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想必大家對這兩句歌詞,並不陌生。
在2004年,刀郎憑藉《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首歌,一夜走紅。
而隨著這一場雪,一起飄進人們心裡的,還有那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
我和大家一樣,當時也很疑惑,八樓為什麼會有二路汽車。
後來才知道,原來八樓不是指第八層樓。指的是一個叫做八樓的公交車站。
公交車站之所以會叫八樓,是因為公交站牌附近有一家崑崙賓館,賓館建成時一共八層樓高,是當時烏魯木齊最高的建築物。
今天在偶然之間,重新聽到了這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勾起了我對那時的不少回憶,也不禁想了解,在大眾面前消失已久的刀郎近況如何?
去年有一位網友,在參加朋友的婚禮時,在婚禮現場遇到了刀郎,並拍了照片傳在網上。
照片中刀郎的打扮,與他以往的深色上衣和棒球帽不同。
他戴著眼鏡和白色禮帽,穿著黑色的中山裝,身材胖了一大圈,頭髮也肉眼可見的,變少了很多。
看到照片之後,大家都唏噓,當年那個放蕩不羈的大漠浪子,也沒能避免歲月的蹉跎,終究還是要面對中年發福的命運。
但在我眼中,刀郎的現狀是,「繁華歷盡,方知平凡是真。回首滄桑,只想平淡如水。」
01
1971年,刀郎出生在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的一個文藝家庭。
那時候他還未改名為刀郎,因為父親姓羅,母親姓林,故取名叫做羅林。
刀郎父母都是文工團的工作人員,他從小便接觸到了音樂。同時也遺傳了父母的文藝細胞,天生就有一副獨特的好嗓音。
而他還是家中的獨生子,家人對他的期待自然很高,管教也很嚴。
這也導致了刀郎的性格有些孤僻和叛逆。
在1989年,17歲的刀郎高中還沒畢業。
不顧父母的反對和勸阻,他懷揣著一顆對音樂的熱愛之心,孤身一人便從資中縣,到內江市的歌廳學習鍵盤樂器。
後來又到成都、重慶等地學習。
輾轉了四年後,刀郎再次回到成都,組建了「手術刀」樂隊。
可當他準備為夢想放手一搏時,卻發現微薄的收入,無法支撐成員們基本的生活。
於是在樂隊成立不到兩年時,便以大家的陸續離開而宣告解散了。
與此同時,刀郎的第一任妻子楊娜,在生下女兒後也不辭而別了。
後來刀郎才接到妻子的電話,楊娜說:「這不是我想要過的日子」,以此作為自己離開的理由,掛完電話之後就了無音訊了。
事業受挫與情感不順的雙重打擊,一度讓刀郎消沉不已。
但刀郎骨子裡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即使面前有千難萬阻,他始終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
為了證明自己,他又選擇去海南,繼續自己的音樂事業。
但迫於生活的壓力,在海南好不容易組建的樂隊,也再一次解散了。
而那時的刀郎,也在演出時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朱梅,朱梅被刀郎的才氣深深吸引。
在刀郎事業低谷時,朱梅一直在他身邊鼓勵著他。
刀郎在妻子的建議下,跟隨妻子回到新疆去發展。
在旅途中的經歷與見聞,給了刀郎很多靈感。
之後他便寫出了那些膾炙人口的歌曲。
到後來刀郎甚至被人們稱為,「21世紀的王洛賓」。
而他也是去新疆後,發現自己的聲音特點,與新疆南部「刀朗族」人聲音很相似,都是沙啞中帶著清亮,於是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刀郎。
「每個人都有他與生俱來的特質,最後一定能苦盡甘來。」
正如這句名言所說,人堅持自己的特質,最後一定會苦盡甘來。刀郎的經歷便是最好的例子。
02
經過了幾年的沉澱,和妻子一直以來的鼓勵,刀郎決定再一次出發。
於是在2004年,他推出了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正式出道。
這張專輯在沒有任何的宣傳的情況下,光正版就賣了270多萬張,當時市面上流行的盜版專輯,更是數不勝數了。
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到底有多火呢。
當時新疆一家音像店,在刀郎推出這張專輯之後,連續一年每天都在店裡放這首歌。
店主說:「我已經不想再聽了,可如果不放這首歌的話,店裡的生意就會變得很差。」
而刀郎並沒有止步於前,在第二年更是乘勝追擊。
憑藉著《衝動的懲罰》這首歌,獲得當年全國「金唱片」獎。後來推出的《謝謝你》、《披著羊皮的狼》等專輯,也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真實的東西,永遠是最能打動人的。
有溫度的作品,一定是貼近人們生活的。
大家之所以會喜歡刀郎的作品,可能是因為能在他的作品中,體會到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真情實感。
聽他的歌曲時,我們總是能被他的情緒所感染。
在刀郎的作品中,有描寫愛情的《西海情歌》、《衝動的懲罰》,也有敘述親情的《流浪生死的孩子》。
而這些作品的故事與背景,並非刀郎虛構出來的,它們都是來自於現實生活中。
「我在苦苦等待雪山之巔溫暖的春天,等待高原冰雪融化之後歸來的孤雁。」
聽到《西海情歌》的前奏時,我們可能就會聯想到,藍天白雲的雪山美景。
其實在歌曲背後,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瑛與勇是一對大學情侶,一起報名來到零下40攝氏度的,「生命禁區」可可西里當志願者。
瑛在的藏羚羊觀察站,是人比較多的不凍泉,而勇被安排在,條件艱苦的陀陀河觀察站。
倆人每次也只能,在勇回來彙報時見面。但他們一直努力堅持著。
終於快到了最後一次彙報的日子,他們將資料交給下一批志願者,之後就可以回家了。
可勇卻犧牲在收集資料的路上。成為可可西里第一位犧牲的志願者。
刀郎在採風時,聽到了這個愛情故事後,他在悲痛和感動之餘,為瑛和勇寫下了《西海情歌》。
知道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後,我再聽它時,心中的感慨也變得更多了。
而刀郎的歌曲中,不僅有別人的故事,更多的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
《衝動的懲罰》這首歌,它的創作靈感就來源於刀郎的親身經歷。
在這首歌里,他講述了自己遇到了心儀的對象,以為可以白頭偕老。
卻沒想到自己胡亂衝動的追求,得到的不過是對方的拒絕。直到現在,想到這首歌,我的腦海中還是會浮現出,MV里刀郎戴著帽子坐在廢墟中,用沙啞嗓音唱著歌的場景。
刀郎用自己那份最真實的感情,給大眾帶來感人作品的同時,也在當時的樂壇,為自己占據了一席之地。
03
那時的刀郎,一直都受到眾多粉絲的支持,作品也被大家所喜愛和傳播著。
在娛樂圈,有很多明星和歌手,也非常認可刀郎的音樂。
當時在香港歌壇封神級的人物,譚詠麟曾對刀郎讚不絕口。
認為刀郎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歌手,一點都不輸給自己。
甚至稱刀郎為「十年一遇的歌手。」
後來還去刀郎的演唱會上擔任嘉賓。
影視巨星成龍大哥,也在參加節目時公開地說:
「世界的和平不能只靠武力,還要以情服人。刀郎的歌曲就孕育著濃厚的情感。」
而天王劉德華曾誇讚刀郎的音樂:
「能與我這首《忘情水》並駕齊驅的歌,也就是刀郎的那首《衝動的懲罰》。」
而在得到誇獎的同時,刀郎也難免會受到質疑,無法避免有反對的聲音出現。
2010年那英擔任了,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的評委主席。
在評選樂壇十年影響力歌手時,她與評委會成員發生了意見衝突,那英極力反對刀郎入圍。
她認為刀郎雖然銷量高,但「並不具有審美標準」,「作品缺乏音樂性」。
之後更是說出:「去KTV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的言論。
當時,這件事情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就能成就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的詆毀,就能承受得住多大的讚美。
在面對圈內對他,褒貶不一的評價。
刀郎從來沒有主動回應過,他還是像以前一樣,安靜的做那些自己想做的音樂。
多年後刀郎又被大家問起這件事,他才笑笑說:
「獎是什麼?我完全沒有想過。或者就像一件衣服,穿了可能讓我看起來有錢一點,我覺得這個都是浮雲吧。」
刀郎的音樂聽著很質樸,不華麗,但很能打動人。
其實,刀郎本人和他的音樂一樣,雖然骨子裡透露出桀驁不馴,但為人卻質樸實在而不浮華。
04
拉布呂耶爾曾說:「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
如果你認為刀郎只是個會靠唱歌賺錢的人,那你可能就想錯了。
雖然他憑藉才華獲得了當時的成就。但那並不是他最想要的。
即使當時的他星光熠熠,刀郎沒有忘記用自己的才華,去幫助別人,去回報社會。
在經歷過大紅大紫之後,刀郎在2011年毫無預兆地「消失」了。
其實這並不是刀郎臨時做的決定,一直以來他的想法便是如此。
與很多明星不同,他不想大眾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於是他選擇在事業的巔峰期,淡出了娛樂圈,背上吉他,選擇了去西部支教。
其實刀郎在退出娛樂圈之前,也一直在默默的參加社會活動,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
2005年刀郎參加了賑災義演活動,還寫了《愛是你我》這首歌,獻給災區人民。
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發,災民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看到新聞的刀郎,立即以個人名義,向慈善總會捐款了10萬元,並且為家鄉人民祈禱。
北京奧運會開幕時,刀郎為奧運會譜寫了《榮譽》、《就是現在》等歌曲,同時也參加主題曲《北京歡迎你》的演唱。
而在2010年,他又參與了文化部,在新疆地區組織的慰問演出。
刀郎熱愛音樂,在用音樂給自己帶來愉悅的同時,也將感動與回報帶給了別人。
05
在某次採訪中,主持人打趣的問刀郎:「為什麼你總是戴著帽子呀?」
刀郎回答:「我戴上帽子就是刀郎,但我摘掉帽子就是羅林。摘了帽子走在大街上,沒有人能認出我來。」
當主持人問刀郎,能否摘下帽子給大家看一看正面時,刀郎拒絕了。
他開玩笑的說:「這樣我以後到菜市場買菜,還怎麼好意思跟人討價還價呀。」
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
刀郎紅極一時,卻並沒有被所謂的明星光環,沖昏頭腦。
他甚至都沒有,把自己當做明星看待過。始終認為自己只是個普通的音樂人。
2018年時,春晚節目組向刀郎發送過邀請,想邀請他去春晚現場為大家演唱經典歌曲。
卻被刀郎拒絕了。
當時有很多人都不解,為什麼連這麼好的機會刀郎都要拒絕。
後來刀郎說:「我的作品能夠讓更多人知道,我是很高興的。但是我真的不希望,我這個人被大家都知道。」
因為害怕露面後,自己的音樂靈感會消失,所以他不辦巡演,不多賺粉絲的錢。
因為不想消耗自己,只想花時間給粉絲帶去好作品,所以他不參加節目,不隨便接商業演出。
刀郎這樣的想法和行為,足以算得上是這個浮躁世界裡的一股清流。
06
一位喜歡刀郎多年的粉絲,曾在貼吧上記錄了一些關於刀郎的故事:
演出結束後,刀郎會請遠道而來的粉絲吃飯。
他記得很多粉絲的名字,不論是在貼吧給他留言的,還是在現場見過面的,他都記得,每次在演出時遇見,都會主動打招呼。
一位歌迷的妹妹需要康復器材,卻因為價格太貴負擔不起,刀郎聽說後馬上找人買了送過去。
一位年紀大的歌迷,無法去到現場看他演出,刀郎便專程回老家看望他。
在出現很多質疑聲音的時候,刀郎在演出時說:
我會為了歌迷牛逼的唱下去,牛逼的寫下去。讓歌迷們能在說出,自己喜歡刀郎之後不覺得丟人。
在6.22刀郎生日這天,刀郎空降貼吧,跟自己粉絲說了一些自己的最近工作生活,最後也明確告訴大家自己沒有放棄音樂,還要為大家寫歌唱歌。
看到這一幕,我忽然有些動容。
這麼多年了,看到這個熟悉的名字,還是會忍不住回想曾經那段歲月,也總是會情不自禁濕了眼眶。
我想,刀郎之所以能收穫那麼多粉絲,並且在隱退多年之後,還一直被人們記得的原因,大概就是「陷於才華,忠於人品」。
在刀郎的某首歌下面,有這樣一條熱門評論:「刀郎帶來了一個時代,一段歲月,一段人生。沒有刀郎,沒有深情感受刀郎的歌聲,那麼我們的歲月就顯得蒼白了許多。」
其實刀郎並沒有消失,他只是沒有按照大部分人,所預期的那樣去活著。
但他最終還是跟隨自己的想法,活成了最真實的樣子。在漫長歲月中,刀郎並沒有改變什麼,只是越來越清晰地成為了自己。
而此刻,我們也更應該明白:人這一生,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