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露!這個遭美國威脅的國家發聲:和中國有「鋼鐵般的友誼」

2019-12-30     長江號外

近日塞爾維亞駐華大使米蘭·巴切維奇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對塞中之間「鋼鐵般的友誼」給出了具象描繪。如果問塞爾維亞人最喜歡來自哪裡的外國人,很多人會脫口而出:中國人和俄羅斯人!現在貝爾格勒的大街上已經有許多漢語指示牌,我們非常歡迎中國人。」

這是巴切維奇到中國當大使的第五個年頭,當初他帶著對中國這個「鐵桿朋友」的憧憬而來;今天,他對處於歷史最好時期的塞中關係萌生了更大期待。他說,沒有一個國家會允許自己的人民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一些西方媒體對西方國家的反恐行動拍手稱快,卻對中國依法打擊恐怖主義橫加指責,這是不公正、不客觀的。巴切維奇對中國的理解和支持,不僅出自真摯的個人感情,也源於中塞兩國高度政治互信的大背景。巴切維奇表示。「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反對任何形式分裂主義的問題上,塞爾維亞都堅定支持中方立場。」

「塞中友誼是鋼鐵般的友誼。」塞爾維亞領導人常說的這句話,見證著這個中東歐國家同中國的「鐵桿」關係。自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1年開始解體以來,「多災多難」成了外界貼給塞爾維亞的標籤,至今在其首都貝爾格勒仍有20年前北約空襲留下的痕跡。當年美國領導的北約對南斯拉夫的野蠻空襲,造成了數百甚至上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塞爾維亞人民曾一度很相信北約,隨後被北約而欺騙,至今印象深刻。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近些年在不斷的試圖拉攏塞爾維亞加入北約陣營,不過塞爾維亞早已表明不加入由美國主導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此前又因為俄羅斯將向塞爾維亞交付一套先進的防空飛彈系統,美國就警告說,一旦發生此類軍購案,可能會對這個巴爾幹半島國家實施制裁。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在接受採訪時說,塞爾維亞正在向俄羅斯購買防禦武器,他希望可以避免美國的任何制裁或避免與美國對抗。

但是60多年來,無論國際形勢如何風雲變幻、中塞兩國各自如何發展變革,互尊互信、相互支持始終是兩國關係的最亮底色。建立貝爾格勒中國文化中心,是近年來兩國人文交流合作中的一件大事。這個中國文化中心選址在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之上具有特殊意義,既為塞中兩國人民心靈相通打開新渠道,也展示出塞中兩國人民不畏強權的民族精神、患難與共的深厚情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CmHV28BMH2_cNUgzpP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