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上興趣班嗎?」「孩子報了哪幾門啊?」暑假裡,很多家長會選擇給孩子報興趣班。英語、鋼琴、舞蹈、書畫、足球、圍棋……各種興趣班讓人眼花繚亂,有的孩子甚至整個暑假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是,孩子真的喜歡嗎?這究竟是孩子的興趣還是家長的興趣?先來感受下小朋友們眼中的興趣班
今天的「浙江家長學校」專欄,浙江大學幼兒教育中心何黎明老師要和各位爸爸媽媽聊一聊孩子上興趣班的那些事~
課前預習
按照慣例,當然還是要為大家
先介紹一下今天的主講教師
何黎明
浙江大學幼教中心
認真聽講
《遇見「興趣班」——說說興趣班的那些事》
主講人:何黎明 浙江大學幼教中心
請家長們看看,孩子們在談興趣班感受的時候,他們喜歡的東西是什麼,不喜歡的內容又是什麼呢?
其實家長的願望並不一定就是孩子所想到和需要的。興趣班選擇如何更好地去關注兒童,真正讓兒童有興趣一點呢?以下是關於選擇興趣班的幾點建議。
選擇興趣班的「不丟」原則
1. 「不丟」孩子
2. 「不丟」興趣
選擇興趣班的「四多」原則
1. 多觀察:了解孩子家長是最合適的!日常較全面地了解孩子興趣愛好和特點。
2. 多接觸:帶孩子了解身邊朋友參與興趣班的情況,對興趣班的內容等有感性認識和準備。
3. 多討論:和孩子討論,了解孩子興趣與想法,交流您的觀點及建議。
4. 多參與:給孩子適度的選擇機會。
選擇機構:一看二聽三問
一看:多途徑查看有關介紹;實地查看環境安全、環境創設、辦學理念、師資配備、就讀孩子學習情緒、狀態等。
二聽:參與試聽活動,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與孩子的關係;和老師聊聊,聽聽教師的教育理念和對孩子的理解等。
三問:詢問孩子試聽以後的感受;詢問已在興趣班學習的家長或孩子的感受等。
如何讓孩子的學習有趣有味?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
跨過學習中的「坎」?
方法很重要!
1. 遊戲化,讓學習有趣
遊戲是孩子的基本活動。運用遊戲化的方式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可以讓孩子學得有趣,杜絕說教、單一枯燥的練習。
2. 換形式,讓學習有變
角色對換
情景切換
行為轉換
對待孩子的學習,父母需要轉換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和指導方式,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而積極的學習環境。
3. 分時段,讓學習有度
即分解的學習任務,採用分時段的方法,在一天中的2-3個時間段內完成,張弛有度中達到學習目標具體的時間點可以讓孩子來選擇。
「分時段」的方法可避免孩子年齡小、注意時間短學習任務重、難,出現疲倦分神等現象,影響學習的興趣。
4. 正反饋,讓學習有勁
5. 搭平台,讓學習有效
讓孩子看得見自己努力之後的學習效果,通過積極的準備感受努力的重要性以及努力後成功的巔峰體驗,增強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激勵孩子繼續努力學習。
各位爸爸媽媽,選擇興趣班要以培養孩子的興趣為要點;給孩子制定學習目標,遇到困難要理解並幫助孩子;合理控制時間,通過各種學習方式讓孩子感受學習的快樂。
家長要尋找孩子學習的「快樂密碼」,做孩子快樂學習的助推者,讓興趣始終伴隨孩子的學習,做一個幸福的學習者。
策劃:浙江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浙江省婦聯兒童部
視頻製作:浙江省教育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