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北京奏響奮鬥強音

2019-09-12     發展北京

今日下午,北京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對外開放」專場在京舉行,北京市發改委應邀介紹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開創性地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宏偉倡議以來,6年間,「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成果豐碩。

作為首都,北京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6年來,北京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從規劃布局、機制建設、平台搭建、重大項目入手,統籌推進本市「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為共建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做出積極貢獻。


國際經貿合作持續活躍


貿易暢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6年來,北京對外貿易總額累計近3.3萬億美元,其中服務貿易實現較快增長,2018年達到1606億美元,占對外貿易的比重從2013年的19.2%提高至2018年的28%。

在引進來方面 6年來,本市實際利用外資規模累計約950億美元,年均增速超過14%,占改革開放40多年來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外資結構也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利用外資占比從2013年的82.2%上升到今年(截至7月底)的93.4%。外資發展能級進一步提升,外資企業為北京貢獻了近40%的工業總產值、1/4的發明專利數、1/3以上市財稅收入和12.4%的城鎮人口就業。

在走出去方面 6年來,本市對外投資規模達到578億美元,特別是對「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增長較快,6年來,本市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直接投資累計達21億美元,年均增速保持兩位數以上。

本市企業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在開拓海外市場、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也為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穫。積極參與肯亞蒙內鐵路、馬爾地夫機場改擴建、俄羅斯莫斯科地鐵換乘環線、非洲「萬村通」工程、巴基斯坦旁遮普光伏電站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對提升當地基礎設施水平起到積極作用;今年6月底全線貫通的北汽南非工廠生產線,預計於年底實現批量生產,已為當地直接解決就業近800人。

地區務實合作不斷深化


地方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支撐,北京把加強與友好城市、國際組織及港澳地區的合作作為「一帶一路」地方合作的重要內容

落實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成果 先後在保加利亞、黑山、塞爾維亞舉辦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首都市長論壇,成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台,並藉此舉辦首都商會會長圓桌會議及首都城市經貿洽談會,進一步促進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往來。

加強與港澳地區合作 2013年以來共舉辦6屆京港洽談會,促成118項重大項目簽約、涉及金額約425億美元。京澳兩地政府2016年共同成立「京澳合作夥伴行動」機制,已推動雙方簽署了涉及經貿、教育、科技、交通等領域的11項合作框架協議。

大力發展國際會展業 2013年-2017年,北京累計舉辦國際會議2.6萬個,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化、品牌化展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軟博會、世界機器人大會、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等已成為國內服務業、科技等領域的標杆,成為「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平台。

國際科技合作不斷加強


立足建設全球影響力的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推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行動計劃,在科技園區、技術轉移和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科技園區合作方面 發揮中關村科技創新發展主陣地的作用,今年上半年,由啟迪集團和劍橋三一學院合作共建的劍橋啟迪科技園生命創新中心正式落成使用;同樣在今年,新增白俄羅斯明斯克、法國巴黎、德國柏林、德國海德堡4個中關村海外聯絡處,總數達14個。

在技術和成果轉移方面 2013年以來,成功舉辦6屆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共促成7000多項跨國技術對接,簽約金額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2018年,本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4957.8億元,占全國的28%。

在科技人才交流合作方面 打造以「中關村論壇」為龍頭的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交流品牌,發布前沿信息,拓寬合作渠道,擴大國際影響,成為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北京新名片。2016年初建立了外籍人才引進「直通車」模式,目前已有超過4000名外籍高層次人才獲得永久居留權。

人文交流合作不斷拓展


人文交流、互學互鑒。北京積極發揮全國文化中心優勢,推進文化、旅遊、教育、體育、衛生等多領域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增進民間交往,架好民心連通橋。

在文化旅遊領域 「魅力北京」「北京影視展播周」、北京國際電影節等一批品牌文化活動的影響力不斷增強。2012年北京發起成立了首個以城市為主體的全球性國際旅遊組織——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目前已成為覆蓋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18個會員單位的國際旅遊組織。

在國際人才教育培養領域 在全國率先設立「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40所院校,本市將支持開設774門課程,服務於沿線國家人才培養、漢語教學、文化研究等方面。

在衛生健康領域 積極參與健康絲綢之路建設,深化與捷克、泰國、法國等國家地區的醫療衛生合作,啟動本市醫療衛生機構和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參與「一帶一路」國際衛生健康合作10個示範項目。支持中醫藥海外發展,以同仁堂為代表的中醫藥老字號已在27個國家和地區開設各類網點終端140家。

在體育領域 圍繞舉辦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的全過程,加強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國際體育組織在運動訓練、賽事組織、場館管理運行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交流。進一步提升中國網球公開賽、北京馬拉松賽、世界斯諾克中國公開賽、沸雪北京世界單板滑雪賽、國際馬術大師賽等重大賽事的國際影響力,以賽事活動促進文化交融。

服務企業國際合作平台建設不斷完善


企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體,北京市積極對接國際市場和國際規則,加強與金融機構、國際組織、「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在金融服務、智慧財產權、商事調解、投資平台等專業服務領域的務實合作,為企業開拓「一帶一路」海外市場提供服務保障。

在金融服務方面 有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今年1-7月,北京共與100個國家開展了跨境人民幣業務,收付總額超4000億元,同比增長近20%。鼓勵和支持資信狀況好、償債能力強的企業發行外債,2015年以來,市屬企業發行外債98隻,重點用於沙烏地阿拉伯、巴基斯坦、柬埔寨等「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能源等項目建設。

在法律服務方面 成功舉辦2018「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高級別會議,組建中關村涉外智慧財產權服務業聯盟及專家團隊,開展共建國家智慧財產權海外預警項目和海外維權援助工作。發揮「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等社會服務機構的作用,多元化解企業矛盾糾紛,為「一帶一路」建設風險化解和糾紛調解提供專業服務和智力支持。

在投資服務方面 截至今年6月底,本市已與境外組織機構合作建立36家境外服務中心,遍布歐洲、美洲、亞洲、非洲等27個國家和地區的32個城市,行業涉及投資貿易促進、工業園區、文化交流、商務諮詢、物流服務、地產租賃等多個領域。今年,北京還開展了首批「一帶一路」雙向投資服務平台遴選工作,為761工場(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四家服務機構掛牌,掛牌以來已為來自26個國家(地區)的政府部門、商協會和企業提供了市場諮詢、商事服務及糾紛調解等服務72項次。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6年回首,「一帶一路」建設成績斐然。下一步,北京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決策部署,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紮實推進「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為實現各地區共同繁榮而努力,當好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排頭兵。


現場實錄

目前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大寫意進入工筆畫階段,國家也提出「一帶一路」要走深走實,北京下一步將怎麼做?


答:去年10月,本市出台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了6個方面共28項主要任務,並細化形成70項重點任務,明確由全市50餘個部門共同推進落實。

下一步,本市將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積極落實國家全面擴大開放重大舉措,持續推動對外交往、科技支撐、人文交流、服務支持四個平台建設,狠抓三年行動計劃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以更加紮實有力的舉措推動北京對外開放再上新台階、開創新局面,努力造福人民,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KPUJW0BJleJMoPMG7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