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到孫鐵鋪鎮調研強調:以「雙治」工作提高脫貧攻堅社會滿意度

2019-12-09     大美光山

312國道橫穿孫鐵鋪集鎮,車流人流量大,通過實施集鎮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孫鐵鋪集鎮騎路市場亂象和集鎮市容環境有了明顯改觀;孫鐵鋪農村面積大,農業人口多,是西北乾旱片主要地區,農村水塘治理是改善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有效辦法。12月9日,縣委書記劉勇到孫鐵鋪鎮調研指導集鎮環境整治和「我為家鄉制水塘」工作,劉勇強調,要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投身「雙治」工作,以「雙治」成效提高脫貧攻堅群眾滿意率和社會治理滿意度。

屈崗是一個軟弱村,在縣委老幹部局及駐村第一書記雷鳴的駐村幫扶下,如今的屈崗新建起了村部辦公室和為民服務中心、老年服務中心。「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是屈崗村發展變化的縮影。在聽取鎮村有關屈崗發展情況彙報中,劉勇說,屈崗這句口號總結的很貼切,喊出了屈崗新時代的新變化。

王樓是縣人社局結對幫扶貧困村,近幾年來,在村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王樓成了孫鐵鋪鎮脫貧發展明星村,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農村養老服務保障等都走在了全縣前列。

考察調研中,劉勇與屈崗王樓兩村幹部和隨行的鎮黨政幹部交流說,農村組織建設是幫扶,農村公共基礎建設是幫扶,農村文化建設是幫扶,農村水塘治理也是幫扶。小水塘大民生,要充分認識農村水塘治理的深遠意義,把「我為家鄉治水塘」作為村級脫貧攻堅工作的具體抓手。劉勇說,過去冬春農村有擔塘泯治水塘的傳統。農村聯產責任制後,這個傳統淡化了,許多農村水塘變成了垃圾塘、碟子塘、荒廢塘,有塘不能用的問題,群眾看在眼裡急在心中。縣裡提出水生態治理「點、線、面」結合,水庫是點,河流是線、塘堰是面。全縣有38000多口水塘,水塘治理面廣任務大。要本著誰的水塘誰治理,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堅持生態治理理念,不搞石砌護坡,努力用三年時間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全面開展「我為家鄉治水塘」活動。水塘治好了,百姓受益了,脫貧群眾滿意度就進一步提高了。

在考察孫鐵鋪集鎮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時,劉勇對孫鐵鋪鎮廣泛發動群眾,組織沿街商鋪共同出資,全面改善集鎮環境的治理成效,給予了積極評價。

來源: 智慧光山 記者:郭家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GRr724BMH2_cNUg2G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