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受「利奇馬」影響 受災農田13萬畝損失10億元

2019-08-12     人民數字山東聯播

於明效

12日上午,壽光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在防禦颱風「利奇馬」中的相關情況。發布會由壽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袁世俊主持,壽光市委常委馬煥軍發布相關情況及階段性數據。壽光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水利局局長燕黎明,壽光市應急管理局局長丁華玉,壽光市氣象局局長王永強,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秀欣共同參會。

受災情況:受颱風「利奇馬」影響,壽光市及周邊縣市普降特大暴雨,8月10日9時至11日22時,壽光市平均降雨287.4毫米,摺合降水量6.32億立方,分別比去年「溫比亞」全市平均降雨量、摺合降水量多57.9毫米和1.27億立方,降雨強度超過去年「溫比亞」強度,本次過程降水量為自195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一次降水。全市15個鎮街區全部超過200毫米,其中,文家街道359.9毫米、化龍鎮358.6毫米、孫家集街道351.8毫米、紀台鎮347.7毫米、台頭鎮334.1毫米、古城街道302毫米。壽光境內的丹河、堯河已滿漕,正在全力搶險。由於本次強暴雨持續時間長、強度高,據初步統計,低洼易澇區1.8萬個大棚進水,農田受災面積13萬畝,沿河部分村莊9.3萬群眾撤離,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

前期工作:廣泛進行宣傳動員,市防指專門下發了《關於做好第9號颱風「利奇馬」防範工作的緊急通知》《致廣大群眾的一封信》,並通過網際網路等預警手段,第一時間將雨情、水情、汛情傳遞給群眾;提前抓好重點領域防汛,分河段24小時不間斷巡河,彌河、丹河17座攔河閘壩全部提閘塌壩放水,對所有非主要交通道口全部封堵,主要交通道口根據需要隨時封堵;全力做好防風暴潮工作,啟動了防風暴潮、海浪等海洋災害Ⅱ級應急響應,通過簡訊平台向各漁船船東、涉海涉漁企業及時發布預警信息7462條;確保企業安全度汛,從10日中午12時起,各大工業園區、市內建築工地、市政工程現場一律停工,對建築塔吊逐一落實防風加固排險措施,已組織指導72家化工、危化品等企業停產停業。

應急處置:針對迅速變化的雨情、水情,及時研判,發布預警信息,10 日下午17時40分,市防指啟動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從11日凌晨開始,市級班子成員全部到包靠鎮街區現場指揮排水搶險,各部門組織的搶險工作隊陸續抵達預定地點。省、市委高度重視,11日上午,省委劉家義書記,以及濰坊惠新安書記、田慶盈市長到我市一線調度指揮,特別是針對丹河泄洪壓力大的情況,現場確定了丹河分流泄洪方案,並幫助調集機械和救援力量,目前丹河分流泄洪已經開挖。在全市廣大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全力組織搶險排澇、妥善轉移安置群眾、做好大棚區和大田排澇、全面做好城區防汛等措施,抗洪救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下步,我們將在省委省政府、濰坊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抗災減災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一是統籌調度社會各界力量,做好應急救援、人員安置等相關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二是組織精幹力量,對彌河、丹河、塌河等骨幹河道進行拉網式排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隱患,防止新的次生災害發生;三是做好受災群眾心理疏導、情緒安撫、衛生防疫等工作,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馬煥軍表示。

袁世俊強調,強颱風「利奇馬」來襲,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壽光市的防汛防颱風工作已初見成效,「懇請各級媒體積極行動起來,積極配合防汛防颱風工作,堅持客觀正面報道,加強輿論引導,堅定全社會防汛防颱風工作信心,大力宣傳防汛防颱風知識,切實增強群眾的安全意識和能力,提升各級科學防汛防颱風能力和水平,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來源:大眾網濰坊

編輯 徐順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laxg2wBvvf6VcSZsj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