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次攻打開封損失慘重,守方所用「萬人敵」是什麼武器?

2019-05-20     說歷史的女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779期)李自成第二次攻打開封損失慘重,守方所用「萬人敵」是什麼武器?且看本回分解。

第一次開封保衛戰剛剛結束,朝廷的嘉獎令就下來了,首先表彰的是周王朱恭枵,崇禎皇帝著重強調了周王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同時告誡秦王、蜀王等人,要認真汲取福王、襄王等人的慘痛教訓,學習周王的先進經驗,咱們一家要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任誰也休想奪走咱們祖宗先人留下的這份大產業。

當然,周王是自家親戚,也是大明公司的股東,口頭表揚一下意思到了就行了。但是給崇禎打工的開封城裡的一班文臣武將,就不只是口頭表揚、發個獎狀那麼簡單了。

要說崇禎皇帝真夠意思,巡按高名衡變成了巡撫高名衡,別看就一個字的變化,一下子低級監察官員變成了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那個副省長右布政使蔡懋德也被提拔為山西巡撫,副總兵陳永福的副字也被取掉了,成了總兵陳永福。為守城時做出突出貢獻的陳德也被提拔為參將,成為軍隊的一名高級將領。

其它人員,諸如任峻、蘇壯、黃澍、王燮等人,也有相應獎勵,但是鑒於河南面臨的嚴峻形式,這些人員目前暫時堅守現在崗位,待日後重用。有獎就有罰,原巡撫李風仙,援救洛陽不力,對洛陽陷落,福王被害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叫失地陷藩,屬於重罪,著即撤職,逮捕入京,李仙風也明白自己犯下的罪行有多嚴重,斷沒有從寬處理這一說,於是自縊而死。

同時,整個開封城也沒有閒著,為了迎接李自成再不久的將來再一次的到來,全體市民都動員起來,修城牆的修城牆,練兵的練兵。在第一守城作戰中有上佳表現的祥符知縣王燮督率民夫僅用十天就把損壞的城牆修善一新。

鑒於正規軍缺席第一次圍城戰,民團臨時擔當主力,在守城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戰後不僅沒有解散原來的建制,反而更加積極擴編增強這些群眾組織。比如在原來的基礎上新成立了義勇大社,義勇大社是按照社區劃分成立的民團組織,共有五個總社,分別是北門後所總社,南門前所總社,西門右所總社,東門中所總社,曹門左所總社,各有一個總社長。五個總社共轄八十四個小社,每小社有兵五十人,由該區有忠君愛國思想、為人正派的知識分子擔任社長、副社長。

義勇大社共有四千三百名民兵,這些人都是精裝勞力,年輕、身體倍棒,關鍵是不花朝廷一分錢,這些人的活動經費一班由開封城裡的富商、財主等人捐獻解決。平時進行一定時間的軍事訓練,戰時登城協助正規軍守城,危機時刻還可以繼續動員更多群眾加入義勇大社。總社負責修飭器械,練習士兵,制定紀律並加以監督。

開封城回民兄弟比較多,為了照顧回民兄弟的宗教特點和生活習慣,巡撫高名衡還特意設立了一個清真營,守道蘇壯搞了一個道標營,這些民兵組織都選派一些軍事素質好、戰鬥經驗豐富的將領統率。這些人在第二次、第三次開封保衛戰中發揮了更加重要作用,打得李自成懷疑人生以至於惱羞成怒。

說完了朝廷方面,就得說李自成這邊。李自成雖說在開封城下搞得灰頭土臉,還弄成了獨眼,但是並不是不惦記開封,只是鑒於自身實力不夠,一時吃不下這麼個省會大城而已。

李自成並沒有遠離,而是在宛、洛之間相繼打敗了前來剿匪的陝西總督傅宗龍和保定總督楊文岳等人。傅宗龍真的是一條硬漢,被俘後寧死不屈,被打得遍體鱗傷仍然繼續問候李自成的祖宗先人,惱羞成怒的李自成將這個老人進行了凌遲刑罰。

緊接著,李自成接連攻克南陽、鄧州等城市,唐王朱聿鏌和延津王等多位郡王喪命,收編了河南土寇袁時中,並和另一股義軍領袖號稱曹操的羅汝才洽談了合作事宜。正好羅汝才和張獻忠剛剛鬧翻,正在尋求新的合作夥伴,於是這兩貨一拍即合,並就攻打開封事宜進行了充分的協商,達成了攻破開封后,全城金銀美女等財富進行六四分配,李自成占六成,曹操占四成的書面協議,真是一夥不折不扣的強盜。

這時,還有一些無恥失意文人也相繼加入李自成的陣營,其中傳的最邪乎的那個貨叫李岩,說這貨是杞縣前尚書李精白的兒子,後來和一個妓女鬼混在一起,遭到家人一致反對後,就和妓女一道私奔後投靠了李自成。因為這貨出身官僚家庭,對明朝內部事情非常清楚,討得投靠,李自成能有效利用明朝內部的矛盾和漏洞,然後進行有效的打擊。但究竟歷史上有沒有這個人很難說,首先,杞縣就沒有李精白這個人,所以,這個李岩極可能是個子虛烏有的人物。

但是另一個人的到來就不一樣了,這個無恥文人叫牛金星,盧氏人,是個半吊子舉人,在家鄉牽扯官司後,就投靠了李自成,被委任為弘文館學士,成為李自成的重要謀士。這貨又推薦一個神棍給李自成。這個神棍叫宋獻策,是個小矮子,據說還是條瘸腿驢,平常在開封城靠給人算命騙吃騙喝。宋獻策見到李自成後,裝神做鬼說了一句話(讖語):「十八孩兒兌上座」,這明顯是巴結李自成,說他命里註定能當皇帝,這馬匹拍的,李自成異常高興,對他加以重用。也就是從這開始,李自成不再滿足於流竄作案了,而有了更大的理想和追求,進京當皇帝好光宗耀祖。

隨著南陽的失陷,朝廷各路進剿大軍的失利,開封封逐漸變成一座孤城,尤其是南陽陷落,難民們相繼逃到開封后,將各種城池陷落後的慘象繪聲繪色地描述後,並著重強調,因為在年初開封人射瞎了李自成的眼睛,所以城破後,就連死人也要砍三刀的傳言,頓時開封的氣氛也變的緊張起來。

崇禎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這天是甲子日。城東曹門外的官道上飛馳過來七名騎兵,這幾個貨在城外的柵欄上慌慌張張地貼了兩份告示,然後一溜煙地溜走了。守衛城門的官兵追出來後,這幾個貨已經跑遠了,告示的內容是說李自成要帶領四十萬大軍前來攻打開封城,識相的話早點投降,早死早托生,不然的話,哼哼,要你們好看,後果自負等等。

該來的遲早總會來,開封的人民群眾也不是嚇大的。還和第一次一樣,城中的主要官員也做了分工,具體如下:巡按御史任浚負責守衛曹門,開封府的知府吳士講、推官黃澍協守;祥符縣知縣王燮負責守衛北門,管河同知桑開第、周王府的承奉官曹坤、鄉紳張文光協守;左布政使梁炳負責守衛東門,都司譚國禎協守;守道蘇壯負責守衛西門;河南巡撫高名衡和總兵官陳永福負責守衛南門,二人同時也負責隨時增援東門和曹門。

城裡剛布置完畢,軍民分發了武器,剛剛登上大城,李自成就來了。二十三日下午,李自成和羅汝才手拉手就來到開封城下。這兩貨帶來多少人呢?四十萬,其中所謂的悍賊有三萬多人,其餘的除了當地的一些土匪武裝,大部分都是裹挾而來的各地群眾,這些人為了能吃飽飯,跟著闖王出來混,結果是吃的最少,乾的最多,還都是從事一些高危險的工種,比如在城牆上打洞,爬城牆等。

這次李自成汲取了上次過於靠近前線的教訓,把大營駐紮在開封城外應城郡王的花園中,花園靠近黃河大堤,距離開封城還有十里路。羅汝才駐營在繁塔寺,位於開封的東南方。李自成選擇的主攻方向是開封的東門和曹門。四十萬大軍屯集在開封城下,一場血戰就此拉開。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臘月二十三,正是北方的小年,這群貨們也太會挑時間了。

二十四日,就在李自成完成對開封城合圍準備攻城的的關鍵時刻,督師丁啟睿率領三千秦軍趕了過來救援開封。這批援軍叫開了北門瓮城的月門,正在入城的時候,李自成的人馬也到了,一看城門大開,發了一聲喊也向城門沖了過來。

精明強悍的祥符縣知縣王燮正在北門上巡視,一看湧入瓮城裡的有官軍和農民軍,當機立斷,馬上命令關上主城城門,把人都擋在瓮城裡。已經進城的丁啟睿拿出尚方寶劍,要求王燮開門放人,王燮說這麼大的事當不了家,需要請示領導。

丁啟睿說快點去請示,不然都來來不及了,因為城外已經展開了激烈短暫的交鋒。經過層層上報,最後周王的批示下來了,守城要緊,王縣長做的對,可不敢開門。一看周王發話了,丁啟睿也不敢再說啥了。除了丁啟睿標營的二百人馬安全進城外,其餘三千人馬全部投降被俘。孫傳庭的秦軍至此全軍覆滅。

鑒於以往秦軍傷害李自成太狠,李自成簡直恨不得扒了他們的皮,吃他們的肉。現在落在老子手裡,還會有你們好下場嗎?這些人於是成了虐待對象,受盡了凌辱。許多人受不了虐待,私下裡發了幾句牢騷。這些話傳到李自成耳朵里,李自成本來就不待見這幫老鄉,再加上心情不好,在正月初三那天,把這幫人全部斬首後,扔到應城郡王的花園荷花池裡。

此時,瓮城已經有很多農民軍了,外邊的還遠遠不斷地往裡擠。還有許多人搬來梯子靠到城牆上,順著梯子爬了上來。開封大城岌岌可危。眼看大城就要失去了,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王燮一看形勢非常危機,立馬出了重賞:打下一個賊兵,賞元寶一錠。

回回營的一名將官叫李耀,手持大木棍,一棍把一名登上瓮城垛口的賊兵打了下去,手下的幾十個回族兄弟一涌而上,把其他登上城的人員也都清理了下去。

王燮把元寶發給回族兄弟後,又給出了新的懸賞,誰能堵住瓮城的月門,同樣也有重賞。這樣一來,大家的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紛紛背來沙袋,從大城上投了下去,不一會,月門就被沙袋堵了個嚴嚴實實。

隔斷了城外和瓮城內的聯繫,接下來的活就簡單的多了,瓮中捉鱉。王燮帶領大夥從城上投下大量的石頭、火把,不一會,就把湧進瓮城的幾百名敵兵消滅乾乾淨淨。

瓮城爭奪戰雖然激烈,但很短暫,只是總攻前的一個序曲,李自成也沒有僥倖心理,指望依靠突襲能夠成功。當天夜裡,李自成一聲令下,幾萬名農民軍背著門板,在弓箭手的掩護下,越過壕溝,沖向了曹門到北門之間城牆,用手中的傢伙對著城牆丁丁咣咣就是一頓狂砍,總攻正式打響。

面對李自成的挖洞戰術,開封城不僅經驗豐富,這次還做了充分準備。守城士兵將事先準備好的巨石檑木投了下去,這些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質勢能巨大,只要砸中,門板下面鐵定就是幾個肉餅。

在冒著被砸成肉餅的風險,李自成的工程隊卓有成效,竟然在十里長的城牆上開鑿出大大小小十幾處洞穴。這樣一來城上投下的磚石就不再起效果了。敵變我變,面對敵人鑽進洞裡的現狀,城上也迅速轉變了戰術,不再一味扔滾石檑木,而是扔下更狠的東西——柴火。這些點燃後的柴火裡面還夾雜各類助燃發煙的火藥,鑽進洞的哥們不是被燒死就是被嗆死,真是苦不堪言。

為了保住曹門下面經過千辛萬苦挖出的打洞,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這兩天,李自成的炮兵部隊和開封城展開了激烈的炮戰,城牆上的官兵在制高點上占著絕對優勢,兩天下來,在大炮的對轟中,農民軍死傷慘重,但是城上的官兵傷亡也不小,在最危急的關頭,全城實行了總動員,要求家家戶戶都要派出壯丁上城戰鬥。

二十七日,曹門到北門之間相對比較薄弱的城牆在地洞和大炮的雙重作用下,終於堅持不住了,轟然倒塌出一個兩丈多寬的口子。城外的那群餓狼一看機會來了,蜂擁而入,步兵在前,馬兵在後。缺口處的官兵和義勇大社的壯丁們拚命扔石頭、射箭、燃放大炮。這時,總兵陳永福率兵急援,同時用大炮轟擊城下,農民軍死傷累累,攻勢被暫時打退,回家休息、吃東西補充體力,一會再戰。

當務之急趕緊堵住城牆缺口,不然在下一波更加猛烈的進攻中,就很有可能堅持不住。巡撫高名衡指揮人把周王府和上方寺的各處大門全都拆除,運到前線,插在缺口上,填上麻袋壓實。義軍兄弟們休息完畢後,回來一看傻眼了,這兩天的活白乾了,還白白搭上了好多人命,整個情緒極其低落。

經過一天的激戰,雙方都很疲憊,這時最考驗一名指揮官的時刻到了,高名衡和陳永福明顯察覺到城外這幫哥們士氣低落,就繼續發揮不怕疲勞、不怕折騰、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連夜組織了三千名敢死隊,趁著城外哥們們呼呼大睡之際,縋下城牆,殺入對方營中,一通大砍大殺,等這幫傢伙做出反應的時候,早都撤回到城牆上了。

二十八日,血戰。二十九日,除夕,繼續血戰。看來李自成是不打算讓大家過個安生年了。為了加強曹門的防禦力量,義勇大社又調來幾百個壯丁上城守御,但是面對李自成的主要進攻力量,仍顯薄弱。這時,曹門總社的社長李光壂拿出千貫銅錢放到城上,現場開始招兵,來的人發糧食、發現錢。這一招很好使,大批群眾蜂擁而來,都願意參軍報國,同時保衛自己家園。

李光壂,字康侯,號熙亮,開封府祥符縣人,是開封府學的生員,他不是曹門左所總社的社長,原社長身體不好,一直在家裡養病,於是祥符縣令王燮緊急任命李光壂為總社長。作為曹門總社的社長,李光壂親自參加了以後的開封保衛戰,為守衛開封立下了汗馬功勞,作為當事人,後來還寫了一本書《守汴日誌》,成為研究開封保衛戰的第一手資料。

在隆隆的炮聲中迎來了崇禎十五年的大年初一。這一天,李自成想當然地認為城上的群眾和士兵都回家過年了,組織了好幾萬騎兵和步兵,在東南西北都展開了攻勢,走在前邊的是脅從來的各地饑民,後面跟著的是李自成的精銳部隊。

大炮先轟,然後人上,死了一波,再上一波。反正這回人多。在這個總方針的指導下,李自成發起一波比一波更加猛烈的攻勢。開封城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巡撫高名衡和總兵陳永福親自上城指揮戰鬥。據說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陳永福頭盔上用來裝飾的紅纓被城下的箭射中了,高名衡親自搬起石頭扔到城下,也不知道砸住人沒有,但是精神可嘉,做出表率、值得表揚。

守城官兵拚命地燃放火炮、射箭、扔石頭、扔柴火捆。最有殺傷力的就是萬人敵了。萬人敵最早出現在袁崇煥寧遠抗擊後金的戰場上,發明者也不知道是誰,具體做法是在棉被裡灑滿一層火藥,在鋪一層棉花或者蘆花之類的東西,點燃之後扔出去就行。這玩意製作簡單,威力巨大,點燃之後還四處亂飄,一旦沾到身上還撲不滅,即使就地驢打滾也不行,尤其是對付穿棉衣的人群真是再好不過了。

另一種萬人敵相對來說比較複雜,有鐵殼的也有泥制外殼的,裡面裝上特製的爆炸力強的火藥,在摻加一些鐵釘等物品,密封好,用的時候插上引線,點燃後有多遠扔多遠。這玩意就是一個大炸彈。守城的明軍開始不願使用這個破壞巨大的炸彈,這倒不是出於人道主義精神,而是害怕這玩意把城牆炸塌,得不償失。

這時也顧不得許多,萬人敵也像放鞭炮一樣,拚命的往城下丟。萬人敵威力驚人,給攻城人員造成巨大殺傷和心理恐懼,終於抵擋不住,拋下一大堆屍體後像潮水一樣退了下去,這些貨們又是啥也沒撈著。也有幾十個二百五衝上了城頭,但是全部被守軍活捉後,砍掉腦袋後掛在城牆上進行展覽。

連續幾天的作戰,搞得李自成傷亡慘重、筋疲力盡,但是開封城依然堅固如初,照這樣的打法,估計四十萬人全部填進去也不夠呀,必須轉化思路,改變戰術,採用更加先進、更加科學的攻城戰術,確保能用最小的傷亡換來最大的戰果。

李自成和自己的智囊團本著三個臭皮匠、臭死諸葛亮的原則,進行了頭腦風暴,那個狗頭軍師、神棍宋獻策線上了自己的錦囊妙計,並拍著胸脯說,這些妙計是我宋某人多年行走江湖積累下來的經驗,百試不爽、絕對有效,並做出無效不退款保證。那麼結果怎樣?且看下回分解。(文:向林)

參考資料:《明史·卷三百九·李自成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GtqomwBvvf6VcSZE8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