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中學教師張鵬:從教17年,初心不改熱情不減

2019-09-25     延川快訊

延川權威發布丨服務百姓生活

每屆帶的總是學校學生最調皮的一個班

也是「刺頭」學生最多的班

但他卻總能和學生打成一片

既是學生的老師

也是學生的朋友

他就是延川縣第二中學老師張鵬

張鵬於2002年7月畢業於延安師範,2008年7月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物理專業,中學一級教師,至今已從教17年,自2006年開始一直在學校擔任物理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分別於2015年9月榮獲延川縣師德標兵,2016年4月榮獲延川縣信息整合優質課一等獎,2018年4月榮獲延川縣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2019年4月榮獲延川縣最美青年教師等榮譽。在17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和學生一同成長,也漸漸有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教育教學方法。

「我曾經認真想過,一般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基本都有兩個共同點,一個是學生的生活習慣不好,再一個就是一些客觀的家庭因素。」老師張鵬告訴記者,所以他在教育教學中,會側重於改變學生的生活習慣,多與家長聯繫,讓學生更好地處理與家長、家庭間的關係,不僅讓他們成才,更要讓他們成為一個德行兼備的人,「現在很多學生已經畢業,但是有些家長、學生依然和我有保持聯繫請教我一些問題。」

張鵬向記者講述了上一屆的一名學生劉超,一個典型的「刺頭」學生,家人管的少,也管不了,甚至已經拿孩子沒辦法。最後轉學到二中的時候,家長已經將自己的門市關了,工作辭了,專門看著孩子上學。抽煙、喝酒、打架……劉超可謂是樣樣不缺,讓父母操碎了心。

「但是我發現孩子其實優點也有很多,聰明、善良、做事認真。」張鵬告訴記者,這樣的學生比較難以管教,一定要和學生親近,只有真正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改變他們。「剛開始,他犯錯我不批評,我只看,到最後會發現,孩子的內心很善良,一直犯錯的原因也是想引起老師重視,如果老師不重視,放任下去,這個學生可能就會走向錯誤的道路。」

後來,經過多次談心,登門拜訪,老師逐漸獲得了學生的信任,張鵬開始讓劉超每天下午組織學生打籃球,加強與同學的交流,培養他的生活習慣。僅僅不到半年時間,劉超身上的一些壞習慣漸漸被丟掉,開始變得團結同學,開始與人交流,學習成績從後進生一躍成為年級前十名,最後如願考上了喜歡的高中。

「學生生活習慣變好,學習成績進步,就感覺很有成就感,晚自習和他們坐在一起,會感覺非常寧靜,心也就跟著一起靜下來了。」張鵬由衷地說,一名老師,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學生的成長成才,這也是一名老師的神聖使命和職責。

同事張婷告訴記者:「張鵬老師為人謙虛和善,團結同事,樂於幫助同事,非常幽默,在工作上是一個非常敬業的老師,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學生也很喜歡他的課堂氣氛,是一位非常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

他還是一名極簡生活主義者,每天都是學校和家裡兩點一線的生活,哪怕周末也是極少外出。所以他在徵得學生和家長同意之後,利用自己的閒暇時間,每周日早上三個小時為學生「開小灶」義務補習,與學生家長簽訂安全協議,課後回家大家都會在微信群里報平安,學生們逐漸養成了自律的好習慣,學習成績也在不知不覺中進步著。

「當班主任,要帶好一個班,關鍵是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當學生的思想和認識提高了,行動才能有動力;我經常和同事們講『初心不改、熱情不減』,這其實既是對我們老師團隊的提醒,更多的是對我自己的一種鞭策。」張鵬滿臉笑容,向記者分享著自己的教學心得。在他堅定的目光里,可以清楚地見到他對教育教學工作歷久彌堅的一種熱情和堅持。

總編:楊美蓉

責編:馮江濤丨編輯:高 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wtkaG0BJleJMoPMoQL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