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最近蚊子多?蚊媒疾病如何防?出梅後10天左右迎來高峰

2019-07-25     新民晚報



圖說:新華社區的衛生服務社專業工作人員正在小區內的集水井以及排水溝等區域進行藥物投放,杜絕蚊蠅幼蟲滋生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下同)

申城出梅後,氣溫節節攀升,更令人擔憂的是,蚊子密度會逐步提升?「根據上海市蚊媒監測數據,今年的蚊蟲總體數量較近五年持平,數量走勢正常,」 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專家冷培恩主任醫師說,「不過,根據往年規律,出梅後的一段時間,的確是蚊媒繁衍高峰期。」近期,愛衛辦也將開展新一輪的雨後清積水活動,減少蚊蟲孽生場所。

今夏蚊子多不多?感覺說了不算

七八月是蚊蟲數量高峰期。冷培恩說,蚊子是「冷血動物」,生長發育依賴環境溫度。根據「有效積溫」原則,蚊子完成卵、幼蟲、蛹到羽化為成蟲階段的有效積溫是一個相對固定值,日平均溫度累加到這個值,蚊子就可完成生長。因而,在一定範圍內,溫度越高,蚊子生長越快。前一段時間,上海經歷梅雨季節,降雨量大,自然環境中積水明顯增加,再加上連日來上海溫度衝破30度,為蚊媒的孳生提供了環境條件。「30-35攝氏度是蚊子繁殖最快的溫度,積水是蚊子幼蟲繁殖最適宜的溫床。」冷培恩說,出梅後10天左右,蚊媒繁衍高峰期才會真正到來。

不過他表示,近期蚊媒監測並沒有出現異常,市民覺得蚊子多,也可能與局部地區的生態環境、孳生地的數量多、或者未及時清理有關。蚊媒監測的測試點遍布全市,從採集到的數據來看,蚊子數量走勢整體正常,今夏接到關於蚊蟲的投訴也不多。因此,局部個體感受並不能代表上海的總體情形。



圖說:新華社區的衛生服務社工作人員正在小區內的綠化帶以及垃圾房等區域,使用專業的小型噴霧進行藥物噴洒消滅蚊蠅

花露水並不防蚊?買之前看一下成分

「入夏後,如何防蚊成了家中最頭疼的事情。」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家中有兩個小寶寶,由於居住的小區緊鄰一條河道,蚊蟲成了全家人的「心腹大患」。一家老小几乎都是「易招蚊」體質,每天都被咬好幾個包。

「個體吸引蚊蟲的程度與個人體質有關。蚊子根據人或動物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汗液中的乳酸等物質來找到吸血目標,因此代謝較旺盛的人比較容易吸引蚊子,但血型等個體差異對此影響不大。」冷培恩告訴記者。

那麼,驅蚊手環、驅蚊液、驅蚊器……種種網上熱賣的「驅蚊神器」,實際效果又如何呢?冷培恩表示,防蚊類產品不勝枚舉,一般來說,選擇滅蚊氣霧劑、驅蚊液等產品時,要仔細查看成分,注意產品是否有「WP」開頭的農藥登記證。具有農藥登記證的產品上市前已經經過毒性試驗,因而較為安全、有效。如果在家使用氣霧劑時,只需要對準蚊子點噴一下即可,藥效過幾分鐘就會顯現;對著一隻蚊子重複噴或是在整個房間內使用氣霧劑都是沒有必要的。

在購買花露水和蚊香的時候也要注意,普通花露水並無驅蚊作用,只有止癢作用。但如果寫明「驅蚊花露水」且有農藥登記證的花露水則有驅蚊效果。而家中常備的蚊香液、蚊香片、盤蚊香之間只有載體上的區別,它們的有效成分大體相同,都有快速擊倒蚊蟲的作用,蚊子致死性並不是該類產品的評價指標。

冷培恩還提醒,孕婦、嬰幼兒等人群比較招蚊,建議用電蚊拍、蚊帳、紗窗等安全係數比較高的工具。此外,傍晚是蚊子的活躍期,外出時可避開這段時間。

清除積水是滅蚊的根本

記者從市愛衛辦獲悉,小型綠地、老舊小區、垃圾箱房、集貿市場等處,各類廢棄容器形成許多人為的蚊蟲孳生場所,而部分居民生活小區、學校、樓宇大廈、大型商體等的綠地深處、地下車庫、自行車棚、屋頂露台等也存在孳生死角,都可造成局部區域蚊蟲密度增多。

「從地下到天上」,蚊子的滋生環境十分豐富。冷培恩說,黃浦區疾控中心曾做過調研,在500多個雨水井中約70%有水,有水的雨水井中70%有蚊蟲,而這些蚊蟲絕大多數為白紋伊蚊。「所以防蚊最關鍵的是從源頭上控制蚊子的繁殖,也就是清除積水,小區雨水井要定期投藥。」

上海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分類實驗室副教授湯亮告訴記者,蚊子要在水中產卵,幼蟲(又稱為孑孓)階段也生活在水中,因此,它的繁殖條件和水環境密不可分,這種水環境尤其是指那種雨後小攤的積水點,比如,如果堆放廢舊汽車輪胎的地方很容易積水,也變成了蚊子滋生、產卵、繁殖的溫床。

湯亮還說,減少蚊子叮咬,其實也可以阻止蚊子繁衍後代。「雌蚊子是通過吸血來補充蛋白質,促進卵巢內卵的發育。一隻吸飽血的蚊子和一隻餓肚子的蚊子相比,產卵數量可以相差幾十倍甚至近百倍。一隻吸飽血的蚊子可以產下幾百上千個卵,而不吸血的蚊子產下的卵的數量只有個位數。這就是為什麼雌蚊子為了讓種群擴增,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去吸血的原因。」

上海啟動滅蚊防病專項行動

市愛衛辦透露,近期申城將啟動雨後清積水活動。實際上,目前上海滅蚊防病行動已經全年化、常態化。愛國衛生運動所開展的病媒生物預防控制工作一年共有6個突擊防制活動,每個季節各有不同,夏秋季主要進行防蚊滅蚊。今年6月開始,每月中旬集中開展全市統一控制突擊周。

市愛衛辦表示,防蚊滅蚊的關鍵就是要清除積水,減少蚊蟲孳生環境,廣大市民、各類社會單位應當做好「三不」——不剩積水、不堆雜物、不留死角。同時,愛衛辦也提醒,一些商圈樓宇、企事業單位等在購買專業消殺公司的專業服務時,不要只瞄準蟑螂和老鼠,也應當重視滅蚊。「有些人總覺得辦公室樓層高,蚊子飛不上去。」「知乎」上曾有一個熱門知識帖,介紹了蚊子究竟能飛多高。「在無風的天氣條件下,蚊子一次性能夠飛行的垂直高度大約在10多米左右,但是蚊子這類生物會逐層繁殖,後代容易以出生樓層為起點向上活動。比如有些蚊子的出生地就在10樓,那麼它可能以10樓為起點,飛上15樓。」專家表示,不能判斷幾樓才能擺脫蚊子,因為蚊子也能借力,如上升氣流就能把它托得很高,電梯也給蚊子提供了便利。因此,各類單位的業主或物業管理部門,要重視防蚊滅蚊工作,應當聯合專業消殺公司,查找單位內外環境蚊蟲孳生地,從源頭上清除。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 左妍 實習生 徐子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vfXJ2wBmyVoG_1Zm5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