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火龍果「火」了好日子

2019-10-31     大西北網

十月的嘉峪關,秋風微涼。但是在文殊鎮河口村村民崔秀芳家種植的火龍果大棚里,氣溫卻高達40多攝氏度,崔秀芳正在給火龍果剪芽。記者看到,一個個拳頭大小的火龍果水靈靈的,紅得喜人,紅得誘人;那白色的火龍果花瓣層層疊疊,圍繞著淡黃色的花心,在陽光的照耀下分外鮮艷。

「如果不及時剪芽,新芽就會分走花和果實的養分。」崔秀芳告訴記者,火龍果是出了名的好管理,每個月剪一次芽就可以了,火龍果是仙人掌科植物,喜歡乾旱和光照,也不需要多澆水。

「火龍果的花很好看,都是在晚上開。」崔秀芳說,「大棚里濕度大,沒有風,花粉不會自動傳播,只能在晚上靠人工授粉。」

「以前種糧食作物,一畝地一年收入1000到2000元;種植蔬菜,一畝地一年收入3000到4000元;種植火龍果,一個大棚8分地,一年收入達8萬到10萬元。」談起種植火龍果的收益,崔秀芳笑得合不攏嘴,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那麼,是什麼機緣讓南方的火龍果落戶嘉峪關?

崔秀芳告訴記者,5年前,她丈夫胡興明從朋友那裡聽說,南方水果火龍果在西北種植很有市場,就萌生了種植火龍果的想法。胡興明在網上查閱了火龍果的種植條件、營養價值、市場需求等情況後,遠赴山東花了1萬多元購買了1000多株火龍果苗開始種植。

「這東西看著就像仙人掌,能結果掙錢?」一開始,崔秀芳對種植火龍果並不看好,胡興明安慰她:「要種就種別人沒種過的,種出來就是稀罕物,能賣上好價錢!」

火龍果苗掛果需要一年多時間。在這一年多時間裡,崔秀芳望著一天天長大的綠油油的火龍果苗,心中的希望也慢慢升騰起來。終於在第二年,火龍果開始開花掛果了,崔秀芳懸著的心才慢慢踏實了。

火龍果的花期和掛果期很長,從5月份一直延續到12月份,都是邊開花邊掛果。崔秀芳在網上和朋友圈曬出自家火龍果的照片,吸引了周邊的遊客前來觀光和採摘。

盛愛萍女士就是一名慕名前來採摘的遊客。她帶著家人開車來到大棚,摘了滿滿一籃子火龍果,開心地說:「在嘉峪關能採到火龍果,真是稀罕,這裡的火龍果更甜。」

大的火龍果一個10元,小的一個5元,坐在家門口就有人來採摘,管理輕鬆又掙錢,這讓村民們很羨慕。

「自己富了,也不能忘了鄉親們!」崔秀芳自己育苗,幫助鄉親們種植火龍果。在她的帶動下,目前,周邊又有12戶農戶開始種植火龍果。

崔秀芳高興地說:「種植火龍果,就像『種』下了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Da8Jm4BMH2_cNUgPu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