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嚴防母豬子宮炎,這辦法治簡單、效果好!只需一次就搞定

2019-06-19     規模化養殖技術達人

進入6月,溫度一天熱過一天。對於自繁自養做好,夏季母豬管理,是一個重點工作。除了做好必要的防暑降溫減少熱應激外,母豬子宮內膜炎這個問題,它是直接影響豬場利益的殺手。因為它危害巨大,不容忽視!

常見的危害有以下4點:

1、非生產天數的增加。

假如1頭母豬非生產天數按照25天計,母豬日採食量為2公斤,每公斤飼料的價格是3.2元,一頭母豬因子宮內膜炎造成的直接損失近200元。

2、母豬非正常淘汰增加。

由於子宮內膜炎的存在,造成母豬屢配不孕的增加,豬場淘汰率也一升再升,嚴重威脅到豬場的經濟損失。一頭母豬從出生到能生產繁殖成本大約需要3000一3500元,僅這一項,一個三百頭母豬的豬場每年就損失在幾萬元。

3、母豬受胎率降低。

有很多情況母豬子官內膜炎不易被察覺,配種後也能受孕,但是因為有炎症的存在影響精液品質和受精環境,造成受精受影響,產仔率大大下降。

4、弱仔數量多

豬場許多試驗表明,60%以上的弱胎是因子宮環境不良引起的。

既然子宮炎危害這麼大,那麼很多人都會想起防治。防治方法更是五花八門,有打針的、輸液的、沖宮的.......等等。為此,總結整理了子宮內膜炎的常見的4種處理方式及其利弊

1、產前產後7天添加抗生素

這種預防和治療子宮內膜炎的方式是目前規模豬場使用比較普遍的方法,由於添加的抗生素不同其抗菌效果不一。但這種方法存在較大的副作用,尤其是產前7天再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保健。

母豬懷孕後期是胎兒迅速增大的階段,此時胎兒2/3的體重都是在這一階段增長的,胎兒快速增大擠壓胃腸道容積,而攻胎階段母豬的飼喂量又較大(3~4kg/d)也增加了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負擔,使得懷孕後期母豬本身就容易出現便秘問題,加上抗生素的添加,不僅殺滅的有害菌,同時也抑制了有益菌的繁殖和生長,進一步增加了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負擔,造成藥源性便秘。

硬塊的糞便擠占產道空間,更容易造成難產、產程過長等問題,母豬分娩損傷大,產後更容易感染。

2、單純的肌注青鏈黴素+魚腥草注射液

產後肌注抗生素保健幾乎是所有的規模豬場都會使用。單純的肌注抗生素雖然能夠對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和殺滅作用,但肌注消炎不能通過胎血屏障,往往治療效果很不理想。

一是最常用的青黴素、土黴素本身對子宮內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已經產生了耐藥性,鏈黴素也只是中敏,阿莫西林和慶大黴素對有的細菌中敏有的耐藥,因此需要大劑量反覆多次注射才能取得一般的效果,同時也給母豬造成了巨大的應激。

二是患有炎症的母豬子宮內往往有大量膿汁,雖然肌注抗生素抑制了細菌生長繁殖,但是不將膿汁排出的話,裡面大量的細菌又會重複感染母豬,使得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3、用消毒水或抗生素灌注子宮

這種方法也是規模豬場使用最為普遍的方法之一。用消毒水(如高錳酸鉀水、婦炎潔等)或抗生素(如青鏈黴素等)溶液灌注子宮對膿汁有一定的沖洗作用,但消毒水和抗生素溶液灌入子宮後不能促進子宮主動排出,有相當一部分液體滯留在子宮,加上產後母豬極度疲勞下,子宮的自凈功能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子宮排出異物的負擔以及降低了子宮的恢復速度。

據長期觀察的結果發現,使用消毒水灌注後的母豬在斷奶後發情延遲,甚至是不發情的比例顯著增加。

4、局部投注宮炎栓

局部給藥,作用快效果強。該種方法使用方便,成功率高,投注後不易生產藥物回流造成浪費及無效給藥。宮炎栓是提升母畜繁育能力的利器!作用於陰道,宮頸,子宮,胎血屏障作用下局部發生作用,效果好,真正實現:長效--靶向--直接。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豬報價/dfj878),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OfGDmwBmyVoG_1ZL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