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被凍結,江旅集團被依法解約

2019-10-16     銳眼財經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上市公司違規事件屢見不鮮,9月18日,筆者在文章《種種違規操作,國旅聯合被小股東起訴》中寫到,國旅聯合將彭承任命為總經理和代理財務總監違反公司章程,被股東林純婷起訴之後也遲遲不披露相關信息。






(林純婷對國旅聯合的起訴狀)

最近,圍繞著國旅聯合,又發生了一些新的事情。

9月17日,廈門當代資產管理公司(簡稱「當代資管」)與關聯公司廈門當代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簡稱「當代旅遊」)、北京金滙豐盈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簡稱「金滙豐盈」)一起,向江西省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江西省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江旅集團」)發出解約通知,解除《股份轉讓框架協議》及基於該協議簽訂的一系列相關協議。




之後的9月20日,當代資管一紙訴狀,將江旅集團告上了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當代資管的訴訟請求是:

1、判令被告將國旅聯合(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358)510萬股股票返還給原告,並配合辦理股票返還過戶登記手續;

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按照2019年9月17日,國旅聯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收盤價3.98元/股來計算,此次訴訟請求的金額為人民幣20,298,000元。

在訴狀中,當代資管清晰地說明了事情的由來。

2018年6月10日,當代資管、當代旅遊、金滙豐盈與被告江旅集團於廈門市思明區環島路3088號當代集團住所地簽訂《關於國旅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簡稱《股份轉讓框架協議》)。

雙方約定,當代資管將持有的國旅聯合73,556,106股股票、當代旅遊將持有的國旅聯合57,936,660股股票、金滙豐盈將持有的國旅聯合15,000,000股股票(合計持股比例29.01%)轉讓給江旅集團,股票轉讓價格為8.292元/股。

作為《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的一部分,當代控股、當代控股實控人王春芳、江旅集團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上述協議簽訂後,當代資管已將持有的國旅聯合73,556,106股股票(持股比例14.57%)過戶至江旅集團名下。

但一年多時間已經過去,江旅集團至今仍未按照《戰略合作協議》的約定支付投資款。按照原告當代資管的說法,江旅集團此舉嚴重超出合同約定的投資期限,導致原告的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構成對原告的根本性違約,致使原告遭受嚴重損失。

9月27日,當代資管和江旅集團的糾紛案件有了實質進展。綜合上述爆料內容,法院支持了當代資管等相關方對江旅集團發出解約要求,江旅集團所持國旅聯合股票被依法凍結。




早在9月19日,江旅集團和國旅聯合就收到當代資管發出的解約通知,同時廈門中院也已完成對江旅集團的股票查封和起訴書送達。

國旅聯合作為上市公司,涉及訴訟事件之後,本應立即發布公告。但截止發稿時(10月16日),國旅聯合還沒有發布相關公告,已經屬於違規信息披露。

之前,國旅聯合因為不發布涉及訴訟的公告,被股東林純婷起訴。而這次,國旅聯合又犯了同樣的錯誤。

從客觀角度來看,國旅聯合在信息披露一事上屢次違規,是失職、失當的,反映了公司內部治理存在重大問題。

截止2019年6月底,江旅集團持有國旅聯合14.57%的總股本,當代資管的關聯公司當代旅遊持有國旅聯合11.47%的總股本,金滙豐盈持有國旅聯合2.97%的總股本。




當代旅遊和金滙豐盈的總股本相加,合計持有國旅聯合14.44%的總股本。

14.44%對比14.57%,從這點上看,當代資管一方微微處於劣勢。

但是,一旦糾紛解決,江旅集團被解約,國旅聯合的實際控制權將會易主,當代資管將重新成為國旅聯合第一大股東。

近年來,隨著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誕生,但圍繞股東之間的糾紛也越來越多。

很多股東之間的糾紛,往往是因為大股東掌控著公司資源,具有強勢地位,由此濫用權力、違背承諾、違反合同,或者對其他股東的利益進行侵害。

如何運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及法律維護中小股東的權益,如何有效遏制大股東的違規行為,值得我們去思考。

股票轉讓合同解除後的國旅聯合何去何從?我們將在後續密切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Jwa1W0BMH2_cNUgnJ9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