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伊朗:從恩人盟友到對頭,他們怎麼了?

2021-01-06     枕貓

原標題:以色列與伊朗:從恩人盟友到對頭,他們怎麼了?

伊朗和以色列

不常看新聞的人可能都聽過,伊朗和以色列常年敵對,領導人數次在媒體前公開「互噴」,一個說要炸了德黑蘭,一個說要蕩平以色列。讓人很難想像,這兩個國家曾經十分交好。

歷史淵源

以色列是一個猶太人為主要民族的國家,而伊朗的主要民族是波斯人。這兩個民族之間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

公元前2500年,猶太人在當今以色列流域建立了一個以色列王國,這個國家隨後被分裂成了兩個獨立王國,分別是猶太王國和以色列王國。隨後不久,新巴比倫王國的國王尼布甲尼撒帶領軍隊攻打了猶太王國,一路凱歌攻進耶路撒冷,將耶路撒冷的財富洗劫一空,毀了猶太教的聖殿,將猶太人押回新巴比倫充作奴隸。

這一切,直到波斯人進入當今伊朗的地盤上,打敗了新巴比倫王國才算停止。波斯王居魯士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國王,他一手建立波斯王國,還征服了在兩河流域稱霸已久的新巴比倫王國。

波斯王居魯士

居魯士看著這些猶太子民,在新巴比倫遭受苦難,淪為奴隸,心裡十分不忍。於是便釋放了這些奴隸,派兵護送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歸還了尼布甲尼撒在戰爭中奪走的聖殿中的聖物,甚至還出錢出力幫他們重新建立起耶路撒冷和第二聖殿。

他所做的一切是所有的猶太人感激涕零,也因此猶太人一直是波斯人為自己民族的拯救者,兩個民族也世代交好。照理說,這應該是古代文明的一場佳話,為什麼以色列突然與自己的恩人波斯後裔伊朗,撕破臉皮,甚至鬧到要兵戎相見的地步呢?

這一切的一切,都逃不開中東政局的幕後推手,美國。

以色列

伊以蜜月

1948年,以色列建國。當年便與周邊的其他阿拉伯國家發生了劇烈的武裝衝突,這就是當代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阿以戰爭。而作為敵對阿拉伯國家境內的一部分猶太人,自然被阿拉伯軍隊當作了泄憤的工具,遭到了屠殺。

不得已,大批在阿拉伯定居的猶太人背井離鄉,返回以色列。作為他們返回以色列的中轉站,伊朗給予了大批猶太人政治庇護,給他們頒發籤證,使他們能夠回到以色列。這是伊朗波斯人第二次為以色列猶太人提供庇護,而為了回報伊朗為猶太人歸國作出的貢獻,在隨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中,以色列成為了唯一一個為伊朗提供軍事援助的國家。

隨後兩個國家開啟了蜜月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冷戰。雙方都把矛頭指向了歷來的兵家必爭之地——中東。蘇聯在中東的盟友是埃及,大部分中東國家都感受到了埃及當時領導人納賽爾的威脅,與此同時,美國也扶持了一個中東的盟友,就是以色列。

而伊朗坐擁著波斯灣,掌握著石油進出口的生意,自然也在美國的爭取範圍內。因著這樣的關係,以色列與伊朗自然而然結成了盟友。因此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兩個國家的關係交往日益密切,互相之間交換了許多軍事機密,甚至合作開展了核計劃。以色列與伊朗的首都甚至有了一班直達的航班。

這是以色列所擁有的,與中東其他國家的唯一一趟航班。然而這樣的好景其實並沒有持續多久。納賽爾很快去世,埃及再也不是中東共同的敵人。伊朗與埃及的關係迅速升溫,不出多少年,兩伊戰爭簽訂停戰協議,雙方的矛盾得以暫時緩解。

霍梅尼

如此一來,以色列對於伊朗的戰略地位便下降了。伊朗流亡海外的曾經領導人霍梅尼曾經說過,伊朗的經濟,軍事逐漸被以色列滲透,他們正在試圖將伊朗變成他們的軍事基地。一時間國內外輿論都不看好這段國際友誼。

矛盾終於爆發了。1979年伊朗民族起義爆發,伊斯蘭神權取代了當時的沙阿王朝,時任領導人開始重新審視與以色列的關係。

猶太人信仰的是猶太教,而伊斯蘭教向來是一個排外的宗教徒是不允許與外教人通婚的,更別提兩個國家之間有這樣緊密的聯繫。何況對於當時的伊朗而言,以色列的作用早已經大打折扣。以色列依舊是美國的盟友,而伊朗正式與美國決裂。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所以以色列在伊朗人眼中再也不是親密無間的盟友了。

伊朗人

正式決裂

1979年2月18日,霍梅尼下令宣布切斷與以色列的所有往來,要求以色列大使館的所有人員立刻撤離伊朗,並將撤離後的以色列大使館交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組織處理。至此,曾經的密友,恩人,正式決裂。

期間由於薩達姆的軍隊壓制,伊朗當局政府不得不向以色列要求軍事支援,幫助伊朗壓制薩達姆武裝。而以色列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考慮,也確實出手,提供了援助。

但過後,雙方依舊是劍拔弩張的態勢,甚至在媒體面前開始公然對壘。以色列攻擊伊朗破壞中東和平的攪屎棍,伊朗領導人指責美國與以色列是不可饒恕的魔鬼。以色列總理說伊斯蘭政權要比希特勒還危險,伊朗總統這邊就放狠話要將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

以色列說伊朗是黑色王朝,恐怖組織,而伊朗甚至公開宣稱,納粹屠殺猶太人是捏造的故事,根本不存在。這件事情更是讓猶太人群情激憤。事態的後續發展已經逐漸的脫離了言語攻擊,昔日盟友正式在戰場上兵戎相見。

黎巴嫩

2006年,以色列摧毀了黎巴嫩的軍事基地,黎巴嫩實施了對以色列的無差別炮火攻擊。這一舉動得到了伊朗的大力支持。伊朗趁機擴大了在敘利亞的軍事武裝規模,一路橫穿黎巴嫩,將軍隊開到了與以色列對峙的最前線。

而以色列自然不甘於受此威脅,由於暗中有美國的支持與默許,以色列是目前唯一一個敢於直接摧毀別國核設施的國家,如果伊朗還跟現在一樣,叫囂要用核武器蕩平以色列,或許以色列會先行一步,閃擊伊朗。

事實上以色列已經開始這樣做了,我們也不能苛責以色列,畢竟以色列的絕大部分居民都是歷史上多災多難的猶太民族。

他們一直對於國家安全十分敏感,絕對不容許有任何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發生戰爭。畢竟戰爭,就意味著死亡,死亡就意味著屠殺!既然會引起滅族的威脅,那麼不如儘早將威脅扼殺在搖籃里。

伊朗的核專家被殺

所以上個月,伊朗的核專家,國防部副部長級別的核研究負責人,在街頭被人暗殺。美國前情報人員透露,是以色列方面動手的,但以色列方面卻宣稱,他們並不知道這個計劃。這兩則消息,都被質疑是為了轉移伊朗的怒火。但無論是美國,還是以色列,對於伊朗來講,不過是一丘之貉罷了。

一波流言尚未證實,聖誕節前後,以色列又突襲轟炸了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這是伊朗在海外的最大軍事基地,此舉對伊朗而言,可謂是死傷慘重。而以色列方面,卻沒有折損一架飛機,可以說是零損失。於是伊朗暗地裡扶持敘利亞政府展開對以色列的報復。

然而兩發火箭剛剛落地,敘利亞軍隊就遭到以色列空軍的猛烈襲擊,以至於毫無還手之地。不得已,此次復仇只得作罷。而伊朗自然不甘心吃下這個啞巴虧,至於他們會如何回擊,我們尚不得而知。或許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正面直接戰爭,已經不遠了。

伊朗

尾聲

對於國際上的事務,很多事有些時候是說不清對錯的。人們都願意無條件站在自己國家這邊,就像大部分以色列人支持以色列打擊伊朗一樣。對於這樣的友誼破裂,讓我們不禁感到唏噓,卻又無可奈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友情」向來脆弱。

其實就像邱吉爾所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一如今天的以色列和伊朗,也如同曾經的大部分聯盟一樣。我們身為中國人,或許會從新聞上,感受到外國人的惡意,感受到歐美許多國家領導人的醜惡嘴臉。但正是因為他們不敢拿我們怎麼樣,所以才會如跳樑小丑一般,背地裡說你不好,表面上還要求你賞口飯吃。

所幸,我們生活在中國。所幸,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讓我們說話有底氣,讓我們一輩子也不必像伊朗人民,以色列人民,敘利亞人民那樣,遭受戰亂的痛苦煎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ll413YBur8RWXSAqq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