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概況

2019-12-10     新疆地理百科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地處塔城、克拉瑪依、阿勒泰三地區中心,北與阿勒泰、哈薩克共和國交界,南部與瑪納斯縣、沙灣縣接壤,西南部以烏爾禾為界與克拉瑪依市相連,西與額敏縣、托里縣以白楊河為界,東鄰阿勒泰地區,東西最長210公里,南北最寬207公里,轄區總面積3.06萬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45°20'至47°12',東經84°37'至87°20'之間。

和布克賽爾縣是全疆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總面積3.06萬平方公里,1954年9月10日成立自治縣,轄2鎮(和布克賽爾鎮、和什托洛蓋鎮)、6鄉(夏孜蓋鄉、鐵布肯烏散鄉、莫特格鄉、查干庫勒鄉、巴音傲瓦鄉、查和特鄉)、3個牧場(巴嘎烏圖布拉格牧場、布斯屯格牧場、伊克烏圖布拉格牧場),1個團場(農十師184團),全縣總人口6.3萬人,由蒙古、漢、哈薩克、維吾爾、塔塔爾等19個民族組成。漢族多分布於和什托洛蓋鎮及夏孜蓋鄉,其餘民族平均分布於和布克賽爾鎮和北部鄉場。距烏魯木齊市495公里,塔城300公里,克拉瑪依195公里。


和布克賽蒙古自治縣地貌比較複雜,有山地、丘陵、平原、荒漠,縣境海拔最高點是賽爾山的木斯套峰,海拔3835米,終年積雪,最低點為南部邊緣已乾涸的瑪納斯湖,海拔249米。其地勢特徵為北高南低,北部地區地形以山區和低山區為主,海拔在1000—1500米,南部以平原為主,海拔在1000米以下。縣境內明顯可分為四大地區,即北部及西北部高山、亞高山地區,和布克谷地,中部中低山丘陵區,南部平原荒漠區。北部及西北部高山、亞高山地區包括賽爾山、北中部地區哈同山(水流較少,景象較為荒涼)、西北部邊境連接賽爾山和哈同山脈的鐵布克山。和布克谷地包括賽爾山以南,哈同山以北。中部中低山丘陵區包括哈同山東部及阿德爾山、賽勒克特山、阿爾根特山、沙勒布爾特山、迪倫山等組成,這一地區植被少、水源缺乏,地面起伏不平。南部平原荒漠區包括中、低帶以南的廣大平原、荒漠地區,由此以南至準噶爾腹地,其北部為和布克河下游和夏孜蓋三角洲,是農作物種植區。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地處內陸,遠離海洋,屬大陸性北溫帶乾旱氣候,氣候特點為冬寒漫長、夏涼短促、無霜期短、降水較少、蒸發旺盛、空氣乾燥、積雪薄而不穩定,春秋多大風,全年盛行西風。由於緯度及地形的差異,全縣分為兩個大的不同氣候區。北部山地氣候區,包括和布克谷地在內,≥10℃的積溫在2100℃左右,年平均氣溫只有3.1℃--3.5℃,無霜期短,僅135天左右;降水量除中山帶以上稍多外,一般降水都在150毫米左右;積雪不穩定,有明顯的冬季逆溫層,有利於牲畜越冬和喜涼作物的生長,但春秋多有偏西大風,常受風災之害。南部平原氣候區,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7.0℃--7.3℃,≥10℃的積溫在3300--3350℃之間,光照充足,無霜期較長達180—190天;降水少,年平均降水只有88.5毫米,蒸發量大;夏季炎熱,有乾熱風之害;冬季嚴寒,降雪少,積雪薄,不宜種植冬小麥。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水土光熱資源豐富。縣境內有兩條主要河流,白楊河與和布克河,有大小溝溪31條。白楊河發源於本縣的旦木郭勒,年徑流量2.4億立方米,和布克河發源於鐵布肯烏散鄉的霍爾茹,屬和布克谷地的泉流河系,其年徑流量約為4200萬立方米,是本縣南部灌區、察和特灌區水源與加音塔拉水庫的主要蓄水水源。水資源總量4.35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量2.56億立方米,已利用水資源量0.79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量2.55億立方米,可開採量1.8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80億立方米,可開採量0.71億立方米;各業用水量0.79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灌溉用水量0.76億立方米,生活用水量0.02億立方米,工業及環境用水量0.01億立方米。根據2007年土地調查數據,全縣土地總面積4228.9萬畝,其中:農用地3491萬畝畝,建設用地29.2萬畝,未利用地708.7萬畝。全縣耕地總面積21.6萬畝,基本農田面積14.4萬畝。但是在我縣南部有近300萬畝宜農荒地。縣境日照充足,全年平均實際日照是時數為3006.4小時,海拔1000米以下,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7.0℃--7.3℃,≥10℃的積溫在3300--3350℃之間。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地域遼闊,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我縣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近30種,其產地共60餘處(已發現的礦產地有二十多處)。其中,石油、天然氣、煤、膨潤土、鹽、石英砂、芒硝、石灰石等10餘種礦產的蘊藏量都達到億噸甚至百億、千億噸以上,而且品質均屬上乘。目前,已累計探明煤炭總儲量302.7億噸,工業儲量70億噸,遠景儲量達1000億噸;鹽儲量在18.4億噸以上,是自治區三大鹽田之一;縣境內的陸粱、石西等油田,年產油量在300萬噸;探明納基、鈣基膨潤土儲量23億噸,占新疆膨潤土儲量的60%。此外,鈹、銅、金、鐵、高嶺土、油頁岩、油砂等金屬非金屬礦資源都有非常廣闊地開發前景。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有著底蘊深厚的旅遊文化資源。準噶爾熱氣泉旅遊度假區為國家A級景區,該氣泉氣體富含硫、銅、鈣、鍶、硒、鐵、鋅等二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對治療風濕性骨關節病及皮膚病有特效,對治療糖尿病、高血壓有一定的療效。該氣泉在清代乾隆年間就被土爾扈特部落稱之為健身骨、治百病的「仙氣」。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地處準噶爾盆地中央,為中國惟一的保護荒漠植被的自然保護區,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公布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石室石棺墓葬群,據考證,這些古墓為公元前7—5世紀塞種人的遺蹟,以及公元6—8世紀突厥人的遺蹟,發現有並葬現象。哈同山岩畫,這些岩畫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遺蹟。發現岩畫處還有哈同山內的塔木格圖賽、祖爾格圖賽,鐵布克山的達瓦薩拉、及其東邊的努茨根郭勒,阿爾格勒特山南坡的塔木格圖賽等處。阿吾斯奇旅遊區,景色秀麗壯觀,水草豐美,草地野花爭奇鬥妍,有松樹、苦楊、爬地柏等植物點綴山坡,有旱獺、大頭羊、盤羊、猞猁等動物,使這裡形成了天然的景色公園。龍脊谷、五彩灣,是大自然億萬年地質變遷所賦予的奇特地形,具有極高的觀賞性和科考性。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動植物資源、森林資源較為豐富。2001年經自治區林業廳委託自治區林業勘察設計院區劃界定森林資源,國家公益林112608.97公頃,地方公益林17102.72公頃(自治區級地方公益林14258.89公頃;縣級地方公益林2843.83公頃)。全縣林地面積118561公頃,森林資源主要有山區天然林,荒漠灌木林和平原人工林三部分組成。林種類型主要有西伯利亞落葉松、苦楊林、胡楊林、樺木、梭梭灌木林、平原人工林為主。

野生經濟植物資源以藥材種類最為豐富,主要有貝母、甘草、黃芪、麻黃、青蘭、鎖陽、列當、肉從蓉、大黃、黨參、茵陳篙、風鈴草、圓柏、芍藥、烏頭、白頭翁、勿忘我草等。在迪倫山一帶生長有低等藻類植物髮菜,是一種名貴佳肴,分布面積達400萬畝。野生動物資源金雕俗名紅頭雕。大型猛禽,數量極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家二類保護動物有:鵝喉羚俗名黃羊和長尾黃羊,石貂俗名岩貂,雪兔俗名白兔,高山雪雞俗稱暗腹雪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miv8W4BMH2_cNUg1h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