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廣州警方對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影響群眾安全感的暴力型犯罪予以迎頭痛擊,不法分子無論逃得多遠,逃得再久,藏得多深,廣州警方也必將追查到底,絕不放棄。2019年,廣州警方通過開展偵破命案積案專項攻堅行動,偵破陳年命案積案23宗,抓獲命案嫌疑人32名,體現了打擊犯罪決不手軟、「天涯海角有逃必追」的決心、信心和能力。
2019年12月20日23時許,湖南省長沙市的黃花國際機場,一架從東南亞某國首都飛來的航班徐徐降落。下機的乘客正在機場邊檢處排隊等候入境時,多名精悍的便衣民警不動聲色地靠過來,以閃電般的動作,將其中一名禿頂的中年旅客按倒擒獲。面對突然出現的民警,這名束手就擒的禿頂男子哀嘆道:「這一天,還是來了……」
在長沙市黃花國際機場抓獲嫌疑人歐某華。
「兇手歐某華抓到了!」一條喜訊傳回廣州市公安局刑偵總部,作戰指揮室內一片沸騰。民警趁熱打鐵,乘勝追擊,次日9時許,在廣州市南沙區某工地將其同夥於某抓獲歸案。
至此,11年前震驚廣州的天河區母女被害兩命案迎來終章,欠下血債的兩名兇徒歐某華(男,今年37歲)、於某(男,今年38歲),在廣州警方一批又一批民警的接力追捕下,終於落入法網,告慰了逝者在天之靈。同時,也為廣州警方2019年開展的偵破命案積案專項攻堅行動,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11年,是2008年天河區母女被害兩命案的破案時間。案件告破後,也許有人質疑:為什麼花了這麼長時間才破案?為什麼遲遲不能鎖定嫌疑人?……
應對該案的疑問,廣州刑警逐一還原案件細節——
母女雙雙被害 現場被嚴重破壞
2008年4月10日,正值清明時節,潮濕粘稠的空氣悶得人直發慌。13時許,鐘點工鄭某(化名)帶著清潔工具,來到天河區林和東路某小區6樓的住宅,準備進屋搞衛生。按照與該屋女主人的約定,鄭某定期到該處服務。
鄭某來到6樓,用鑰匙打開房門,但房內一片寂靜。鄭某進入客廳發現血跡後嚇得立即離開並報警。
接報後,天河區公安分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在該屋內發現兩名女死者。鑒於案情重大,廣州市公安局領導率領刑警支隊和天河區公安分局的精兵強將趕赴現場,開展細緻的現場勘查和調查訪問工作。
作為廣州市公安局的頭號刑事技術專家、時任刑警支隊刑事技術所所長的劉超,是該案現場勘查的組織者。現場情況之慘烈,他11年後仍記憶猶新。
由於兇手作案後明顯對該房間作了深度清理,給技術人員的現場勘查帶來很大困難。經刑事技術專家通宵奮戰,在現場提取了多個有價值物證。經綜合分析,兩名死者死亡時間為48小時左右,也即案發時間約在4月8日17時許。
「這個案子要是發生在現在,破案時間絕不會超過一天。」劉超回憶,11年前,當時全市的智慧警務建設仍在初期階段,案發後警方經多方訪查,也沒有找到目擊證人,因此無法精準鎖定犯罪嫌疑人。
刑偵專家齊會診 廣州警方不懈追兇
案件發生後,廣州市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廣東省公安廳將該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公安部對此案也非常重視,全國首席刑偵專家烏國慶、崔道植等奔赴廣州,會同省市刑偵專家重新勘查現場,梳理線索,對該案進行會診、分析。
經專家會診,推斷兇手為兩名,均為男性(嫌疑人A、B);作案工具為單刃摺疊彈簧刀;現場房間的大門及門鎖未遭破壞,也未發現有其他入口,判斷兇手與死者相熟或為死者信任的人。
案發後,警方進行了大量排查,但沒有發現可疑之處。現場房間內保險柜完好,是否丟失其他物品不明,兇手作案動機是謀財還是報復難以定論,偵查方向遲遲無法確定,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刑事技術專家在現場勘查。
真兇仍然逍遙法外,所有辦案民警心裡都憋著勁兒,誓要「死磕」到底。廣東省公安廳每年均對此案進行督辦,聽取彙報,組織會診。「這些年,我們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每次核查線索少則一星期,長則一個月。」辦案民警回憶,有一次,線索指向上海市關押的一名前科人員,專案組立刻派工作組赴該前科人員的老家四川省進行長時間排查,最後仍未發現有價值線索。
專案組另一方面寄望於科學技術的突破,每當有刑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專案組便立即對案件現場的物證重新檢驗,進行比對,但多年來仍無消息。
這場漫長的刑偵接力,就這樣在辦案民警們無聲的堅持中延續。其間,部分辦案民警陸續退休、調離,但廣州刑警對這起案件的偵查一直都在繼續,對於兇徒的追蹤,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科技突破柳暗花明 深追細查覓得真兇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的普及應用以及刑事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給偵查破案提供了新的抓手,讓許多數年甚至數十年未能偵破的命案積案等疑難案件迎來突破的轉機,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被有效攻破。久偵未破的2008年天河區母女被害兩命案,也乘著科學技術發展的東風,迎來了新的轉機。
廣州市公安局把疑難命案積案的攻堅偵破作為一項重要專項工作,2019年初將天河區母女被害兩命案列為重點突破目標案件,組織市、區兩級刑偵技術專家加大偵破力度。
2019年5月29日,刑警支隊刑事技術所的物證鑑定專家在對該起案件中提取的物證進行比對時,獲得重大信息:該案的嫌疑人A應來自湖南省常寧市。
獲悉這一重大信息,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局長梁瑞國、廣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喬雷組織研判,制定工作方案,作出工作部署,迅速組建湖南前方工作組,進駐常寧市開展工作,後方從技術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深入湖南省常寧市的田間地頭開展訪查。
湖南前方工作組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深入進行調查。經發動群眾和多方調查,確定嫌疑人A是當地1981-1983年之間出生的一名男嬰,但出生後不久即被父母扔到附近遺棄,可能被他人抱養,下落不明。
湖南前方工作組在當地的大力支持下,進一步發動群眾,懸賞5萬元徵集線索,終於獲悉一重大情況:當地某礦區原職工歐某(現已故)曾在80年代初期抱養過一名男嬰,且該男嬰是在嫌疑人A當年被遺棄地附近發現的。根據這一情況,專案組進行排查,經分析其大兒子歐某華(1982年出生)很可能就是當年被遺棄的男嬰、嫌疑人A!
確定目標後,專案組經多方檢驗,確認歐某華的相關檢材信息與天河區母女被害兩命案中提取的物證信息可認定同一,認定為嫌疑人A無疑。
密織羅網終擒兇手 神秘案情真相大白
經查,嫌疑人歐某華於2019年1月辦理了護照,2月出境前往東南亞,目前在境外某地做建築工。
其間,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公安局領導多次組織召開專案碰頭會,制定下一步偵查措施。鑒於嫌疑人歐某華在境外,行蹤不定,警方決定以靜制動,嚴密監控,待嫌疑人回國再實施抓捕。
2019年12月20日上午,專案組獲悉嫌疑人歐某華將從境外乘坐飛機回國,立即派出工作組分別在長沙、衡陽、廣州三地進行布控。經長沙、衡陽等當地警方協助,專案組於當天23時30分許,在長沙的黃花國際機場將嫌疑人歐某華抓獲歸案。隨即於12月21日9時20分許,在廣州市南沙區某工地將其同夥於某(嫌疑人B)抓獲歸案。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歐某華、於某對2008年在天河區入戶搶劫殺人的作案行為供認不諱。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經審初步查明,2008年3月,於某找到小學同學歐某華(當時也在外打工),企圖撈「快錢」。於某曾於2003-2004年在天河區林和東路某小區當過保安員,熟悉情況,認為6樓某女住戶(即死者張某)有錢,於是將其作為搶劫的目標對象。案發前,歐某華、於某到白雲區住進出租屋。於某先後兩次去林和東路的該小區踩點,確定目標的行蹤,預謀作案。
2008年4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歐某華、於某分別持彈簧刀等作案工具,伺機進入該小區,來到作案目標所在的6樓。於某按響女住戶的門鈴,以送貨為名,騙得房內一名年輕女子(即方某)開門。於某和歐某華隨即進入該房實施搶劫,並將房內的年輕女子和中年女子(即張某)刺倒。兩人隨後在室內翻找財物,打不開保險柜,就拿走死者錢包里的人民幣7000多元、港幣1000多元。兩人對現場進行清理後就離開,分乘計程車到其租住的白雲區某出租屋會合,並平分了贓款。作案後次日,兩人一起回到老家湖南,之後各自謀生。
正義可能遲到 但絕不缺席
犯罪嫌疑人歐某華和於某,警方卷宗裡面的嫌疑人A、B,隨著他們的落網,揭開了警方苦苦追尋11年的真相。一起母女被害慘案,竟是由一宗案值約8000元現金的入戶搶劫引發。如今兇手落網,逝者當可安息。
該案的破案消息傳開,整個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公安局的刑偵部門都沸騰了,紛紛慶賀案件告破。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楊江華充分肯定該案成功告破的做法。廣東省公安廳專門發來賀電。11年來曾經參與過偵辦該案、現已離崗離職的老刑警,紛紛打來電話,奔走相告。
11年,這樁慘案就像一顆釘子,釘在所有辦案民警心上,時刻提醒著他們:真相待昭。
11年,為了破案,一批又一批民警戮力前行,只求還無辜死者一個公道。
作為該案偵查工作的親歷者,刑偵專家崔道植在獲悉案件得以偵破的消息後,十分欣慰,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另一位參與指導該案現場勘查工作的刑偵專家烏國慶已於2019年6月逝世,雖未能親眼見證案件告破,但想必含笑九泉。
「這案子能夠破獲,凝聚著他們的心血,也是他們的心結。」思及過往,劉超激動地說,「公安民警的使命初心就是要打擊犯罪,保護人民,我們做到了,也必須做到!」
(來源:廣東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