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Chicology公眾號,歡迎關注我們。點擊文末「了解更多」真的可以了解更多哦。
You are what you eat
You are what you wear
如果傳統的優雅的「時裝」不再流行,都不知道該穿什麼去裝修華麗,又有dress code 的fine dining吃飯。所以是不是因為時裝風格的流行,同時也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是說,正是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了時裝流行風格的轉變?這大概又是一個蛋生雞雞生蛋的循環,但總之,跟緊繃的優雅時裝一起過時的,還有需要穿著這些時裝的場合;隨著街頭文化對高級成衣的滲透,我們的消費場所也發生了變化:其中包括時髦的美式漢堡店。
麥當勞是很多人認識漢堡的第一場域,在大概二十多年前,能夠去吃一頓麥當勞也是時髦的事情。聽長一輩的人說第一次見到漢堡的反應,看著用紙包起來的奇怪食物,不知在沒有餐具的情況下到底要怎麼食用。只能默默觀察旁邊的人,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用手拿著吃的!
其中的局促不安,在今天說起來像個笑話,可這就是漢堡帶給我們赤裸裸的文化衝擊。可這樣的衝擊,在美式文化大舉進發的這些年,早已蕩然無存。本來很討厭麥當勞的長輩,在去美國吃過一次Super Duper之後,居然真的愛上漢堡,到了香港還吵著要去吃Shake Shack。
Photo by Doreen
漢堡已然成為全球人民的家鄉菜。
Photo by Dan
麥當勞早就不再時髦,日漸變成一個慈善機構,在深夜收留無處可去的城市邊緣人。但更加時髦的漢堡店開了,比如一開業就人山人海的Shake Shack,比如Five Guys,這些單點現做漢堡店,開始了自己在亞洲的征途。他們依然是快餐,依然只賣漢堡,但他們很「潮」,他們代表著美國街頭草根文化,這些漢堡品牌再次帶來文化上的衝擊。這次不僅僅是食物,而是風格,是生活方式,是新晉網紅打卡聖地。
Five Guys
到訪門店:香港灣仔莊士敦道60號
點單食物:Cheese Burger、Fries、Strawberry Milk Shake
Five Guys,中文翻譯五個兄弟,明明頂著很土的一個名字,店鋪的裝修卻非常「潮」,每個角落拍出照片都是標準的美式網紅大片。店鋪里的氛圍即使在香港也非常好,有一個黑人小哥專門叫號碼出餐,大概想要消費者有一個仿若置身美國的感覺。漢堡的味道,只是平均水平而已,薯條反而特別好吃。跟開在中環的Shake Shack不一樣,點單的小姑娘是可以說中文的。單單這一點,就將已經進軍香港的兩家漢堡店,從本質上區分開來了。Five Guys更潮更街頭,Shake Shack裝逼一點Polish一些。
In n Out
到訪門店:333 Jefferson Street, San Francisco
點單食物:Cheese Burger、Fries
在西部,大概沒有人知道什麼是Shake Shack,因為稱霸美西的漢堡是In n Out。跟美西很多東西一樣,In n Out顯得有點土、有點跟不上時代。但恰恰因為這樣的土,在懷舊風格盛行的今天,看起來別有一番風味。似乎能讓人懷念起,小時候第一次進麥當勞看到的被固定在地面上的圓形靠背椅子,那才是漢堡店本來該有的樣子。In n Out很大一塊的販售方式,是開車經過,坐在車裡買,在車裡拿,然後再開車走。只有美國適用這種方式,這跟汽車文化公路文化有關。In n Out整個視覺都是十足的美國味,不知道什麼時候要開來上海?
Shake Shack
到訪門店:中環IFC4樓4018鋪
點單食物:SmokeShack、Milk Tea Shake
在上海,從來都沒有勇氣和決心去排隊,現在人應該少了,可是這個東西吃過一次基本上不會特別想去吃第二次。整個美東都是Shake Shack的天下,黑色和綠色的品牌標識別,也打破了傳統漢堡店大紅大黃的視覺印象,顯得特別又時髦。纖細的線條,比起美西那些大老粗要文藝秀氣得多。可是所有這些漢堡店都有一個不變的價值觀,合家歡樂的熱情,和正面積極的美國夢。食物方面,只比漢堡王好吃一點點,在香港地區的限定奶昔是奶茶口味的,除了太甜其他味道到還可以。比起食物本身,Shake Shack的視覺設計更加具有吸引力。
Super Duper
到訪門店:783 Mission Street, San Francisco
點單食物:Double Cheese Burger、Fries
到舊金山,朋友第一推薦的漢堡店,也是這麼幾家漢堡店中,覺得真心好吃的一家。In n Out和Five Guys吃得是美式氛圍,Shake Shack吃得是設計,只有Super Duper吃得是漢堡本身。除了牛肉漢堡以外,也是唯一一家做雞肉漢堡的,很多時候雞肉比牛肉要對胃口得多。如果從店鋪風格角度來說,Super Duper真的不太潮,它像一個好好學生,不太會玩街邊那一套,只是蒙頭默默做漢堡而已。雖然出生美西,可都在大城市裡生活,帶著一點點的驕傲做著最傳統的食物。
對於漢堡的認識,從新奇的麥當勞,到厭倦了的垃圾食品,再到如今的現點現做,一步一步,早已不再是舶來文化,我們對於這種食物有了自己的判斷。就像「時尚」,再也不是只能遠觀的熱鬧,早已全面滲透到中國每一個角落。
——
選擇的衣服可以代表一個人,選擇的食物一樣可以。
你會選擇什麼樣的衣服和什麼樣的食物呢?
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吧!
text :盧笛
graphic:Doreen
photo:Dan、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擅轉至他處,如需轉載/合作請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