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首次「阿嬌」體驗!作為一架支線客機,可媲美主流幹線窄體機
已經有兩年沒有搭乘過東航的航班了,MU也漸漸在飛客獲得了「貨航」「餅乾航」等美稱。但是作為江浙滬地區的人,想要體驗阿嬌的話,東航還是相對最方便的選擇。
恰好東航帳戶里的數千積分即將過期,便策劃了這次的阿嬌體驗之旅。6000歷程兌換X艙免票,由於國產飛機免收機建費,所以這次成了《真》零元乘機。
機場交通與值機
由於是中午的航班相對從容,所以從酒店出發乘坐地鐵前往浦東機場。東上航的國內航班集中在T1。浦東機場可以說是除了溫州T2,西安T2之外最熟悉的機場,特別是T1值機區「萬箭穿心」的頂棚。
作為東航白板會員,貴賓禮遇自然是沒有的。但是值機的時候,我向櫃檯詢問能否幫忙選在緊急出口位置,答曰最後兩排座位(包括緊急出口)全部鎖著沒有辦法選。問我是否需要花費積分選座,我果斷放棄了。
以我的經驗,緊急出口不是一般向櫃檯提要求了一般都會給的嗎?還是因為東航作為大地主,深入貫徹了優選座位必須要花費積分的原則?
在值機的時候被要求在手臂或者衣服上貼張這個貼紙,結果從頭到尾也沒起什麼作用。有大佬知道這是幹嘛的嗎?
機場貴賓服務
沒有延誤,212登機口準時開放。毫不意外的超級遠機位。由於阿嬌載客量僅有90人,所以除去小車之外,所有旅客一輛擺渡車就拉走了。當天早上浦東的飛機貌似不是特別多,只抓拍到了一些,列位湊活看吧。
國航的330.一開始看錯了舷號,還以為是國航西南的四大金剛之一,白高興了一下。
剛剛落地的廈航聯合國號787
天航330,應該是剛剛從天津飛來過站的
東航的天合聯盟塗裝330.現在東航還有幾架天合塗裝的飛機?
登機與歡迎
故意走在登機隊伍的最後,對準阿嬌一頓狂拍,結果被一位機務大哥叫了一聲「跟上」。登機之後向乘務長遞上飛行日誌,乘務長爽快地接了過去。
遠眺阿嬌。擺渡車上身旁的一位大叔指著一種320,738問著哪架是我們的飛機。我順手指了指阿嬌,大叔隨即發出了一聲不太耐煩地嘆氣,估計之前沒聽說過阿嬌。
有一說一,阿嬌的顏值我覺得還是很能打的,和320,737相比各有特色。
在這裡被機務大哥喊了一聲
經典視角
機艙設施與服務
走進客艙,阿嬌採用的是3-2的非對稱布局,據說起初這種布局引發了一波關於飛機配平的討論。座椅是東航最新的「輕薄」型。腿部空間非常不錯,約有兩拳半的空間。
座椅下方配有USB- A的充電接口,但是只能在平飛的時候使用,所以對於上海溫州這種短途飛行來說用不到,但是有這個配置還是值得鼓勵的。客艙配色也是沿用了東航最新的米黃色,個人覺得比老的深藍色的配色高級許多,但是同時也更不耐髒。
由於沒有配備小電視,所以安全演示由空乘人工完成。印象中還沒遇到過東航的人工安全演示。飛機正點推出,滑行了接近15分鐘(合理懷疑機長帶頭拖時間)後起飛。
本次座位35C,屬於客艙的靠前部分,所以飛機起飛降落的時候,明顯感覺噪音比320,737小不少,推背感也不是很明顯。但是奇怪的是,平飛之後的噪音主觀感受比320,737還要大。可能是錯覺吧。
腿部空間非常寬裕
驗明正身
衛生間整體大小和其他窄體沒有區別,由於是新機,所以很乾凈。
機上餐飲與美景
一個小時的航班要啥自行車?一瓶水打發。不過水的牌子倒是換成了嶗山礦泉水(好像是),之前的巴馬鉑泉庫存用完了估計。飛機全程在顛,所以也沒有機會跑到前艙後艙去拍些照片,連飛機的名牌也沒拍到,屬實可惜。一路沿著海岸線飛行了一個小時後,飛機落地溫州龍灣T2。
這應該是在舟山附近,可以看到島嶼岸邊的黃色的水和海水的分界線。
抵達與整體評價
飛機停在遠機位。下降之前,乘務長小姐姐送回了飛行日誌,並且送了一張一二三航空的賀卡,臨下機的時候又拉著我合了張影,非常感謝。這次的阿嬌初次體驗總體是意猶未盡的。由於時間短加上顛簸,沒有能夠充分探索一下客艙里的設施,也沒有能夠體驗那個格外寬敞的緊急出口座位。
拋去國產飛機這一屬性,阿嬌作為一架支線客機絕對是合格的,甚至在一些方面可以媲美主流幹線窄體機。換季之後,東航的阿嬌貌似只執飛浦東溫州航線,我以為是有些浪費的。阿嬌完全可以去勝任一些比較冷門的中等距離的航線。
國產飛機只有先在國內的市場大規模運用並獲得商業上的認可,才能談以後的走出國門。一二三航空預計年底可以接收第一批的C919。希望我到時候可以有機會安排上首飛。總之還是希望國產飛機越來越好。
附上飛行日誌
本文源自飛客網會員「 A Funny Joke 」
了解更多
收藏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