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哭資源咖,痛批愛豆,暴露貴圈真實人性的修羅場來了…

2020-10-04     更美APP

原標題:罵哭資源咖,痛批愛豆,暴露貴圈真實人性的修羅場來了…

前天,《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了。

所長看完第一期後,只想說:太太太「修羅場」了。

節目上的導演,對台上的偶像演員,評價非常直接——

評價演技:

「你沒有演戲的天分。」

評價外貌:

「像你這種外形的演員,全中國太多了。」

評價未來:

「你繼續回去男團也不行了,年紀大沒粉絲看你。」

那怎麼辦?

「繼續這樣,你們未來會被人淘汰的。"

句句在理,又句句扎心。

《演員請就位》第一季,還是很純粹地比賽演技。

而這一季從賽制到導演,主要突出的是「殘酷的行業現實」。

來,一起進入這貴圈真實修羅場——

先說賽制:40位參賽演員,直接由業內製片人分為S/A/B三個市場等級。

市場如何給演員分級?

演技當然重要,但同時年輕+曝光度也很重要。

比如溫崢嶸,倪虹潔,都是演了十幾年的老戲骨。

演技不說有多驚艷,起碼是在標準之上的。

但因為近幾年曝光度不行,年紀也越來越沒優勢,市場等級直接被評為了最低的 B 檔。

而偶像男團UNINE出身的陳宥維,雖然演技非常青澀。

卻因為曝光度高又年輕,還出演過一部大熱劇,便躋身進了市場 S 檔。

《延禧攻略》 五阿哥

同理還有《三十而已》里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也是因為一個大熱角色一飛沖天。

成為了製片人眼中的市場 S 檔。

除開演技/曝光度,藝人的輿論風評也很重要。

比如馬蘇和張銘恩,演技和曝光度都在線。

但因為近年負面新聞較多,市場評級也僅僅是 B

「有污點的不行,商業風險太大。」

張萌老闆娘如是說。

而這些製片人評出的市場等級,意味著很多。

最關鍵的,就是挑選劇本的權力。

《演員2》首場公演,40位演員挑選劇本的順序,便直接由等級劃定。

這也就是真實的貴圈狀態。

市場認可你,你就擁有挑劇本的機會;反之,你就只能被挑選。

40位演員的具體排名,部分在一些人看來是有爭議的。

但這種賽制,刨除了演員身上的明星光環。

歸根結底,演員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沒必要神話,也沒必要貶低。演員們也需要綜合各種因素被挑選,就像普通人去應聘某個工作時必經的考驗。

優勝劣汰,是哪裡都適用的規則。

當然,市場等級不是唯一考量演員的標準。

過了製片人,還有導演這一關。

市場認可你,導演卻未必。

陳凱歌,和上一季一樣,依舊只專注於演技。

相比於市場的殘酷,他更加溫情:

無論演得再差,他都能看到演員身上的可塑造性和這個人身上的閃光點,也願意去一點點地調教他們。

陳凱歌是拍文藝片起家,身上更濃重的是藝術家氣質。

陽春白雪,高屋建瓴,也比較自我。

他會細緻地指導演員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

能在他手下被調教,對節目中演員的演技提升,絕對是巨大的幫助。

但對他們的職業發展未必,因為他們將來碰到的導演,不是每個都有這樣的耐心。

就比如這季新加入的導演爾冬升。

他本人是演員出身,後來轉型成商業片導演。

相比於陳凱歌的溫情,他點評更加直接了當,不留餘地。

主持人張大大,挑到的劇目是《我和我的祖國》。

他飾演一位因為參與試驗原子彈,要保守國家機密,無奈不能和女友相認的科學家。

演得很差:

爾冬升直接就:

「無語。」

「不好意思我直說」——

你眼神里沒有任何東西。一上車,你就好像小偷。」

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不留一絲情面,又很精準。

被批評後,張大大解釋:自己評級很低,沒有劇目可以選。

留給他的角色,又跟外形/性格都很不搭。

自己這幾天一直因此壓力很大,失眠/掉發,還去看了醫生。

人家批評你演技差,你扯自己背後有多辛苦?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嗎,這轉移話題……

爾冬升直接白眼翻上天:

「你剛剛的解釋沒有一點意義。誰壓力不大?我們導演拍戲,何止是掉頭髮?」

片場拍戲時,每次都各種意外不要太多。

資金不夠,劇本不好,攝影不行……問題一堆。

但觀眾是掏錢買了票的,誰管你背後這些?

「不能有藉口的。」

沒有一句廢話,句句直懟痛點。

這也是爾冬升作為一個從業幾十年的老牌商業片導演,對國內影視市場最真誠的建議。

不僅張大大,這話貴圈所有從業者都該聽聽:

挨打要立正,演技不行要承認,電影差就去反思。一被罵就開始找亂七八糟的藉口?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張大大也是心很大。

被尖銳地批評後,依舊各種發言試圖找回場子。

爾冬升微微一笑,開始緩和氣氛,和張大大開起了玩笑。

「其實你口才很好。」

趙薇解釋:張大大本職是一個主持人。

爾冬升聽完,又軟刀子扎了對方一下:

「那其實你專心在主持人發展,前途肯定也很好。」

張大大終於開心了起來。

結果 爾冬升話鋒又轉:

「演員圈裡口才好的人有很多。但沒啥用,這個圈子還是靠演技說話底氣最足。」

言外之意:

很多人干好本職工作不行嗎?為啥都非要到演戲這插一腳?

演員這個行業,是有最基礎門檻的。

他對另外一組選手的點評,同樣非常犀利。

陳宥維和王楚然,共同出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一個片段。

請欣賞:

想哭但是哭不出來。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夜華白淺到底誰瞎了?

對於兩人的表演,嘉賓李誠儒首先給出點評:

「味同嚼蠟,味如雞肋,如此乏味。」

隨後,陳凱歌郭敬明也對他們的演技提出了批評。

又給了一些分析建議。

爾冬升則直接跳過了分析演技這一part。

因為在他看來,兩位演員尤其是陳宥維,連基礎的面部五官控制都沒做到,還談什麼演技?

「你演得很吃力,我看得很辛苦。」

「如果你們來試我的戲,肯定直接刷掉。」

他對王楚然的評價,是上鏡很漂亮。

但全中國像她這樣漂亮的,有多少呢?

太多了。

在爾冬升看來:

王楚然並沒有美出屬於自己的特色,不是可以靠臉通吃的頂級顏,就只是漂亮而已。

而漂亮,在影視圈最不稀缺。

既然如此,她如何能在圈子裡長久立足下去?

只有提升演技一條路。

對於陳宥維,爾冬升的看法一樣。

「身高可以,但外型也不是特別突出的。」

演技還更加糟糕:

「尷尬,可笑。哭戲像在嚼口香糖。」

這話沒冤枉他:

爾冬升建議,他儘快找一個專業的演技老師。

並且是那種敢於直言的:

「陳宥維,你沒有演戲的天分。」

言外之意,想要繼續走這條路,只能不停努力去磨練技巧。

並且得是非常非常努力,才能勉強抹平天賦。

如果不想努力,要繼續回去做男團?

「不行的,年紀大了沒粉絲看你的。」

真句句扎心了。

還沒完——

「你的女粉絲,三年後,或者你談戀愛了,她們就找另一個偶像去了。」

靠模樣終究不長久。

「演員是要靠實力靠演技的。」

這就是爾冬升對他們的建議。

「謹慎點,想辦法找老師。否則幾年之後,你們是會被人淘汰的。」

一針見血,真誠又殘酷。

兩位演員也真是被戳到了痛處,直接淚灑當場。

爾冬升是絕對有資格說這些話的。

他當演員的時候,也是風頭無兩的邵氏一線小生。

劍眉星目,豐毅俊朗。

37歲時也拿到了自己的影帝。

當年他女友是張曼玉

後來當導演,拍的電影里也有過很多俊男美女,出過不少影帝影后。

他最知道:帥氣終究留不住。

還有些人覺得,爾冬升有些看不起偶像。

其實也不是,職業無貴賤。但偶像和演員確實不同。

偶像這一職業起源於日本,原因是當時的不婚族大幅增多,這一人群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才有了「偶像」的誕生。

偶像是靠粉絲養著,專業技能本質上也就是「取悅粉絲」四個字。

但演員不同,演員還是靠演技+作品。

偶像轉型成演員,還是要有些自覺,最少要達到演員的基本要求。

但尷尬的是,陳宥維和王楚然即將下台時,主持人大鵬建議兩人擁抱一下,相互鼓勵。

台下的粉絲直接大喊:不能抱!

大鵬一臉詫異:不能抱啊?那對不起,我向你們道歉。

並且,陳宥維聽到粉絲喊話後,也就真的沒去抱王楚然。

只是朝對方鞠了個躬。

但導演看不下去——

「為什麼不能抱?」

到底想明白沒有:

「到底是要當一個取悅粉絲的偶像,還是做一個正經的演員?兩邊都想要,不可能的。"

國內偶像,生活在粉絲蜜罐里太久了。

久到自己都相信了那些話。

爾冬升這番直言,所有的偶像也都該聽聽:不要被眼前的東西綁架,市場會隨時拋棄你,不會跟你打招呼。

整個影視行業同樣如此,該說些實話了。

點個在看,希望這樣敢說實話的導演越多越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Orr83QBURTf-Dn5kX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