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學會示弱,育兒中懂得偷懶,學會做個「甩手掌柜」

2019-09-26   玲玲曰

「為了這個家,我忙到都沒時間打理自己。為什麼付出這麼多,卻吃力還不討好?老公嫌棄我是黃臉婆,孩子也抱怨我管太多。」最近,朋友小林和我哭訴。

我答道:「正因為你付出得太多了。」

這樣的困擾並非個例。從《基於性別的家庭內部分工研究》的報告中,可以看到:在夫妻共同工作的前提下,妻子仍然承擔家庭中大部分或全部家務,妻子做家務的比例高於72.0% ,丈夫負擔的家務則均低於16.0%。

女人越是大包大攬,丈夫和孩子越不會體恤。中國女人最大的問題,是不會當甩手掌柜。

01

妻子越示弱,丈夫越能幹

綜藝《做家務的男人》中,出現了一組對照組:魏大勛父子和袁弘。

魏大勛家是中國的傳統家庭:媽媽像個永動機一樣從早到晚忙個不停:買菜、做飯、拖地等;而魏大勛父子則在沙發上玩「花式癱」,除了吃就是躺。魏大勛自評:「咱倆,豬一模一樣。」

對此,張歆藝一語道破天機:「男人的懶就是被勤勞的女人慣的。」

在她家中,情形相反:清晨六點,袁弘早起做早飯,孩子一哭立刻去哄,讓老婆多睡會;老婆起床吃早餐,他則在一旁給孩子喂奶,自己最後吃飯,飯後自覺洗碗。

對此,女嘉賓們十分羨慕,張歆藝卻說:「這不是一個男人的標配嗎?」是啊,為什麼女人做家務就是天經地義,而男人做家務就會被大肆誇讚呢?既然夫妻共同養家賺錢,為什麼不能一起分擔家務呢?

當然,這需要女人的智慧——比如張歆藝懂示弱、會撒嬌:「老公,我脖子痛。」「老公,主要是我不想動。」

同時,她特別會欣賞和讚美丈夫:袁弘有道菜味道有點怪,張歆藝沒有抱怨反而大口吃不停,說:「越吃越好吃……吃你做的菜,感覺很幸福。」袁弘聽了一臉得意。

作家李尚龍說:「內心強大的聰明女孩,一定會示弱。」

通過示弱和鼓勵,讓丈夫參與家務,丈夫才能更加體諒妻子。妻子越示弱,丈夫才會越能幹。

02

媽媽越偷懶,孩子越獨立

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扮演的宋倩是一位為孩子傾其所有的媽媽。為了讓孩子好好準備高考,她辭去好工作陪讀;每天變著花樣做營養餐,親自輔導學習。但她管得「太多」了:打造玻璃書房監視孩子,逼孩子吃不喜歡吃的營養品,不讓孩子報考心儀的學校……終於,孩子不堪重負地怒吼:「媽媽,我討厭你!」

那一幕出現時,電視里的宋倩哭了,螢屏前的許多媽媽也哭了:明明是對孩子的厚愛,在孩子眼裡怎麼變成了「迫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失去自由,不能成人。過分的「母愛」會讓孩子失去選擇的自由和成長的機會。父母放手,孩子才有機會真正成長。比起吃力不討好的媽媽,不妨學會做個「偷懶」的媽媽。

在《小歡喜》中,海清也是個愛操心的媽媽;現實中,她卻十分「偷懶」。在兒子4歲時,別的媽媽還在「伺候」孩子,她卻開始「使喚」孩子:讓孩子自己背書包上下學,做簡單的家務、幫媽媽拎包等。孩子長大了,別的媽媽忙著輔導孩子,她卻讓孩子「教」自己:「幫幫我吧,我數學不好,英文不好,還沒學過物理化學。」

結果,「偷懶」的媽媽教出「勤快」的孩子:她孩子很會照顧人,旅遊時幫媽媽推行李和洗襪子;學習自覺,沒做完作業就不會去玩;會感恩,希望長大後可以做媽媽的「大白」。

媽媽在生活上「偷懶」,孩子才有機會自理自強;在輔導上「偷懶」,孩子才有機會自主學習;媽媽越「偷懶」,孩子越獨立。

03

空出的時間

多愛自己一點

或許有人會困惑:我生活的重心就是丈夫和孩子,閒下來不知道做什麼好?

對於女人而言,家庭固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珍寶之一,但絕對不能成為唯一。如果女人精神上完全依賴著丈夫或孩子,那麼生活該多麼被動——哪天丈夫變心或孩子遠行,生活該怎麼繼續?

請永遠記得:這一輩子,我們陪自己的時間是最長的。生活再忙再累,都要空出時間留給自己,愛護自己,經營自己。

近日,佟大為網絡上發了一張和妻子關悅的親密合照,紀念12年的幸福婚姻。照片中,關悅美麗動人,仿佛看不到歲月的痕跡,網友十分羨慕。其實,與其羨慕關悅找到「對的人」,不如學習關悅「做了對的事」——愛自己。

結婚時,她和佟大為就約定好:給她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婚後,他們也是這麼做的:佟大為外出拍戲時,她則負責照料家庭;丈夫在家時,就由丈夫做家務、接送孩子;每年寒暑假,丈夫會單獨帶孩子外出旅行,她則享受獨處。

她忙裡偷閒,發展自己的愛好,如瑜伽、插花、烘焙……她不僅享受生活,也追求成長。如今,關悅不僅擁有雙碩士學位,還成立了自己的傳媒公司。

佟大為對妻子滿是敬佩,稱她是自己身後強大的支持。

紀伯倫說:婚姻是兩個相愛的強者同舟共濟,以便一起戰勝歲月征途上的風風雨雨。女人,只有精神獨立,才能贏得尊敬,享受平等的愛。

這一生中,我們需要演好許多角色:女兒、員工、妻子、母親……但千萬別忘了最重要的角色——自己!

婚姻中學會示弱,育兒中懂得偷懶,多留點時間愛自己,學會做個「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