直播中啃手指、眼含淚水。
一開始,大家都說她瘋了,她是神經病吧,沒有人能理解,直到她去世,直到她被爆出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那些不被理解的出格誇張言行,似乎一下子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成年人的崩潰,就像那被反覆拉扯的橡皮筋。
拉緊、放鬆,多次來回,情緒是在無聲中,不斷地積壓,直到有一天,弦斷了。
2
百度上有一個網絡新詞叫懂事崩,意思是:
成年人的情緒崩潰無法隨心所欲,不能當眾示弱,不能影響工作和生活。
只能在確保第二天能夠休息的深夜裡獨自崩潰,很懂事,也很無奈。
還記得那條「38歲華人工程師Facebook總部跳樓」的新聞嗎?
主人公叫陳勤,曾是高考狀元,浙大本科、南加大碩士生,曾履職過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學歷高,專業能力強,他的未來不可估量。
可誰曾想,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精英人士,卻在一次會議結束後,選擇了跳樓。
據傳,他的情緒崩潰是因部門總監以一個項目的進度緩慢為由,公開批評並毫無徵兆地將其調離核心工作組。
不知情的人,可能會覺得他矯情、衝動,只是一次工作受挫而已,何必如此決絕。
那是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做出這個決絕時,曾經歷過什麼?
先不說他曾為了這個「爛尾項目」,常常熬到半夜,日夜奔波,最終項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最重要的是,突然被調離核心工作組,意味著他的專業能力受到質疑,會被日益邊緣化,今後也難以被公司重用。
何懷宏先生曾說過:「一個人的外表可能非常寧靜,一個人的行為可能循規蹈矩,一如常人,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內心經歷著怎樣的騷亂和革命。」
成年人的崩潰是寂靜無聲的,你不會知道一個表面正常的人,傷口究竟會潰爛到什麼程度。
3
《悟空傳》里說:「每個人出生的時候,以為這天地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了。」
為什麼成年人最容易崩潰呢?
因為成年人的世界裡更多的是隱忍與克制,他們不再擁有說哭就哭,想鬧就鬧的權利。
畢竟,只有小孩子才可以任意哭鬧,成年人是要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現實面前,我們或許曾無數次被碾壓的支離破碎,拼盡餘生都在修修補補。
但只要堅持下去,相信自己,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正是在磨損、修復、重塑的過程中去塑造全新的自我。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後餘生,最好的成長莫過於生活的洗禮。
生活從來都不易,但願你歷盡千帆,仍不失勇敢前行的信心,一切總會過去,一切也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