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1%,比去年同期提高0.9個百分點。在上半年,全市11區表現也各有不同。在總量上,天河、黃埔、越秀占據前三,與此同時,天河與南沙以9.4%的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首先看看整體數據,天河區GDP為2268.81億元穩居全市第一,黃埔區位居第二,而越秀區、番禺區和海珠區GDP也都突破了1000億元。經濟增速同樣備受關注,數據顯示,天河區和南沙區仍是全市增長最快的區,在上半年齊頭並進,同比增長9.4%,而海珠區、黃埔區、白雲區和荔灣區增速也都高於全市水平。
具體來看,黃埔區規上工業產值達3682.27億元遙遙領先各區,保持了工業大區的發展趨勢,總量占全市的41.5%,排名二、三位的花都區和南沙區也表現不俗,分別為1247.82億元和1189.65億元。
投資、消費和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上半年,廣州市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長24.8%,增速創6年新高,規模和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各區也表現出強勁的投資帶動力,全市11區全部呈現增長之勢,花都區、番禺區、增城區、荔灣區、從化區、南沙區、白雲區、黃埔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更是超過2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反映著居民的消費水平,可以看到,上半年天河區仍是「買買買」的主戰場,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12.58億元,領跑全市。而花都區和增城區增速分別為11.7%和11.0%,體現了非中心區的強大消費潛力。
上半年,天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68.81億元,增長9.4%,總量、增速均領跑全市。多年來,天河穩坐經濟強區第一把交椅,在保持經濟體量「大塊頭」的同時,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去年,天河同樣在廣州11區里奪得了GDP總量和增速的「雙料冠軍」。
根據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官網公布的數據,該區GDP總量1848億元,穩居全市第二;規上工業總產值3682.27億元,位居全市第一;商品銷售總額增長33.3%,增速全市第一;財政八項支出118.82億元,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601.21億元,位居全市第一;GDP增速連續6個季度保持在7%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該區固定資產投資位居全市第一離不開重點項目的順利進展:該區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進度的127%,148個市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5.9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5.5%。
諾誠健華、卡爾蔡司等18個項目開工建設。樂金OLED、LG化學偏光片、瑞松機器人等項目實現試產,百濟神州、GE中試平台、粵芯半導體和雪松總部等在建項目順利推進。
上半年,該區地區生產總值753.05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與天河並駕齊驅,居廣州第一。持續的制度創新,推動了南沙自貿片區掛牌近四年來經濟發展穩中提質。
上半年,海珠區GDP增長8.2%,排名全市第三。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86.79億元,增長37.2%,增幅排名全市第一。不得不說,琶洲試驗區功不可沒,琶洲試驗區產業導入持續推進,營業收入增長121.7%。
根據2019年上半年荔灣區經濟運行簡況,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13.68億元,同比增長7.4%,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工業生產穩中有升、消費需求保持平穩的同時,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成為該區「加速跑」的主要原因。上半年,該區固定資產投資額(項目在地)同比增長30.8%。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中國廣州發布、南方+客戶端、廣州黃埔發布