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經」為何成為了「致窮經」?

2020-01-13     中國水產頻道

在20年前,農村裡還很少有人外出打工,當時基本都是以種田耕地這些為生,所以在當時農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的情況都是差不多的。後來在農村興起了外出打工的熱潮,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了鋤頭和土地,進入到城裡去打工,而他們的身份也搖身一變成為了「農民工」。

從這以後,農村的貧富差距也就逐漸拉開了,進入到大城市裡打工的農民兄弟,家庭經濟條件就是要比在村裡種糧食的要強。一般種糧食也就一家人勉強填飽肚子,並且還很辛苦。在外打工雖然也辛苦,可是掙得還是要比種地多。腰包鼓了,眼界也開闊了,並且常年和家裡人分居兩地也是一種煎熬。因此有些人想要在家門口創業,畢竟打工不如創業,也不能打一輩子工。

創業選什麼項目好呢?不少電視上就經常播放各種「致富節目」,很多農民看了也會心動,有少部分還會大膽嘗試。然而這些電視上播放的「致富經」卻被吐槽為了「致窮經」,農民一試就賠錢,這是為何呢?還能信嗎?今天農夫就和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電視中的「致富經」都是成功的案例,是千挑萬選出來的。可以肯定一點,這些致富經也許是可以信的,並且這些節目的初衷也是為了幫助那些想要創業的朋友們提供一個方向。在節目中也經常能看到「投資有風險,創業需謹慎」這樣的字眼。而電視節目為了效果,也為了收視率,他們只會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來播放。這些案例中都是有典型代表性的,別人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也是經歷過多次失敗和挫折才成功的。只是會為了節目效果,避重就輕沒有說這方面的問題。如果都一直談創業多麼艱難,那還有人敢創業嗎?致富節目也是傳播正能量的,為創業者指明方向而已。

其次,成功是難以被複製的。為什麼別人能夠成功,而自己卻沒有成功呢?不能說自己沒有成功,那就是騙人的。其實創業成敗是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自己的能力、經驗、當地的條件等。在農村裡有很多人創業本來就是0經驗,他們是看到別人創業成功了,然後就心動了,腦子一熱扎進去了。

就和當前農村裡不少人看到別人種植什麼掙錢了,然後一村的人也跟著一起種植,這樣一下子產量多了,就容易賣不出去,也就導致滯銷了。而創業也是如此,沒有進行過市場調查就開始創業,不僅技術是一個難題,後面的銷路一樣是個難題。所以要想創業就要先經過縝密的市場調查後再下手也不晚。什麼都不問,也不結合自己的個人能力,只憑一腔熱血就開始創業,最終只能失敗。

再次,創業經驗不足,技術不到家,這是多數人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電視節目中的「致富項目」基本都是以養殖、種植為主,而這些創業項目不僅要因地制宜,而且對技術和經驗要求高,如果隨隨便便就能成功,那也不需要電視節目進行宣傳報道了,大家等能當老闆了。像種植、養殖節目,在這個地方適宜,換一個地方就可能不行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水土不服就是這個道理。另外種植、養殖對技術要求高,而電視節目因為時間限制不可能將種養技術完全的呈現出來,有的農民朋友在收看「致富節目」以後頭腦一熱,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和學習,更沒有掌握到成熟的技術就開始,結果必然是「虧多賺少」。

除此以外,有很多的創業項目還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有很多的創業者就是因為資金出問題,最後不得不以失敗告終。所以要想創業還是要謹慎,要對市場進行了解,然後在結合自己的情況,比如個人能力、資金、技術,當地的條件等多方面進行考慮,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以後才進行,這樣堅持到最後才會成功。(本文轉自【農夫也瘋狂】。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關鍵字】:農業創業致富經水產養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h4apG8B8wMrh2LizI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