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大家最離不開的就是熱水,不僅要喝,生活中的洗洗涮涮也少不了...
但實際上,熱水除了喝,還能用來「養生」!甚至還有治療、緩解某些疾病的作用。
今天小薇就來教教大家~
「喝」熱水
多喝熱水,有不少好處,比如:
- 能促進新陳代謝,排出多餘水分,防止水腫,幫助減重;
- 有利於疏通鼻塞,因為較高的溫度能加快黏液的分解;
- 加速血液循環,起到暖身、排汗的作用;
- 還能促進消化、緩解疼痛。
1、溫度
以40℃左右為宜,比如熱水燒開後,放置10-15分鐘,差不多就是適宜溫度,或者用嘴唇抿一抿,感覺不燙口就差不多了。
2、水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日常飲水的推薦量是1500-1700ml,也就是普通水杯的7~8杯。
當然也不一定要非達到這個數量不可,畢竟我們的飲食、環境的溫濕度、人體的出汗量都會對飲水量產生影響,只要你尿尿的時候多觀察即可,如:
- 尿量少而顏色偏深,就要多喝水;
- 尿量多而顏色淺淡,可以稍微少喝點水。
注意事項
不要喝過熱的水。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柳葉刀》上發布了一項評估報告:喝非常熱(高於65℃)的飲品,有可能導致食管癌。
就算運氣好,沒得癌,但是長期熱飲,也會導致口腔潰瘍、食管潰瘍等問題出現。
「泡」熱水
泡腳的時候,熱水的溫度能加速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腿部皮膚和肌肉的供血情況:
- 能促進代謝物的排出;
- 能促進運動後堆積的乳酸的分解,有利於緩解腿部的肌肉疲勞;
- 有舒緩疼痛、提高舒適度的效果;
- 另外,熱水足浴還有一定的助眠作用。
1、溫度
水溫以40℃~50℃為佳,水最好要沒過腳踝。可以用手試一試水溫,或者專門備一個溫度計。
2、時間
泡腳建議在飽腹後1小時,或者睡前1~2小時進行。
泡的時間在20~30分鐘就夠了,或者泡到後背微微出汗。沒有必要追求一定要把雙足泡成「紅豬蹄」~
注意事項
- 糖尿病患者、下肢靜脈曲張患者、血栓患者、下肢動脈閉塞患者、足癬等皮膚病患者、兒童、有嚴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以上人群不建議泡腳,可以用溫水洗腳代替。
- 沒必要在熱水裡加中藥材泡腳,因為不管在水中加何種中藥材,藥材的藥效也不會通過短短十幾分鐘的熱水浸泡,滲入熱水中,再由腳部的皮膚吸收。也就是,中藥足浴並沒有所謂的美容養顏、治療疾病的作用。
「浴」熱水
(只針對特殊疾病患者)
熱水坐浴可以使局部溫度增高,使肌肉鬆弛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進局部炎症滲出物的消散與吸收,並可以使患者感到溫暖舒適,緩解臨床症狀。適用於: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 尿道炎患者;
- 痔瘡/肛裂患者。
1、溫度
溫水即可,溫度保持在40℃左右。
2、時間
每天1-2次,每次控制在15分鐘到半個小時之間。
注意事項
- 在坐浴之前應該排凈大便,然後直接臀部坐浴;
- 在坐浴的過程中,水裡不能夠添加任何藥物;
- 控制好坐浴的水溫和時間,並且水質一定要乾淨;
- 由於熱水坐浴可能對患者的睪丸產生不良影響,未婚和未育的青年男性應該禁止。
「敷」熱水
用熱水袋對身體各部位進行熱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使肌肉放鬆、減輕疼痛,起到良好治療效果。比如:
- 能緩解落枕引起的肩頸疼痛;
- 女性原發性痛經;
- 因受涼引起的腹痛、腹瀉;
- 緩解扭傷、挫傷引起的外傷及血腫;
- 緩解早期咳嗽症狀。
1、溫度
一般維持在44℃以上即可,以感覺微微發燙為宜。
2、時間
一般熱敷20分鐘左右。
注意事項
- 不要長時間使用,更不能抱著入睡,否則容易造成低溫燙傷;
- 不要跟皮膚直接接觸,一定要隔著毛巾或衣物;
- 不要固定放在一個地方,隔一會兒就換個部位;
- 以下人群禁用:患有急性炎症(受傷 48 小時內)、皮膚炎、患處有傷口、意識不清、嚴重糖尿病或其它感覺障礙導致失去分辨冷熱能力的病人,都不宜使用。
「熏」熱水
將熱水或者熱茶放在面部下方,利用熱水蒸汽熏眼口鼻等部位,可潤澤眼睛及口鼻,適用於:
- 乾眼症患者;
- 口鼻乾燥者。
1、溫度
溫水40℃左右,面部感覺溫熱舒適即可。
2、時間
熏蒸5-10分鐘即可。
注意事項
- 用熱水杯熏臉時注意溫度與距離,以防燙傷,可以隔3-5厘米進行;
- 閉著眼睛熏,效果更佳。
好啦,熱水的功效,小薇大致說完啦,是不是覺得很厲害呢~
不過,熱水雖然有助於緩解個別不適症狀,但別把它看的太神,它主要還是通過熱療,加速血液循環,以此減輕低溫或某些疾病帶來的不適,僅限於緩解,沒有治療作用。
出現問題還是需要到醫院,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症治療,切莫因症狀一時緩解,而耽誤病情。
覺得內容有用,記得點贊+關注哦~
參考資料
[1] 泡腳有講究;彭玉清;保健與生活;2012
[2] 熱水養生講究科學方法;李方玲;晚霞;2018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OUDNm8BMH2_cNUgW0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