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閨蜜花400萬提前養老,完美復刻「愛情公寓」!網友:這樣的日子我也想過……

2020-10-01     ins生活

原標題:七閨蜜花400萬提前養老,完美復刻「愛情公寓」!網友:這樣的日子我也想過……

文| 蒸小彤

出處| ins生活原創

「最好的朋友在身邊,最愛的人就在對面。」

還記得《愛情公寓》里這句曾引無數人羨慕的台詞嗎?

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位知心愛人,彼此共同生活,大概這就是世間美好。

可生活中真正能實現的往往只有少數人,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一旦有了家庭的重擔,這會變得更難。

而在廣州,金杜和她的六位閨蜜一起湊了400萬,在郊區租了一棟房,完美實現這種生活。

01

十幾年前,七位異鄉打拚的女孩在南方報業相聚了。

因為興趣、三觀都較為合拍,讓她們在異鄉成為彼此的依靠。

漸漸的便有了住在一起的想法,有了想法後,她們毫不遲疑,立馬開始行動。

可有想法容易,但在真正實現它時,七閨蜜卻面臨了不少現實的難關。

第一步就是找定居場所。

由於大家都還各自忙碌於工作和家庭,甚至有幾位還早已離開廣州去往外地工作生活,因此大家很難花費大量時間一同選址。

在多數情況下,都是由金杜一人到各處看房選地。

先由自己粗略篩選一部分,剩下一些感覺還不錯的,便拍照發往閨蜜群,大家一同商量決定。

為找到一個沒有城市喧囂又要離城市較近的村莊,

金杜探尋過不下100個村莊,走過十幾條河流。

有些村莊風景很美,但太過荒蕪,人在那待久了,會感到一絲淒涼。

有些雖能滿足最基本條件,但與大家心中理想的場景還有些突兀。

直到金杜來到南坑村,只需一眼,她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雨後的南坑村,呈現在金杜面前的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充滿生機的綠植,還有雨過天晴的彩虹。

她立馬拍照發到閨蜜群中,大家頓時都在群里嘰嘰喳喳討論起來。

「嗯,就是這了。」

地方算是找好了,可住的房子還沒落實。金杜在村裡四處打聽哪有可用於出租的房子。

南坑村如今住的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一般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因此閒置房還挺多。

可當村民聽說要一次性出租20年後,便沒幾人回應。

最終她找遍村中可用於出租的老房,只有現在的房東願意將房子租給七閨蜜。

可這棟三層半的房是純毛胚房,純到連窗戶和門都是不存在的。

這意味著一切都需重頭裝修設計,七個人便一起湊了400萬用於新家的啟動資金。

住所和錢都有了,可這並不算萬事大吉。

在設計過程中,房東給她們出了道難題,裝修設計可以,但要保留房子最原本的羅馬柱。

在金杜和設計師幾次討論後,選擇在保留羅馬柱的基礎上,向外延伸一部分,這也是懸空玻璃房最初建立的原因。

閨蜜七人性格迥異,喜歡的事物和風格都存在偏差,因此在裝修設計上也存有不同的意見。

在經過大家討論後,一致決定公共區域按照多數人的建議來進行設計。

而個人房間則放飛自我,按照自己的風格進行相應裝修設計。

因此有的房間擁有露天陽台,清晨坐在椅上眺望遠方,感受大地萬物的甦醒。

有的則採用兩面甚至三面落地窗,躺在床上就能看見清晨的薄霧和日出。

在與設計師修改、溝通幾十遍後,她們理想中的閨蜜屋才徹底從夢中搬進現實。

02

從廣州市中心開車到南坑村大概只需一個鐘頭。

這裡既沒有城市的喧囂,也沒有身處郊區的荒涼。

天空藍藍的,草地綠油油,微風拂過,整個人都跟著舒暢起來。

甚至都不用構圖,隨意一拍就是一幅詩情畫意的山水畫。

七位閨蜜的房子坐落村頭,三層半的高度,再加白牆玻璃,看起來十分顯眼。

內部整體採用暖白色調,使房間在簡約中透露著親切溫馨。

要說整棟房子裡風景最好的地方,那大概就是一樓了。

金杜和閨蜜們將它設計成公共空間。

這裡有大型的開放式廚房, 抬頭就能看見屋外的整片稻田。

還有一張超長的木製餐桌,足夠滿足閨蜜們偶爾帶家人來這小聚的需求。

客廳的玻璃窗外緊挨稻田,不用出門,便可享受身處桃源的快活。

幾位閨蜜喜歡飲茶,她們便在屋外設計了一條長長的棧道,棧道通向稻田中央的室外茶席。

在那品一杯茶,和閨蜜道盡一生,這樣的人生也還不錯。

偶爾她們還會結伴到村中果園採摘水果,然後沿著鄉間小路一起騎行回家。

在享受寧靜的同時,她們也沒有拋棄「城市的喧囂」。

院子裡建有一個游泳池,日常可以在這燒烤擼串,一起開派對,可以盡情的大聲唱,大聲笑。

此外在二樓還有一個懸空玻璃房,這是幾人最喜歡的一處設計。

房間借用羅馬柱向外延伸,且三面均採用玻璃建造。

白天人站在上面,瞬間仿佛被稻田包裹,給你十分震撼的觀景體驗。

而夜晚還能一起在這閒話家常,看看被星星點綴過的夜空。

在懸空玻璃房中央懸掛有一盞暖燈,從屋外遠處看,這似乎是在提醒遠行的人要回家了。

這棟房子承載著幾位閨蜜的心之嚮往,因此她們早早便開始動手裝飾屋子。

將清晨剛剛採摘的花朵擺放在房子的四處角落。

去果園採摘新鮮水果,為姐妹們做個水果拼盤。

每逢有人外出旅遊,總會從世界各地帶回各種物件裝扮新家。

從印度和摩洛哥帶回的各種家具,床頭柜上的小擺件,還有獨具風情的彩色地毯。

而金杜總害怕房子剛裝修完,姐妹們暫時又不會常住,房子會變得沒人情味。

她覺得房子裡要有舊東西,這樣才像一個家,才有人情味。

因此幾位閨蜜又開始天南海北的搜羅各種老舊物件,像山西老榆木的門, 屋頂上的老舊瓦片,以適當的方式裝點著她們的新家。

03

有人曾質疑養老同居是否太過理想化,畢竟生活從來都不是詩情畫意,而是柴米油鹽,外加磕磕絆絆。

對此七位閨蜜回答:「自信的女性要在一起長期生活,一定要建立遊戲規則,我們只有彼此獨立,才不會成為對方的負擔。」

閨蜜選擇未來一起養老同居,即使感情再好,也難免會有生活摩擦。

為避免之後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她們會提前制定好同居守則。

首先要採取互不打擾的原則,即使是同居養老,也要保證個人的獨立性。

20年後,七位閨蜜的年齡也都在60歲左右。

為了保證身體健康,不給其他人添麻煩,大家要從現在開始每天堅持鍛鍊,保證自身狀態的良好。

還要每人開始學習一個小技能,例如做飯、種花草,學習中醫知識等等。

而這棟房子,在空閒的時間還會用於民宿出租,這樣也可以積累養老基金,提前做打算。

雖然房子是為未來準備的,但如今幾位閨蜜也經常會帶家人來這小住。

偶爾節假日,幾位閨蜜的小家還會相約在這裡一同聚會,彼此把酒言歡。

關於這棟房子的一切,都跟她們的想像一樣。既有愛人陪伴在側,也有幾位好友懂你、愛你、護你。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的養老方式也發生著多種多樣的變化,有選擇搬進養老院的,也有與家人同居,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

而像七閨蜜這種,選擇提前找一棟房子,和自己的朋友、愛人一起慢慢變老,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畢竟在人生最後一段旅途中,大多數人總希望能和身邊最親近的人待在一起。

貪婪的去汲取對方帶給自己的美好與溫柔,而七閨蜜的養老方式正巧可以滿足這點需求。

池田大作曾說:「撇開友誼,無法談青春,因為友誼是點綴青春最美的花朵。」

少年時,我們可以嬉笑著幫好友揪出頭上偶然冒出的一根白髮。

等到年老,我們依舊可以拿著老花鏡,細數每根髮絲上所包含青春的那個故事。

在人生這一路上,我們可能會被磨平稜角,失去夢想,沒了熱愛。但只要那群人還在,那我依然只是那個會哭會鬧,會沙雕的朋友。

一位愛人,三五好友,生活平平淡淡,這就是莫大的幸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Rol5nQBd8y1i3sJh2B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