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鋼四俠」的武漢戰「疫」故事

2020-03-27     網信津南

和戰友們搬運物資

勝利返航

  「津鋼四俠」,天津的津,武鋼的鋼,這是天津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4名「80後」男隊員的共同綽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武漢青山區的天津醫療隊後勤保障基地,林春光、趙寶偉、燕朋波、閆廣汛組成的「津鋼四俠」和戰友們一起,擔負起武漢地區天津醫療隊的物資轉運工作。從抵達武漢那天起,到完成任務離開,他們的腳步未曾停歇。

  林春光:想在前也做在前

  1980年出生的林春光是「津鋼四俠」中年齡最大、工作時間最長的一位,作為醫療隊副領隊,原本不屬於他的工作,也主動承擔起來。

  出發之前,林春光是隊伍里最早知道出征消息的人之一。作為市衛健委基層衛生處副處長,疫情暴發之後,天津市5500多個基層醫療機構的運轉、2萬多名基層醫護人員工作的情況,林春光都要及時掌握,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這一習慣也被他帶到了武漢一線。

  醫療隊在武鋼二院開展救治工作,前期醫療防護物資主要依靠天津後方支援,隨著醫療隊人數持續增加,後方保障壓力激增,如何管好用好物資,需要未雨綢繆,統一規劃。

  為此,林春光和戰友們組織建立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共同研究商定,形成《天津醫療救治隊關於請緊急配置防護物資的函》和《天津醫療救治隊關於請求對武鋼二院專科住院部進行消防安全防範和內部道路消殺的報告》,配合臨時黨總支書記主動協調駐地所在區政府主要領導,第一時間委派專人予以督辦解決,建立起區政府醫療物資供應溝通機制;積極協調青山區消防大隊建立感染病區消防安全應急預案,增加病區消防安全用品和器械,組織醫療隊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工作安全有序開展。

  作為「津鋼四俠」中的老大哥,大家有事總是喜歡找林春光商量,雖然林春光比其他「三俠」大不了幾歲,但他總能從生活、思想、業務上給予所有隊員支持和關心。

  趙寶偉:「永遠停不下來」

  1月26日午夜,天津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到達武漢前線後,駐地安置在了武漢市青山區委黨校。從此這裡不但是一隊駐地,也成為整個天津支援武漢醫療隊伍的後勤保障總基地,市衛健委的趙寶偉就成為了基地總聯絡員。

  「寶哥,今天吃什麼?」「大寶,晚上有一批物資要來,做好準備。」在基地,醫療隊員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趙寶偉,年輕隊員們喜歡叫他「寶哥」,年長的稱他為「大寶」。在武漢的52天裡,醫療隊員們對趙寶偉的印象是「永遠停不下來」。

  從天津出發前,趙寶偉在市衛健委做財務工作,但在武漢,他成了防護物資專家。口罩、消毒液、防護服在外人看來都是些簡單的概念,對醫療隊來說,卻容不得半點疏忽。基地接收的物資不僅來自國內,還有海外捐贈,品種、規格、標準、產地、廠家不盡相同,必須掌握準確信息,以最快速度將物資分發到最需要的人手裡。「他從一個醫療物資的門外漢,短時間內就熟練掌握了什麼是二級防護,什麼是三級防護。熟悉一線各個班次用品、用物,熟悉了什麼是可以殺死新冠病毒的濕巾、手消毒液,真的太不容易了。」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成員、有著32年護理經驗的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主任護師王瑩談起這個大管家總是讚不絕口。

  燕朋波:給自己留個名額

  2020年除夕夜,北辰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燕朋波是部門第一個接到組建支援湖北醫療隊通知的人,第一時間燕朋波做了兩件事情:第一,迅速彙報主管領導、同時組織護理人員積極報名,並篩選最優秀的護理人員支援湖北;第二,非常「自私」地給自己留了一個名額。

  「我當時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給自己留一個名額,也許這就是發自內心的召喚吧。來到武漢後有人問起來,我才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我是一名黨員,這是我的使命;我是一名護理管理者,這是我的責任;我是一名護士,這是我的職責,是一種深深植入到骨子裡的情感,當需要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噴發出來,沒有什麼可以阻擋。」燕朋波說。

  在武漢期間,燕朋波參與建立了完整的護理工作流程、規章制度,各項護理技術順利開展,首批患者成功出院,人員思想穩定、關係相處融洽……這些成果的取得為打贏武鋼二院戰「疫」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在11年的護理生涯中,燕朋波先後經歷了兩個衛勤保障工作,兩次援藏工作,一次突出應急救援,每一次都沖在最前線,每一次都是蛻變和成長。1月26日出發前,女兒曾給了燕朋波一個大大的擁抱:「爸爸很厲害啊,爸爸加油,早點回來。」現在,回到天津正在隔離休整中的燕朋波,離再次擁抱女兒的日子越來越近了,當見到女兒的那一刻,他可以自豪地告訴女兒:「爸爸是好樣的,我們醫療隊都是好樣的!」

  閆廣汛:每天走2萬多步

  24527、33609、26914……在武漢期間,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護師閆廣汛的微信計步數據幾乎都超過2萬步、甚至3萬步,在朋友圈裡基本都是第一,這一「成績」要歸功於「全能戰士」的身份。

  到達武漢後,閆廣汛作為護理人員和其他戰友第一批進入武鋼二院的「紅區」,第一眼,醫療隊上上下下都被當時簡陋的環境驚呆了:除了床架,什麼也沒有,很多窗戶沒玻璃,有的門上沒把手,灰塵滿地,還有垃圾。

  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接管領導一聲令下:成立突擊小分隊快速處理!「我身體好,算我閆廣汛一個!」

  馬上行動!先收拾好衛生,以便規劃分區。垃圾,用手清理出房間;地板,反覆用清水拖地,直到滿足醫療需求;消殺,不漏任何一個角落……反覆消殺從上午干到了下午四點多,閆廣汛和隊友們為醫療隊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直到回駐地洗澡時才發現衣服已經濕透,一直沒吃飯。

  醫療隊在武漢經常會接收到各種物資,無論白天黑夜、無論颳風下雨,隨時可能到達,隨時需要卸貨儲存。3月8日晚10點多,天空下著細雨,一輛大卡車緩緩駛入駐地。趙寶偉招呼著「四俠」去卸貨,大家一看,這是「甜蜜的負擔」──整整25000斤、800箱蘋果。雨夜,不能讓蘋果淋濕,沒有叉車等設備,只能靠肩扛手拎。沒有猶豫,閆廣汛第一個跳上汽車,開始快速卸貨。兩個小時後,時針指向了零點,貨物終於全部轉運到室內,閆廣汛他們臉上分不清是汗水還是雨水。

  他們的優秀表現被醫療隊的所有人看在眼裡。3月16日,在武漢醫療隊基地,閆廣汛和其他同志一起「火線」入黨。

  「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天津醫療隊在湖北的優異表現,離不開醫護人員挺身而出逆行而上,離不開堅實有力的組織保障,也離不開以「津鋼四俠」為縮影的後勤人員的拼搏奉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0npHHEBnkjnB-0znip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