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訪談救小女孩的鄰居:以後鄰里多走動,有事「儘管開口」

2019-10-25     廣西電台私家車930

事發樓房外部環境 梁泰 攝

10月23日早上,在廣西南寧市同和華彩美地小區一棟樓房內,一名小女孩站在家中10樓陽台護欄外哭喊,隨時有掉落危險。住在9樓的許小雲和其他鄰居、物業人員聯手施救後,孩子成功脫險。

記者事後了解到,小女孩的母親一早送兒子上學,留著睡覺的女兒獨自在家中。家屬估計是小女孩睡醒後找媽媽時,鑽過陽台護欄或防盜網發生了意外。

視頻加載中...

10月24日上午,許小雲接受了記者的網絡直播訪談。回顧救人經過後,她呼籲加強孩童看護的同時,也希望鄰里多走動,增進關係,相互守望,遇到難事要幫忙時「儘管開口」。你覺得鄰居之間,日常遇到哪些事情,可以相互幫忙呢?

事發當天上午,許小雲接受記者採訪。梁泰 攝

記者手記:生活有難事 多敲鄰居門

這起意外事件,因為有鄰居熱心施救和物業人員及時處置,所以避免了孩子墜樓的悲劇發生。我們不斷呼籲家長對未成年人加強看護的同時,也該思考許小雲女士提到的問題:鄰里以後能不能多走動,需要鄰居幫忙時會不會開口。

隨著城鎮化加速,越來越多的居民住到了商品房。因為相互不認識和信息不對稱,不少人跟鄰居沒聯繫,找鄰居「借根蔥」的情景很少再出現了。而另外一方面,日常生活的瑣事、難事,困擾不少在城鎮生活的居民,甚至增加了家庭負擔。如家長臨時有事導致不能及時接孩子放學的情形在日常沒少出現,誰最適合「搭把手」?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在城鎮居住後,有人一方面抱怨鄰里相處冷漠,另一方面又渴望鄰居熱情相處。從許小雲女士的經歷和呼籲看,鄰里之間不主動打招呼、敲開門,是橫亘在這個矛盾中間的一道坎。

但願這起意外事件後,包括同和華彩美地小區在內的各地居民都能更密切鄰里關係,彼此成為安全的守護者、生活的互助者。

記者:梁泰、周璇、曾義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PQjA24BMH2_cNUgfT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