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券商三季報盈利可觀
三季報基本上披露完了,研究下券商的最新營收和凈利潤數據,都非常亮眼。
除了少數幾個券商營收和凈利潤負增長外,其他財報都保持著穩健的增長。
我統計了市值Top10券商,它們的營收和凈利潤增幅都非常可觀。
對於大市值的券商機構來說,這個增速屬於正常。
如果仔細觀察市凈率,中信建投明顯高於其他券商,基本上是龍頭券商的2倍,這個估值太高,也引發之前券商龍頭清倉減持中信建設的股票。
但其營收和凈利潤的差距很明顯,雖然凈利潤增幅達到75.34%,並不是很亮眼,並沒有與其高估值相匹配的業績預期。
馬太效應明顯,海通證券在五大券商中,增速最明顯,也是最抗跌的龍頭。
02
業績和股票市場的蹺蹺板現象
業績如此優秀,券商在A股的表現應該非常好的。
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券商最近的表現可以用平淡形容。
大家都知道,券商是周期性的行業,嚴格點講,是業績周期性行業,它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股票市場與業績有關係。
一邊是財報業績增長亮眼,一邊是市場對券商提不起興趣。
證券公司PB走勢,數據來源Choice
我記得之前專門寫過,券商在市場平淡時,業績是市場對它最好的催化劑。
正是因為存在這種輪動作用,才能通過波段炒作來盈利。
證券就是這也的品種。
從證券的估值、營收、凈利潤等情況,我個人還是傾向它存在機會的,不然「三牛開泰大滿貫」也不會把它作為新的品種加入進去。
由於強周期,它是一個能賺「快錢」的行業,與消費、醫藥和銀行不同。
賺快錢並非貶義,是由資產的特性決定。
03
主要市場指數估值
全球主要市場指數數據,綜合估值指標為PE、PB、盈利收益率、ROE。
其中,90%為A股核心、行業和主題指數,A股外的主要市場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股市,如美股、港股、德股、日股等。
權益資產除股票外,原油、RETIs等其產資產依據歷史價格或波動參考配置。
第606期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估值表
點擊查看大圖更清晰
- 盈利收益率=1/PE*100%
- ROE=凈利潤/凈資產*100%(PB/PE可粗暴計算)
- 分位點:當前市盈率或市凈率在歷史估值數據中的位置
- -表示暫無數據
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偏低和相對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預期上漲機率大,可選擇定投,偏低估值分位點歷史位置低於10%;
2. 白色部分為合理估值指數,已定投倉位繼續持有,不再買賣操作;
3. 紅色部分為估值偏高指數,安全邊際低,可根據市場熱度,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REITs等大類資產;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參考界限:偏低(<10%)、低估(<30%)、合理(>30%)、偏高(>8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04
長期的投資定位
- 主投指數基金,尋找穿越牛熊的主動基金;
- 尋求高安全邊際基金,低估分倉買入,高估逐漸退出;
- 動態平衡策略和資金網格化管理;
- 基金組合配置,對沖品種風險;
- 中長期投資,忽視短期波動;
- 中低風險策略下的投資品種;
- 最實用的家庭重疾、壽險、醫療和意外保險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