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拍出了近年爆款劇最好大結局,它配得上帶台劇逆襲

2020-02-17     票房俠

當李子維騎著機車帶著還是小女孩的黃雨萱飛馳在海邊公路,就跟當初載著黃雨萱一樣,這個「看崩」了愛奇藝的《想見你》大結局,讓劇集豆瓣評分穩穩地落在了9.2。



這大概是今年所有熱劇中最沒有爭議的大結局,幾乎所有人都在為這個養成系圓滿結局流淚,而劇組為了和流出版結局硬剛補拍的彩蛋,一句「子維哥,生日快樂」,又讓觀眾奔騰的眼淚再度沸騰。

我想看完老李、黃子萱、莫莫小天使甚至是陳韻如最後命運的人,都應該認同一點:這部每集成本35萬,總成本遠不及一位內地流量單部劇片酬的劇集,絕對配得上帶領台劇復興。



我個人會覺得《相見你》的優點和缺點都同樣突出。

最大的優點是:不爛尾,愈戰愈勇。

開頭看起來是平平無奇純愛劇,中間以為是有點意思的穿越劇,看著看著變成了越來越上頭的穿越燒腦偶像劇,評分 從開局8.0的優質水平,到後來一路攀升,8.5、8.7、8.9……然後從9.2保持到結局。對於一部複雜燒腦劇而言,這幾乎不可能做到,但它就是做到了。



當然,這部劇也成就了許光漢,這位台劇十年來第一個出圈的頂流老公,以及柯佳嬿這位寶藏女演員,這都是他們應得的。

最大的缺點是:缺錢。

但最終光是豆瓣就超出25萬人的打分又證明:錢不是劇集出圈的關鍵,尊重觀眾才是。



到最後,一部既沒錢,又沒大牌頂流撐場,而且過去從沒成功先例的燒腦偶像劇引領了台劇復興,這本身就是一個偶像劇式的浪漫故事。

《想見你》可能拍出了近年來所有國產爆款劇中,最好的大結局

《想見你》迎來大結局之前,主演許光漢發文表白粉絲,「對你們,打從心底無比的感謝,」,並稱「一個旅程的結束即是開始,即便我們會感傷不舍,但還是要期待新的明天 ,也希望想見你的心情能陪伴你們到未來」。

貼上的是和女主角柯佳嬿在海邊的花絮劇照。

而劇集最終的大結局,果然也是在海邊。



這個大結局有多厲害呢?反正2月16日晚,播出平台之一的愛奇藝出現大面積網絡故障,網友打開發現顯示播放出錯,還以為是自家寬頻不好的時候,愛奇藝官博致歉了。網友留言:「補償三天會員,我們就當無事發生」。

這個結局真的是難拍。

從陳韻如兇案兇手浮出水面,再到意識到我們以為的兇手很可能並不是兇手,進展到20集以後,劇情已經越發高能。



不過觀眾之前擔心的另一面就是——編劇玩太大能不能收盤啊?求別爛尾,以及求別為男女主的圓滿而犧牲或黑化其他命運悲慘的配角了。

結果真正的大結局居然比所有人想像的還要完美。

首先是觀眾預料之中的:真兇果然是陳韻如自己。

謝醫生當然是下手了,不過在最後時刻他的靈魂穿越回去,反轉是陳韻如要喜歡自己的莫俊傑下手殺死自己。

莫俊傑小天使我們知道的,救人他可以,殺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所以陳韻如找他殺自己真是找錯人了。



但觀眾意料之外的則是:最後時刻黃雨萱是如何穿越過來的,又是如何救回陳韻如的?

只能說,編劇表現完美,這個結局對所有人來說,都是最美好的,同時,又能自圓其說。

從結局出發來看,也完美對應了整部劇的穿越線索:

2017年,25歲的黃雨萱失去25歲的戀人「李子維」。

2019年,27歲的黃雨萱因為思念「李子維」,穿越到1998年17歲的陳韻如身上,17歲的李子維喜歡上了17歲的「黃雨萱」(陳韻如的軀殼)。

1999年,18歲的陳韻如遭遇攻擊,不幸去世。

2003年李子維回國,遭遇車禍魂穿2010年的王詮勝。



2011年,19歲的「李子維」與黃雨萱相戀,一直到2017年王詮勝的肉體因空難毀滅,黃雨萱痛失所愛。李子維的靈魂重新回到2003年這個時空中。

2019年黃雨萱收到磁帶……

之前大家都被伍佰的神曲帶進去了,看到結局發現關鍵是磁帶和隨身聽。



大結局的部分呢,則是2019年黃雨萱修好隨身聽,再度穿越,改變了過去和未來。

結局很好的回答了前面大多數懸念:陳韻如為何自殺,又能否得救?她為何利用男二莫俊傑「殺死」自己?李子維與黃雨萱「穿梭」21年的愛情又能否圓滿收場?

我很欣慰編劇給出了一個全程高能、邏輯自洽又打動人心的大團圓。

犧牲自己的黃雨萱和李子維在海邊第一次擁吻(之前是陳韻如),也是告別,「我答應你,我絕對不對忘記你的」,的確是拍出了一種不完美中的完美。

而劇組補拍的彩蛋裡面,少女黃雨萱端著蛋糕給當年載自己回家的大哥哥李子維過生日,她說出:「生日快樂子維哥」,不知道多少觀眾已經淚如雨下。



我真的很感謝編劇的溫柔。

她們真是很在意每一個手下的角色。

否則,莫俊傑這個角色大機率會被犧牲,但現在看來,甚至可以說這個大結局拯救的不僅是陳韻如,更是莫俊傑。



因為李子維對莫俊傑的友情,莫為了所愛之人做出的犧牲,莫比烏斯環才循環流動的,也是因為他對陳韻如的愛,和黃子萱對老李的愛,才能最終打破莫比烏斯環。

最溫暖也最殘酷的地方在於,要拯救所愛之人,惟有要從他的生命中徹底消失。

精巧無比的情節與劇集的主題相互呼應,和觀眾的預期大結局很多吻合,但又不同。



編劇也真的是伏線千里,最後1998年的李子維曾幫迷路小蘿莉回家,也就是兒童時期的黃雨萱,也早就出現在故事中。



從敘事手法看,《相見你》的操作依然優秀,最後一集的兩次穿越串在一起,用磁帶和隨身聽帶出所有線索,一氣呵成,很有觀賞性。

可以說這個結局把每一個前期的線索都連了起來,填滿了所有的坑,最後的處理也是一個開放的結局,雖然未來改變了,但隨身聽被黃雨萱交給了李子維,所以理論上說,再拍一部續集都完全可能。

但如果故事停在這裡,也是送給所有觀眾最好的禮物了。因為這就是《相見你》所能擁有的最好的大結局,也是近年所有國產爆款劇中,少有的不爛尾,能自圓其說,甚至有所升華的大結局。

只看到燒腦,是把《相見你》想簡單了

《想見你》當然是實紅。

這部與fox聯手打造的偶像台劇。從在中視首播收視率只是0.54%,到在內地口碑與聲勢突然逆襲,被內地視頻網站愛奇藝、騰訊買下版權,於每周日晚22:00與中視同步更新,可以說在內地市場完成了「高口碑、高熱度」的雙高轉化。

劇中男主角「李子維、王詮勝」的扮演者許光漢,也憑藉該劇成為台劇十年來第一個捧紅的小生。


《想見你》拍出了近年爆款劇最好大結局,它配得上帶台劇逆襲


《想見你》的導演黃天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是真的沒有想到過,包括在台灣目前這種火爆程度也沒有想到過」。

那麼這部劇到底憑什麼這麼紅?

首先當然是腦洞。

《想見你》把類型混搭而產生的衝突做得很充分,時空和懸念跟感情關係走向緊緊交織, 從表面看,這是一個包裹在愛情外衣下的懸疑劇,但看到最後,其實還是一部包裹在穿越外衣下的現實題材青春劇。

男女主人公於不同時空、不同地點 「雙向穿越」,兩人穿越時空的彼此相戀始終是該劇情感向的一大看點。

而莫比烏斯環鑲嵌著的「宿命論」,也是該劇的核心懸念:如何打破宿命。

最終,《想見你》形成兩個時空、四個主要人物、靈魂穿越,外加懸疑元素的另類劇集,觀眾甚至畫了劇情解析的時間線來輔助觀看。



但故事又雜糅了喜劇、青春、愛情等元素,前期詼諧幽默的戲份極大稀釋了沉重的基調,愛情戲份甜虐交替,從現代虐戀到懷舊校園小清新,突然就爆出一個讓人背後一涼的劇情,不斷燒腦中吸引觀眾一直往下看。



單單從偶像劇角度看,《想見你》的立意和設定,已經比一般的偶像劇有新意太多了。但撇開偶像劇角度不說,觀眾若把《想見你》當做一部推理劇看,它也完全及格,甚至可以說,即使與同類題材韓劇比,構思到執行,都不落下風。

其次就是演員選擇。

三個主角裡面,只有1996年出生的男二施柏宇是稍微接近高中生的年齡。而男主許光漢和女主柯佳嬿分別是30歲和35歲了!



選許光漢也是很大膽。《想見你》籌備時許光漢參演的《罪夢者》和口碑電影《陽光普照》還未面世,知名度和分量都不夠,儘管如此,製片人最後還是本著演員與角色匹配的想法力排眾議選擇了他。

結果呢?乾淨中帶點痞的顏值+靈活多變的演技,讓他一出場,就變成了最好的李子維,很多對白其實有些中二,但他講出來就毫無違和。

而柯佳嬿以35歲的年紀演少女,少女感依然不減,演高中生也絲毫不違和。

更難得的是,這兩個演員還要同時演出多個時空的不同角色,要讓觀眾不串戲,一場都不能錯,結果他們真的是嚴絲合縫,一出場就能告訴觀眾,這個是黃子萱,那個是陳韻如,



這個是小李,那個是老李。



而男二施柏宇的演技也是不用說,很少有一個男女住存在感都這麼強的劇集裡,還有如此耀眼的男二,讓那麼多觀眾為莫莫小天使牽腸掛肚。

三是《想見你》不只有甜虐懸疑各種情緒都鋪墊到位,也帶出校園霸凌、青少年認同等議題,戴著助聽器的莫俊傑、自卑討好型人格的陳韻如,代表的都是千禧一代的孤寂。正如如製片人所言這部劇「探索青少年的自我認同」。

所有雖然融合了愛情、懸疑、穿越、偶像等多種元素,但社會寫實才是該劇隱藏的最大彩蛋,如果剔除了陳韻如、莫俊傑的「孤獨」,這部劇當然就沒那麼意味深長了。



但最神奇的是,劇集雖然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性,但整個故事的構建,還是非常好看,最後打動人的,依然是愛情的內核。

老李當初給黃子萱的戒指上寫著「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只要你想見我。

這個環也就象徵著《想見你》的時空線索。

21世紀的黃雨萱因為太思念逝去的男友,拚命想找線索而魂穿,而李子維為了改變歷史,又魂穿到未來。



穿越者都是帶著故事和前情的,而所有的穿越,本質上都是為了對方,捨棄自己。

雖然穿越令人眼花繚亂,但從頭至尾,黃雨萱所愛的,都是李子維,而真正的李子維在被黃子萱發現之前,一直刻意避開黃雨萱,孤獨地過著生活,甚至看著年輕的自己和黃子萱談戀愛。

相比當下的爽文劇和甜寵劇,這樣的故事當然是更加雋永,燒腦一個一個刺激下來,用網絡流行詞說,這叫「信息量太大」。

但透過所有的複雜,其實劇集最後還是回到一個最簡單的原點——想見你。

這才是劇集最高明的地方。

《相見你》相信觀眾智商,我相信台劇值得復興

在《想見你》的豆瓣評論區中,排在首頁的高贊短評是:「從它開始,台劇有了超越韓劇的可能」。

但對於內地觀眾來說,劇集對於台劇偶像劇來說最直接的意義還是兩個字:翻紅。

就像劇中那一首伍佰在1996年出的歌曲《Last Dance》,在劇中反覆出現,讓一開始還不耐煩的觀眾逐漸上頭。歌翻紅了,台劇也重新刷爆了朋友圈。

最初開啟台灣偶像劇浪潮的,是2001年的《流星花園》。該劇不僅創下當時台灣收視率記錄,也在內地風靡一時。



《流星花園》重要意義在於,它確立了台灣偶像劇的成功模式:糖果般的視覺外觀包裹下的高富帥搭配漂亮的灰姑娘的童話故事。

但觀眾審美疲勞下,台灣偶像劇早已沒落,自2011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之後,偶像劇再無爆款,台劇在內地觀眾這裡已經被徹底邊緣化了。



但就在日益狹隘的環境中,2016年,當地電視人推出了「植劇場」,「回歸初衷,寫好故事,道出真實人生,展開新局,打造前所未有的戲劇計劃」。於是有了《荼靡》《天黑請閉眼》《花甲男孩轉大人》。

到了2019年,過去幾年台劇的耕耘開始全面開花,《我們與惡的距離》驗證了台劇在社會議題上的深入,《俗女養成記》完成了現代都市女性題材的突圍,到了2020年,《想見你》,完成了台灣偶像劇的疊代。

台劇到底憑什麼呢?錢肯定是沒錢的。

據製片人透露,《想見你》的製作成本是普通台灣偶像劇的1.5倍。業內預測也就誰35萬人民幣一集,顯然遠遠低於隨便一個內地二線明星的單集片酬,當然也是片酬這麼低,才會請許光漢,而不是一個更有流量的鮮肉,所以反倒成就了這部劇。

但許光漢的人氣是跟著劇來的,一開始內地沒人認識他,對柯佳嬿也不熟,所以這部劇實際上是在沒人又沒錢的情況下爆紅的,對於內地電視行業來說,啟示在哪裡?



《想見你》當然是拓展了華語偶像劇的想像邊界。莫比烏斯環式的穿越設定,在偶像言情之餘,融合了懸疑元素與社會議題帶出的可看性,但它同時又保留了《我可能不會愛你》團隊那種台劇偶像劇最核心的浪漫看點。

由穿越引發的懸疑和燒腦,既形成戲劇張力,同時也為劇集另一大特色「極致的想見你」提供浪漫土壤:設定促成了主角的「穿越之戀」,而燒腦越懸疑難度越高,就越發凸顯愛情的珍貴與動人。

歸根結底,極致燒腦和極致浪漫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想見你》的精彩。



在有限的成本里,60多人的製作團隊完美還原了90年代的氛圍,拍攝營造出了穿越的氛圍,更多靠演員的表演賦予了整個故事更多的高級感。

但正如劇集製片人說的,「要說這部戲能成功最重要的環節,我會說是劇本,有好的故事,才會有好看的戲,並不是多花錢就會成功。」

除此之外,它還能告訴內地影視行業什麼呢?我認為,除了它再次證明了偶像劇依舊有著蓬勃的生命力,依然有很多故事可以打動觀眾,更更重要的是,它身體力行地證明了:觀眾沒有那麼笨,也不會只愛甜甜的戀愛。

電視人要相信觀眾的智商,複雜的燒腦劇一樣可以成功,沒有名氣的許光漢一樣可以帶動觀眾望眼欲穿地等更新,過去的爆款成功模式不代表一切,因為觀眾的期待是新的。


《想見你》拍出了近年爆款劇最好大結局,它配得上帶台劇逆襲


《想見你》當然帶動了台劇復興,但也可以看到,成為爆款的台劇其實都是現代劇,就像港劇最擅長的依然是警匪劇,很顯然,歷史、古裝、科幻,依然是台劇力有不逮的題材,而內地劇都可以做,但再拍大製作劇集的時候,我們又是否可以從《想見你》這樣的台劇中學到什麼呢?

縱使《想見你》中的成功元素很多,但仔細想來,也並不複雜。

你以為它是不斷燒腦穿越的懸疑劇,到頭來,它講得還是愛情。

而打動觀眾的,始終是一個有甜、有虐、有淚、有笑的故事。

到最後李子維和黃子萱的故事也不過是說明:為了愛情,人們到底願意付出些什麼。

說到底,內地不缺資金、市場與頂流偶像,我們缺的是講好一個故事的能力和耐心,所有人都在追逐爽劇,但什麼才是爽劇呢?



爽劇其實就是白日夢,而所謂白日夢,不就是「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 黑暗之中飄乎我的期待」?那麼《想見你》,又算不算是最好的穿越白日夢呢?

當《想見你》拍出了近年爆款劇最好大結局,它配得上帶台劇逆襲。

但李子維、黃雨萱、莫莫小天使和陳韻如都有了最好的大結局之後,下一個懸念是:內地偶像劇何時能拍出我們的《想見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89rWnAB3uTiws8KA20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