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 冉隆楠 朱清平)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是一個深處秦嶺腹地的貧困縣區,2018年全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23元。這裡沒有太多資源與產業,大部分人靠外出打工掙錢養家,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所有0-3歲的幼兒都可以享受免費的早期教育。即使家住山腳下的農村娃娃,也可以在家裡上老師一對一的早教課。身為貧困山區為何卻辦起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免費早教課,這種方式又能否帶領全縣實現脫貧?帶著這些疑問,近日,中國商報記者來到寧陝縣探尋貧困山區不一樣的扶貧模式。
山區里的養育中心
從西安到寧陝縣城大概170公里的路程,不算遠,也有高速路,但是這段路程要穿越秦嶺,經過一個個超長的隧道,開車需要三個小時。到達寧陝縣的當天下午,中國商報記者就來到了寧陝縣城關鎮城北養育中心。走進養育中心,記者有些恍惚,以為是來到了北京市的某家早教中心。這裡的基礎設施很完善,不僅有感統八件套,還有放滿彩色小球的海洋池;這裡還配備了符合0-3歲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的上百個親子活動,並且以周為單位,為不同周數的孩子準備了玩教具和繪本。一個個的小格子好比百寶箱,裡面的教具不僅孩子喜歡,就連大人都感到很新奇。
養育中心是寧陝縣對推行免費幼兒早期教育承載地的稱呼,這裡的老師被稱為養育師。寧陝縣免費的幼兒早期教育工作起於2018年年初,那時國家衛健委幹部培訓中心、陝西師範大學教育實驗經濟研究所和湖畔魔豆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的「養育未來」項目在寧陝縣進行試點。「現在寧陝縣所有適齡幼兒都可以免費享受早期教育,這讓我們山區的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或許從當下看,需要很多投入的幼兒早期教育對脫貧工作沒有太大的幫助,但是長遠來看,這是寧陝縣變得更加美好的基礎,畢竟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寧陝縣兒童早期發展管理中心主任李明軍說道。
張芳既是寧陝縣城關鎮城北養育中心的一名養育師,同時也是一位多動症寶寶的媽媽,她很清楚健全的幼兒早期教育對孩子和家庭意味著什麼。「三歲之前是孩子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家長對孩子的陪伴教育很重要,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有這個意識,更不懂怎樣科學帶娃。養育中心不僅為寶寶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空間,更重要的是幫助家長成長,引導家長重視對孩子的陪伴,教會家長用科學的方式方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張芳向記者介紹,自從養育中心開業以來,來這裡的孩子與家長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城北養育中心每天要接待超過100位寶寶。
上完一對一早教課的孩子們在養育中心裡自由玩耍 記者冉隆楠/攝
哄小孩也大有學問
養育師給孩子和家長上著一對一的專業早教課,這個場景仿佛不是在貧困山區,然而這就發生在秦嶺腹地、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寧陝縣。寧陝縣處於秦嶺之心,山嶺縱橫、溝壑交錯,地形很是複雜。寧陝縣的森林覆蓋率超過90%,在這裡除了樹木還是樹木,沒有太多土地可以種莊稼,氣候也不適合種果樹,最初人們在山上只是種一些板栗、核桃。如今,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寧陝縣的藥材、香菇、養蜂等產業漸成規模,其他扶貧工作也有了成效,人民的收入提高了,日子越來越好。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教育環境越來越好,人們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養育中心不僅開在縣城,還覆蓋到了農村,這讓很多孩子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兩歲多的具佳豪原本跟著爸爸媽媽和奶奶生活在漢中市,兩個月前跟隨奶奶到寧陝縣皇冠鎮探望在這裡林場工作的爺爺。原本奶奶帶他到這裡只想玩幾天,但是最近他們的計劃變了。「孩子到養育中心不到兩個月,變化很大。孩子表達能力不好,剛到養育中心時不會跟其他小朋友玩,有時還打人、跟人搶玩具。在養育師的耐心教導下,孩子改掉了很多壞毛病,會跟人簡單交流了,現在還能向人禮貌問好。我們準備一直在皇冠鎮住下去,直到孩子從這裡結業上幼兒園。」具佳豪奶奶說,在來皇冠鎮之前已經在關中為孩子報了早教班,一個月1500元,但是那就是個看孩子的託兒所,只要孩子哭鬧老師就拿吃的東西安慰,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曹紅是皇冠鎮養育中心的養育師,她每天都在跟孩子們打交道,在哄孩子上積累了不少經驗。「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階段也有不同的表現,我們除了日常對孩子的觀察了解,再加上專業、成體系的課程輔助,從每個孩子身上都能找到突破口。比如具佳豪就很喜歡積木,最初我們就通過他喜歡的東西,吸引他的注意力,加強與他交流、建立感情,接下來後面的行為習慣引導就會順利很多」。曹紅還利用休息日報了與幼兒教育相關的進修班,打算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與能力。
皇冠鎮養育中心的養育師通過搭建積木的小遊戲引導教育具佳豪 記者蔣永霞/攝
孩子就是未來
據了解,寧陝縣養育中心已經開到了村裡,對於沒有養育中心的農村,就會定期安排覆蓋範圍內的養育師到孩子家裡進行家訪。曹紅就經常帶著教具到村裡的孩子們家裡上門授課。
記者剛好趕上了一位孩子的家訪日,於是記者跟隨曹紅來到了皇冠鎮馬家坪村,一個真正位於山腳下的村子。這次小主人公是一歲多的男孩喻孝然。記者到來時,喻孝然剛從醫院回來,感冒發燒剛剛好的孩子看起來有些蔫蔫的,但看到熟悉的曹紅老師後,孩子在媽媽的懷裡露出了笑臉。
「以前孩子膽子很小,也怕見陌生人,但他很喜歡去鎮上的養育中心玩,沒時間去的時候養育師也會到家裡來上課,那時他最高興了,還會熱情地邀請老師坐下」。喻孝然媽媽抱著孩子坐在曹紅旁邊,喻孝然看著滿屋子的人很是開心。看到孩子開心,喻孝然的媽媽和站在門口望著孩子的爺爺奶奶也有了笑容。
喻孝然的笑臉對於這個家庭太重要了。自從2019年年初喻孝然爸爸因為醫療事故去世後,這個家庭遭受了重大打擊。經受著親人離去的傷痛,養家重擔也落到喻孝然爺爺一個人身上。儘管爺爺年齡還不是很大,但畢竟也是50多歲的人,加上家庭的變故,2019年他也沒有出去打工掙錢,主要是放心不下一歲多的孫子。
喻孝然坐在媽媽腿上看著熟悉的養育師笑了 記者冉隆楠/攝
對於這個家庭來說,所有的希望都給予到這個孩子身上,孩子就是這個家庭的一切,也是未來。「只要有機會我還是要堅持讓孩子去養育中心上課,我希望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喻孝然媽媽說道。
在孩子的笑臉上,在家長的期待眼神中,我們看到,寧陝縣普遍推廣的免費幼兒早期教育不僅是一個單純的扶貧項目,它改變的是人們的教育觀念,改變的是孩子,改變的是家長,最終也會改變整個寧陝縣的面貌。寧陝縣縣委書記張益民表示,人口素質提高了,貧困落後的局面才能有轉機。從0歲就開始接受科學的教育,這一代將是寧陝人口素質的轉折點,是解決貧困的代際傳遞問題的關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Ke7FHAB3uTiws8K7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