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海鮮阿里拍賣首發式在福建霞浦縣舉辦

2019-12-12     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12月12日,霞浦縣人民政府聯合阿里拍賣、《小康》雜誌社、百縣精品工程項目等單位,在福建省霞浦縣海洋牧場舉辦「霞浦海鮮 敢為天下鮮」百縣精品阿里拍賣首發儀式,並舉行《霞浦海洋牧場直播拍賣基地》揭牌儀式 。霞浦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周文玲、鄭煒,霞浦縣政協副主席胡屏輝,《小康》雜誌社副社長賴惠能,阿里巴巴集團拍賣事業部總監昆頭,百縣精品工程總經理程潔等出席。

霞浦縣擁有「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中國南方海參之鄉」等諸多美譽,霞浦海帶、霞浦紫菜、霞浦海參、霞浦沙江牡蠣等四類產品獲得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縣域內的2.89萬平方公里的藍色海域,480公里的海岸線,7萬公頃的淺海灘涂,哺育出海洋魚類700多種,灘涂生物200餘種。

為發揮霞浦獨特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優勢,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拓寬水產品銷售通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實現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霞浦模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霞浦縣委、縣政府積極尋求對策,搭建平台,攜手阿里巴巴,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全力打造霞浦海洋牧場「敢為天下鮮」百縣精品項目,以網際網路的思維改變農業,用大數據的方法改變農村。

據介紹,霞浦縣共有海帶、紫菜、海參等各類水產品種苗場50多家,漁業養殖面積2萬公頃,年均產量40萬噸以上,漁業總產值達人民幣100億元以上。主要養殖有海帶、紫菜、海參、鮑魚、大黃魚、大彈塗魚、對蝦、牡蠣等水產品。其中,海帶養殖面積6千多公頃,產量14萬噸;紫菜養殖面積4千公頃,產量1萬多噸;海參、鮑魚、大黃魚等網箱養殖面積3500公頃;對蝦養殖面積1000公頃。

隨著海洋漁業養殖的蓬勃發展,霞浦縣政府大力發展水產品精深加工業,建設兩個面積達600多公頃的水產品集中加工園區。全縣現有水產品精深加工企業318家,已開發海帶、紫菜、大黃魚、對蝦、海參、鮑魚等精深加工產品100多個。全縣年均水產品加工產量15萬噸以上,加工產值達人民幣100億元以上,被評為「中國食品工業強縣」。

同時,該縣先後建成10多個水產品交易中心;積極創新發展電子商務,建成霞浦電子商務產業園,建立「霞浦特產館」等各類網銷平台。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美國以及東南亞、歐洲、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水產品產量8萬噸,產值達人民幣30億以上。

據悉,「百縣精品」項目旨在3年內在全國近3000個縣中精選百個以上縣域的特色優質農產品,將阿里巴巴大數據分析及線上銷售渠道等優勢相結合,匹配百縣精品項目平台強強聯合的大型倉儲、物流、大宗批發、海外貿易,網紅直播帶貨、阿里拍拍等各類線上銷售平台、線下大經銷商與連鎖商超等農產品供應鏈和銷售鏈全鏈優質資源,將安全優質的農產品供應給消費者,再以需求帶動生產,最終實現項目為各區域農業生產者以及各界農產品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最高的優質服務、產出好產品、好產品有好銷路、好價格,推進現代農業生態形成,促進區域農業全產鏈建立及可持續性良性發展。

此次「百縣精品」項目落地霞浦縣,將進一步重塑水產品生產新生態,助推霞浦精品農業、生態農業的品牌提升,讓霞浦的農業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當天,在霞浦海洋牧場舉辦鮸魚王線上拍賣活動,最終,有著19年養殖時間、重達35斤的鮸魚王拍出10000元。(陳祥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Xuz-24BMH2_cNUgVk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