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晨真不需要誰來替她卑微

2021-04-11     芭莎星時尚

原標題:林依晨真不需要誰來替她卑微

沒想到有一天林依晨還要就自己到底「卑不卑微」這一事兒,專門發篇長文回應一下。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的微博#林依晨發文回應#登上了榜首,點進去是一篇微博長文。

在這篇長文裡面,林依晨洋洋洒洒列舉了六個證據來反駁之前網絡上對她的謠傳與誤解。

不常常網上衝浪的朋友們,可能點進去這個熱搜一頭霧水,芭姐來幫大家梳理一下。

事件大概是因一段林依晨採訪而起,關注林依晨的朋友們都知道,最近三年,林依晨一直處在一個半停工的狀態,沒有拍戲也沒有作品上映,在家安心備孕。

上個月難得露面的她,出席了一次品牌活動,被記者問到最近備孕一事,她回答說:「該試的都試了,任何你想到的方式都試了。」

記者:是不是非當媽不可?

林依晨:這會是我蠻重要的旅程,我會比較謹慎對待。

後來專訪里記者又提及林依晨與老公長期分居一事,林依晨回覆說:「都九年了,也得習慣了,只是因為疫情還要隔離,現在這個間隔被拉得更大,變成了三四個月見一次。」

林依晨的老公林於超一直在美國公司工作,結婚這麼多年,兩人一直都是這種兩地分居、偶爾小聚的相處模式,熟悉的朋友也都清楚。

但奈何,這番涉及到「備孕」「分居」的回應,卻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說林依晨為了備孕竟然要放棄事業是被家庭pua,說老公林於超是大男子主義渣男,說林依晨回應夫妻二人關係時摸鼻子的小動作,在心理學上是有說謊的傾向。

再加上之前台媒隔三差五就要編排林於超出軌做做文章,甚至不知道從哪個八卦上聽說的林依晨被婆家人要求吃生青蛙以便於受孕,網友瞬間就炸了鍋。

一場沒有硝煙的聲討鋪天蓋地席捲而來,一夜之間似乎全網都在心疼林依晨,控訴林於超。

說林於超對林依晨精神控制,猜測林依晨一直懷不上寶寶是林於超身體不行。

就連之前林依晨在採訪中拿來講林於超愛她的證據——「只要我不在台北的時候你隨時可以回娘家」,也被網友覺得是有玄外之音:「回娘家不是很正常嗎?怎麼還不能回娘家?」

不過那一次,儘管輿論如潮水,但林依晨並沒有站出來回應,而未曾想的是,正是因沒有回應,部分網友似乎覺得林依晨是默認了一般。

風波之後,事件不僅沒有平息,反而二次發酵,林依晨被當成了部分網友調侃中的「時間單位」。

凌晨3點59分發動態:「還不睡,是等著林依晨給你做早飯嗎?」

早上7點11分發微博:「林依晨已經起床三個小時了,而我通宵了一整天。」

看不懂「梗」的朋友們可能對上面兩段話感到莫名其妙,芭姐給大家解釋一下,是因為最近網友們挖出了一段所謂林依晨好友的語錄。

說她和公婆住在一起,每天在家孝順老人,4點起床做家務,6點給公婆問早安,還要每天送公公去上班。

結合之前的事件,部分網友更堅定地覺得林依晨愛的「卑微」,在家裡家庭地位低下,於是在大面積同情散發的同時,一部分人開始拿林依晨打趣。

把「林依晨」當成早上4點的時間單位去調侃,一邊打趣玩梗,一邊暗諷她嫁錯人。

風波愈演愈烈之後,事件主人公林依晨終於選擇站出來回應,在微博發了篇長文《我不卑微,他也不渣》。

用風趣幽默中夾雜著嚴肅的方式,洋洋洒洒回應了之前網絡上對她及家庭的所有誤解。

並沒有清晨3/4/5/6點起床做早餐給公婆吃後再送公公出門上班,家裡的早餐都是婆婆做:「我家理科少女需要舞台來發揮她的創意。」

前兩年剛結婚的時候,也試過早上7點多起床和大家一起吃早餐,但後來工作行程不允許,就放棄了。

對於老公出軌的緋聞,林依晨覺得匪夷所思:「家裡稱得上嫩模的只有我了。」

而那句「只要我不在台北的時候你隨時可以回娘家……」,林依晨解釋說因為兩人聚少離多,老公說這話是不想限制她。

對於那個最最最匪夷所思的「吃青蛙改善體質」,林依晨更覺得是無稽之談:「我的最愛青蛙下蛋,是中國台灣的一種奶茶,不是生青蛙!」還配了張自己與奶茶合照來佐證。

儘管回應言辭一如既往地透著林氏幽默,但能看出來,這次林依晨是真的被惡意謠言給氣到了。

「所有認識的人都知道我嫁的絕非豪門,但絕對是好門,善良勤奮的好人家,也需要為生計兢兢業業而非遊手好閒,對我更是像親生女兒般疼愛。」

自己這次之所以站出來,是不想家人因此蒙受不白之冤:「若我是家裡唯一對外發言的管道,不發一語反而讓他們蒙受了不白之冤,那我就有必要說些什麼。」

林依晨這篇為自己發聲的長文發出以後,圈內好友劉若英、楊丞琳也迅速轉發力挺,輿論也終於隨著當事人的發聲,慢慢由情緒化變回趨於理智。

之前那段好友說林依晨早上4點起床,其實原本微博里寫的是6點半,而在最早的時候,早睡早起這個點,明明是用來夸林依晨規律作息的。

林依晨自己也在《康熙來了》里說過,小時候的她就生活清苦規律,沒有賴床的習慣。

很納悶,同樣的語錄與採訪,在不同語境與理解下,竟然變成了兩個完全相反的意思,甚至一個褒義一個貶義,天差地別。

其實這幾年,不僅僅是林依晨,很多明星都收到過網友們類似的「同情綁架」。

稍微發現了些疑似婚變或者家庭關係緊張的蛛絲馬跡,就要上綱上線,把另一方可勁兒諷刺挖苦,替想像中被傷害的一方感到不值。

動不動就審判他人婚姻不幸福,甚至單嘴上同情還不夠,還要上升到勸人離婚、勸人原地分手的層面。

尤其這兩年,「女性獨立」風潮甚起,實行「同情綁架」的這幫人,還要給自己行為動機戴上一個冠冕堂皇的帽子,說這是在鼓勵女性獨立搞事業。

獨立,我們當然支持,但要警惕的是,所謂「獨立」,並不在於人是否單身,是否在事業上有多麼偉大的成就,而是在於獨立本身意味著永遠有選擇的權利。

有戀愛、結婚、生子的自由,同樣也有單身、不婚、不育的自由,可以選擇專注追求事業,也可以選擇成為全能的家庭主婦。

就像林依晨所說:「不婚或不生是選擇,想組成自己的家庭、孕育下一代也是選擇,重點是自己做的決定,而非屈從於他人的要求、社會的普遍趨勢。」

婚姻、愛情、事業、家庭,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同樣它也不能用非黑即白的價值觀去蓋棺定論。

它是每個人一生中必須要面對的複雜課題,這個課題,無關他人,只關乎自己。

編輯助理:Crysta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PpRwXgB9wjdwRpvQr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