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養育方式,塑造孩子的大腦

2019-09-03     積極家庭教育

哈佛醫學博士、著名的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在暢銷書《全腦教養法》中,描繪了大腦被塑造的過程。

大腦有上千億個神經元,每一個都與其他上萬個神經元相聯結,當我們每經歷一次新的體驗,有一些神經元會活化,當神經元一起被激活,就能產生新的聯結,這樣,我們的大腦就被重新塑造了。

孩子的大多數體驗都來自父母,所以,父母為孩子選擇和提供的體驗,可以直接塑造他們正在成長的大腦。比如,同樣是3個小時,有三種方式度過:

  1. 孩子一直玩pad、電腦遊戲或者是打開電視看動畫片;
  2. 孩子聽了一場音樂會、學習馬術或者鋼琴;
  3. 孩子和家人、朋友一起聚會玩耍。

不同的體驗,會帶來大腦內部聯結的不同。長此以往,對大腦的塑造完全不同。

我們在幫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其實也是在幫孩子開發他們的左右腦。比如數學、編程等對應左腦,音樂、美術、創意等對應右腦,表面上,孩子學會了知識和技能,其實,這些經歷和體驗也正在塑造和改變他的大腦。開發大腦,對他未來人生的發展至關重要。

不過有一點父母可能忽視了,就是大腦不僅要開發,更要整合。

整合左右腦,遠比開發更重要

先解釋下左腦和右腦。大腦成像顯示,這兩個腦,不僅在解剖學可分離,在功能上非常不同。

左腦:代表邏輯和理性,是有序的、線性的和語言的。

我們上學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理性處理事務,用語言組織句子,都是在藉助左腦。

右腦:代表情感和感性,是全面的、非語言的、體驗式的。

我們發揮創意、欣賞藝術,與人溝通,微笑、哭泣、恐懼、害怕等各種情緒,都是右腦在起作用。

剛上幼兒園的3歲孩子為什麼會崩潰大哭,會分離焦慮?

就是主導情感的右腦在起作用,寶寶還太小,不能像大人一樣,用左腦思考,讓自己平靜下來,只能任由右腦的情緒崩潰泛濫。

為什麼只有小孩會搶玩具,而大人不會?

為什么小孩很容易發脾氣、違反紀律、不做作業?

都是他們的右腦情緒在作怪,情緒劇烈波動,而缺乏左腦理性的平衡。因為寶寶的左腦,從2歲開始才發育,6歲以前,都是右腦先行,而左腦居後,時間、邏輯、秩序、責任的概念都來自左腦,孩子們不會第一時間調用左腦。如果父母不能及時幫孩子整合左右腦,孩子很容易陷入混亂、暴躁的情緒甚至攻擊別人。

只有左右腦協調運作,像一個團隊一樣完美配合,孩子才能平靜下來,做事的效果更出色,情緒也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lSD92wBJleJMoPMlb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